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體驗價值論

消費體驗價值論

《消費體驗價值論》是2009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6月1日)

平裝: 24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05882751

條形碼: 9787505882751

尺寸: 20.6 x 14.4 x 1.2 cm

重量: 281 g

內容簡介

《消費體驗價值論》介紹了:追求消費體驗已成為我國居民消費發展的一大趨勢。消費主觀化是消費體驗興起的本質,而改革開放後,國民消費力增強是消費體驗產生的前提。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增長與人們對精神消費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消費體驗將是我國消費增長點之一。然而,消費體驗的國內相關理論研究還比較薄弱,與如火如荼的消費體驗發展實踐不相稱,出現三多三少的局面:規範分析多,實證研究少;單學科分析多,跨學科分析少;現象分析多,應對策略研究少。基於這些情況,作者試圖對消費體驗多學科屬性、消費體驗價值性假說、消費體驗管理模型三個方面進行研究。

《消費體驗價值論》總的邏輯思路是首先對消費體驗的多學科性屬性進行詮釋,主要是從經濟學、心理學、美學、符號學、哲學等五個與其關聯度較大的學科入手;隨後,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對“消費體驗能產生顧客價值”這一價值性假說進行驗證,(價值性表現為兩個方面:消費體驗命題研究價值性與消費體驗本身能產生顧客價值);最後,提出一個基於理念、戰略與戰術三個層面的系統消費體驗管理模型。

總之,本研究主要圍繞對消費體驗兩個基本問題而展開:“消費體驗本質是什麼(進行理論演繹與實證研究雙重檢視)”,“如何管理好消費體驗”。研究邏輯演繹路線可歸納為“界定問題→是什麼→做什麼”。

本研究的創新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1.運用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多重詮釋消費體驗。體驗是一個多學科概念,本研究以探索消費體驗多重學科屬性為研究目標,根據研究需要,從與消費體驗關聯度較大的經濟學、心理學、符號學、哲學、美學等不同學科角度對消費體驗進行詮釋,拓寬了本研究的視野。

2.基於中國居民樣本,對消費體驗的價值性假說進行了檢驗。基於我國背景下的體驗性消費,採用實證研究方法,在中國居民樣本的基礎上,對消費體驗、顧客價值、顧客滿意、行為傾向的關係進行實證研究。這也是消費體驗研究的立論基礎。

3.從理念、戰略、戰術三個不同層面構建了一個系統消費體驗管理模型。對於消費體驗研究來說,運用價值在於如何管理好消費體驗。本研究採用系統研究方法,在理論演繹與實證研究基礎上,提出一個系統的消費體驗管理模型。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選題背景

第二節 研究思路、內容與方法

第三節 研究意義及主要創新之處

第二章 消費體驗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消費體驗的經濟學理論基礎

第二節 消費體驗符號學理論基礎

第三節 消費體驗心理學理論基礎

第四節 消費體驗美學理論基礎

第五節 消費體驗哲學理論基礎

第三章 基本概念及文獻綜述

第一節 相關概念界定及消費體驗研究發展概述

第二節 消費體驗文獻綜述

第三節 顧客體驗價值文獻綜述

第四章 消費體驗價值性假說檢驗

第一節  消費體驗價值性假說檢驗的思路與假說的提出

第二節 消費體驗價值性假說檢驗方法

第三節 實證分析與結果

第五章 基於我國消費環境下的消費體驗系統管理模型構建

第一節 功能型消費模式與體驗型消費模式的比較分析

第二節 影響消費體驗質量的因素分析

第三節 顧客消費體驗系統管理模型構建

第六章 結論與啟示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