內容提要
本書是2007年廣東省公安機關重點調研和理論研究立項課題“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公安英語語篇研究”的成果。書中的主要內容是對各類涉外警務英語口語語篇進行分析,具體包括了:國內語篇分析研究回顧、辦案類涉外警務英語語篇分析、評價系統與評價價值分析等內容。本書將在很大程度上使公安涉外管理人員明白怎樣開口講英語,講什麼內容等。換句話說,它能在很大程度上使他們懂得如何用英語實施有效的涉外管理。本書有助於提高公安院校的英語口語教學質量。
目錄
第一部分 語篇理論與分析
第一章 語篇分析綜述
1.1 “語篇”、“語篇分析”及其相關術語概念的界定
1.1.1 “text”和“discourse”及其譯名
1.1.2 “語篇”概念
1.1.3 Discourse Ana1ysis及其譯名
1.1.4 語篇分析及其相關概念
1.2 語篇分析的發展過程與跨學科特點
1.3 國內外對語篇分析研究的貢獻
1.3.1 國外語篇分析研究回顧
1.3.2 國內語篇分析研究回顧
1.4 語篇分析的理論與方法
1.4.1 系統功能語言學
1.4.2 言語行為理論
1.4.3 互動社會語言學
1.4.4交際文化學
1.4.5 語用學
1.4.6會話分析
1.4.7 變異分析
1.5 語篇分析的套用
第二章 三大純理功能簡介
2.1 引言
2.2 人際功能
2.2.1 人際功能的概念
2.2.2 語氣與剩餘成分
2.2.3 情態
2.2.4 評價
2.3 經驗功能
2.3.1 引言
2.3.2 及物性
2.4 語篇功能
2.4.1 引言
2.4.2 主位
2.4.3 銜接
2.5 結束語
第三章 辦案類涉外警務英語語篇分析
3.1 引言
3.2 語篇的信息交流與建構
3.3 語篇語氣成分分析與評論
3.3.1 語氣成分分析
3.3.2 評論
3.4 語篇意態成分分析與評論
3.4.1 意態成分分析
3.4.2 評論
3.5 評價系統與評價價值分析
3.5.1 評價系統框架
3.5.2 評價價值分析
3.6 結語
第四章 驗證類涉外警務英語語篇分析
4.1 哈桑的體裁分析理論
4.2 研究方法
4.2.1 定義研究對象
4.2.2 選取語料庫
4.2.3 確立該語篇的體裁圖示結構
4.2.4 歸納該語篇的總體裁特徵
4.2.5 概述某一語篇的語境參數
4.3 驗證類英語口語語篇的體裁結構潛式
4.4 驗證類英語口語的語言特徵
4.4.1 明顯地表現出語氣和語調,以祈使句,肯定句居多
4.4.2 跨文化交際特徵
4.4.3 禮貌特徵
4.4.4 司法語言的嚴肅性
4.5 結語
第五章 辦證類涉外警務英語語篇分析
5.1 公安辦讓類實用英語口語的功能研究
5.1.1 引言
5.1.2 理論框架
5.1.3 分析
5.1.4 討論
5.1.5 結語
5.2 辦證類公安英語口語語篇模式及人際意義分析
5.2.1 引言
5.2.2 語篇的收集和結構特點
5.2.3 人際意義分析
5.5.4 結語
第六章 求助類涉外警務英語語篇分析
6.1 分析對象介紹
6.2 警務英語對話的結構
6.3情景語境
6.3.1 語場
6.3.2 基調
6.3.3 方式
6.4 交際角色
6.4.1 對話分析
6.4.2 語言使用特點
6.5 結語
第七章 涉外警務英語語篇對比分析
7.1 求助類與辦案類警務英語語篇對比分析
7.1.1 引言
7.1.2 求助類涉外警務英語口語語篇分析
7.1.3 辦案類涉外警務英語口語語篇分析
7.1.4 求助類與辦案類涉外警務英語口語語篇的比較
7.1.5 結束語
7.2 其他類與辦案類警務英語語篇對比分析
7.2.1 語篇構建模式異同
7.2.2 涉外警務英語口語語篇特徵和語言特徵
第二部分 涉外警務英語口語語篇(英漢對照)
第八章 辦案類涉外警務英語口語語篇
8.1 嫖宿暗娼
8.2 非法居留、停留
8.3 非法宣傳活動
8.4 擾亂公共秩序
8.5 非法謀職
8.6 非法入境
8.7 非法宗教活動
8.8 交通事故
第九章 驗證類涉外警務英語口語語篇
9.1 繳驗證件
9.2 住宿登記
9.3 護照檢查
9.4 旅行證
第十章 辦證類涉外警務英語口語語篇
10.1 簽證延期
10.2 出境和再入境簽證
10.3 旅行證
10.4 補發證件
第十一章 求助類涉外警務英語口語語篇
11.1 護照遺失
11.2 車禍報案
11.3 急救求助
11.4 火災逃生
11.5 居留證辦理
11.6 問路1
11.7 問路2
11.8 問路3
11.9 問路4
11.10 巡邏盤問
11.11 報案
第十二章 諮詢類涉外警務英語口語語篇
12.1 社區警務
12.2 簽證延期
12.3 再入境簽證
12.4 居留證
12.5 問路
參考書目
書摘
第一部分 語篇理論與分析
第一章 語篇分析綜述
1.2語篇分析的發展過程與跨學科特點
語篇分析是人類對語言認識不斷發展的必然產物,從萌芽到發展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許多社會科學研究者把語篇分析作為研究社會的途徑,拓寬了語篇分析的研究範圍,從而促使語言研究從形式到功能,從靜態到動態,從詞、句分析到語篇分析,從語言內部到語言外部,從單一領域到跨學科領域的過渡。可以說,語篇分析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哲學、符號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文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逐漸形成了一個極有活力的新興學科。下面將對各時代的不同特點和所取得的成就做簡單的介紹和歸納。
語篇分析的初始時期可追溯到20世紀上半葉,當時布拉格學派和倫敦學派就開始提倡對使用中的語言進行研究,如:Mathesius強調語篇的交際功能(陳平,1987),Finh(1957)重視言語在語境中的意義。在差不多同一年代,Mitchell(1957)依據Firth(1957)的理論,對語篇分析進行了相關研究,採用語義分析方法,詳細描寫話語參與者和情境的相關內容,並且按照交談內容對買賣過程進行步驟分類:(1)寒暄;(2)詢問貨物;(3)查看貨物;(4)討論。儘管這一分析模式著眼於交易結構的分析,對話語分析似有借鑑,但它似乎並非語言分析,每一步驟均由身體語言而非典型語言特徵來實現,步驟交替也並不存在語言標記,故這一模式的套用範圍仍然不夠廣泛(范宏雅,2003)。結構主義學派也做過一些語篇分析;20世紀初,Bloomfield(1933)對他加祿語(17agalog)的篇章結構做過比較詳細的調查(陳平,1987),Bloomfield的後學Harris(1952)從成分分布的角度對語篇進行超句結構分析,但他的分析不注重意義與內容,因此後人並沒有採納或發展他的語篇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