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縣古縣城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秋,姚江再次巡防到寧國府城,聽說涇縣還沒有動工修建城牆,甚怒,擬免除寧國府和涇縣官員。 順治十六年(1659年),由於西城牆瀕臨青弋江,受洪水沖毀嚴重,韓城人、解元、知縣劉鴻磐在西門外築護城牆。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錢塘人、知縣蔣雲翼令人將護城牆拆除。

歷史上,古縣城建城 240年後始建城門,又相隔近50年,因戰爭需要始建城牆。古城門二次大建,二次小建,四次更名;古城牆多次毀壞,四次大建,歷任官員多次修繕。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令蒙古族巴鄰部人、伯顏(1237~1295年)為主將進軍江南攻滅南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軍占領涇縣。伯顏任命涇縣白塔里(今琴溪)人施正大為縣尹(註:元改縣令為縣尹),協助蒙古人達魯花赤(註:官名,蒙古語,意為“鎮守者”)發黑治理涇縣。時涇縣縣城位於涇溪東岸地勢低洼的留村,常遭水患。施正大便將縣城遷至敬天坊(即今縣城原址)。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北直隸靜海(今天津)人,進士、知縣鄭氣始建城門三座,東門名“延河”、西門名“通津”、北門名“賓陽”,為今縣城雛型。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督撫中丞(註:地方軍政長官、巡撫)姚江巡察城防至寧國府涇縣,發現涇縣境內晉、唐時期戰爭中用以防守的堡壘尚存,但涇縣縣城沒有城牆,非常氣憤,責令抓緊修建城牆。不到一年,50多名日本倭寇從徽州奔襲涇縣,由於無城牆可防守,官員、老百姓都跑到山裡躲起來,倭寇進城肆意搶劫走後,大家都認為有修建城牆的必要,但苦於無錢,遲遲沒有動工。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秋,姚江再次巡防到寧國府城,聽說涇縣還沒有動工修建城牆,甚怒,擬免除寧國府和涇縣官員。寧國府知府羅汝芳“銳身為圖,力排嘩議。請於兩台,協謀允臧”,上奏免除了建城不力的黃岡人、知縣蕭濂的職務,乞求任命宛平人、進士陳廷芝為涇縣知縣,負責修建城牆。陳廷芝修建的城牆,高1丈9尺、厚8尺、周長932丈、1865步,城垛1696個。城門四座,知府羅汝芳題額:東門曰“迎暉”,意為“和氣充積”;南門曰“保泰”,意為“萬祀承平”;西門曰“文明”,意為“休聲赫奕”;北門曰“拱辰”、意為“仰祝神京”。另築小東門1座,南北水關各1座。東、南、北三面沿城牆外挖有護城河,亦稱城壕,深約3.3米、寬約15米,西面利用青弋江天然水道。城壕自南門城左牆梅園裡(涇縣中學大門口)起,經東門城至北門城,左繞出鳳凰橋(原酒廠附近)入青弋江,用石堤護牆角,內外俱以方石築火道各1丈有餘。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春,剛剛建成的城牆部分被洪水沖毀,知府羅汝芳巡防至此,下令重新維修。知縣陳廷芝調離,貴溪人、劉崇禮任知縣。劉崇禮下令用長寬八尺的巨石加固牆基,歷時4個月竣工,前後費白銀4萬多兩。修復後的城牆,城樓上垛牆星羅棋布、石障林立,甚為壯觀。
萬曆二十四(1596)年,江西浮梁人、進士、知縣陳大綬自西門至北水關重築石堤十餘丈,改“文明門”為“水西門”。
崇禎四年(1631),湖廣嘉魚人、進士尹民興任涇縣知縣。期間,盜賊蜂聚、奸宄梟孽,涇縣城池毀損嚴重。七年(1634),知縣尹民興用石塊重砌城牆5450丈,外塗油灰,並改“拱辰”門為“拱極”門,在四個城門上建造瞭望樓,歷時7個月。西城門相對薄弱,第二年又在西城門外建有月城,在東門、北門將原護城河加寬加深、用石壘砌,上建橫橋,在城牆上建炮台40座,台基用大石塊砌成,上與城垛平行,橫木上加蓋土壤,既可以左右旋沖,又能登高?望遠處。
順治十六年(1659年),由於西城牆瀕臨青弋江,受洪水沖毀嚴重,韓城人、解元、知縣劉鴻磐在西門外築護城牆。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錢塘人、知縣蔣雲翼令人將護城牆拆除。自此,順治二十五年(1686年)至雍正八年(1730)年的44年間,南門西角城牆先後6次被洪水沖塌,3次倒塌城垛十多處,北城西角被遭洪水沖塌城垛十餘垛,縣城兩次被洪水淹沒。乾隆九年(1744年),縣城又一次被洪水淹沒,南門內城正南倒塌三丈有餘,小東門倒塌六丈有餘,城內城外東北角全部倒塌。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大興人、進士知縣李元標奉文請帑(tǎng)大修城垣。一月開工、九月工程竣工,重修後的城牆周長1035丈,垛口2027個;水城高1丈九尺,長174丈6尺;旱城高1丈1尺,長65丈1尺;新建石坡長34丈,高1丈7尺,護堤159丈5尺;修復損壞的護城堤55丈2尺;建城門樓四座,營房6間,工時、材料費用合計銀元35042兩,其中,動用府庫資金24068兩,民間捐助10074兩。
嘉慶五年(1800年),河水再次沖損西南城二處,共數十丈,護堤48丈有餘。林州人、舉人、知縣楊榮先發動老百姓捐款,修復南水關城牆18丈5尺,護堤2處,計47丈5尺。北水關城牆15丈。工程尚未完工,勞累致死。
抗日戰爭期間,縣城屢遭日軍空襲,為便於疏散人口防空,民國28年(1940)夏秋,沿北門口經東門至南門口城牆及東門城樓均予拆除,僅保留西、南、北3座城樓。新中國成立後,分別於1952年和1956年拆除西、南、北3城門,拆除城牆1900米。現環城南路即南門至東門城牆舊址,環城東路為東門城至北門口城牆舊址,由北門至酒廠路是北城牆部分舊址。沿青弋江河岸石砌城牆基腳(即城西沿河城牆)及護堤,仍保留原貌。
舊城的城門均為雙扇木製鐵皮門。門板厚14.5公分,鐵皮厚0.5公分,用大頭鐵釘鉚合,釘帽為半球形體, 直徑約0.3公分。鐵釘間距約6.6公分,門邊鑲有0.5公分厚的鐵箍2道,門拱高、寬各8米。城門洞拱形縱深10米多,中有長條石板路心,兩邊孵石嵌鑲。拱門外牆上方嵌有鐫刻門名的門額。
城區街道:清末至民國時期,城內街道呈“T”字形。從西門向東至東城門(城關糧站),向南至南城門口;向北至北城門口,3條街道各長約500—600米,寬不足4米,街心鋪花崗岩長條石,旁嵌卵石。巷道主要有牌山巷、九甲蒼、王家巷、道士湖巷、左家巷、花井蒼、西達倉巷、賞溪巷、方家巷、他巷、文昌巷、觀前巷、華家巷、姚家巷、上坊口巷等,街道主要有通南街和通橫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