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海飄】
1996年7月23日,是中韓兩國海洋文化交流史上一個非常值得記載的日子。浙江大學韓國研究所與韓國探險家協會、韓國東國大學共同主辦的首次中韓竹筏跨海漂流活動就在這天舉行。這天下午2時許,跨海漂流的竹筏在被譽為“海上雁盪山”的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島南沙浴場起漂。
參加竹筏跨海漂流的有4名韓國勇士,隊長尹明喆,隊員安東柱、洪善杓和金成植。
這次漂流探險採用最原始的竹筏,長7米,前寬3.5米,後寬4.5米,呈梯形,筏底兩層,桅桿高8米,配有風帆及櫓、舵。竹筏取名為“東亞地中海”號。
漂流的航線,根據海流和信風的能量,計畫依次經過東海、黃海,經黑山島、古群山島,最後抵達朝鮮半島西海岸的韓國仁川港,直線漂程長達600多海里。
南風推著竹筏風帆,以每小時3海里左右速度向北航行。7月27日,距黑山島大約80多海里。當天晚上,因受8號颱風的外圍影響,風向突變,越刮越大的東風把竹筏推向西北方向。“東亞地中海”號連續幾天都在4-5米高的驚濤駭浪之間顛簸,已無法按預定方案漂向韓國西海岸。
探險隊改目的地為山東半島,沿途考察古代韓國著名航海家張保皋的海上貿易航線。8月4日,竹筏進入山東半島。6日下午,到達石島。
這次跨海漂流,雖然沒有到達預期的目的地,但總航程也有600多海里,收穫也不小。
這次竹筏跨海漂流探險,證明了在史前時代,憑藉竹筏,從浙東沿海出發與東鄰諸國進行海上交往的可能性,同時也證明了竹筏的載重能力能夠勝任人口遷徙的需要。
這次探險,還蒐集了東海、黃海的水文資料。因受颱風影響,意外發現黑潮(台灣暖流)在黑山島附近分流:靠東的流往日本列島,靠西的流往山東半島。這一發現證實了一千年前韓國新覺羅時期確有一條與中國沿海進行貿易的海上航線。
【第二次海飄】
1997年6月15日,中韓竹筏跨海漂流在朱家尖島的南沙浴場再度起漂。探險隊中除了原來的4名韓國勇士外,又增加了一名中國探險隊員,他就是來自寧波市的42歲的吳連寶。
為增強竹筏的抗風力,這次漂流的竹筏加長到10米,船頭加寬到5米,微微翹起,船尾加寬到6米,竹筏的重量450千克,竹筏仍以“東亞地中海”號命名。
漂流途中,果然受到8號颱風的影響,竹筏只能在波谷浪尖中時進時退,勉強前進,以致延長了漂流的時間。
在開始的12天內,由於探險隊員攜帶的無線電台發生故障,信號一直很弱,主辦單位與探險隊失去了聯繫。直到6月27日清晨,韓國仁川市的一位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無意中在自己的電台里聽到探險隊員的呼叫,打電話告訴韓國東國大學,才使雙方聯絡上。
7月8日下午,五名中韓探險勇士駕著“東亞地中海”號竹筏順利漂抵目的地——韓國仁川港。此次漂流探險,從朱家尖島南沙起漂,歷經東海、黃海海域、黑山島、古群山島,最後抵達朝鮮半島西海岸的仁川港,直線航程1100千米,歷時23天。
此次漂流成功,為確認東亞地中海圈的古代海上交通及航線,重新認識歷史上中國東南部與朝鮮半島相互交流的事實等一系列學術問題,提供了極有價值的佐證。
【第三次海飄】
1999年7月8日,是中韓“東亞地中海號”竹筏漂流成功兩周年紀念日。中韓漂流探險隊3名隊員及組織探險活動的浙江大學韓國研究所、韓國東國大學等單位20餘名專家學者,又一次回到竹筏起漂點——舟山朱家尖,與朱家尖管委會、‘97中韓漂流活動承辦人員和舟山佛教界人士、學者一起研討中韓海上和佛教文化交流史,再繼兩國人民友誼。
自古以來,浙江與韓國有著多方面的交流,連線韓國西海岸和浙江東海岸的南方海路是中韓之間的重要交通要道。該漂流探險活動,不僅再現了古代雙方漂流探險的歷史,也有助於解答舟山海域與韓國之間的古代海上交通及航線問題、文化交流、文明發展等歷史問題,對今後我市與韓國的文化交流,旅遊開發,經濟合作都具有現實意義。
在紀念活動中,中韓雙方專家還就《關於十至十二世紀韓中之間的人員交流》等7個議題進行了交流與研究。朱家尖管委會領導還向韓國朋友介紹了朱家尖的情況,引起了他們強烈的興趣。
當天下午,吳連寶及韓國探險隊員又一次踏上了仿製的“東來地中海號”竹筏,在朱家尖附近海面進行了3個小時的漂流,再現了當初跨海漂流的壯舉。
【第四次海飄】
2003年3月23日上午,中韓日竹筏跨海漂流探險出征儀式在浙江舟山朱家尖南沙海域舉行,6名探險勇士用最原始的竹筏,計畫漂流三個國家海域,航程1500多公里,探究1300多年前中日韓三國文化經濟交流之謎。
6名探險勇士中有4名為韓國人,都有過探險的經歷。中方隊員是來自浙江寧海的吳連寶,今年47歲,探險之前長期從事水下打撈工作,曾參加過第一次跨海探險漂流。另一名來自日本的探險隊員將在韓國仁川碼頭登上竹筏,參加韓國至日本的跨海漂流路程。
此次跨海漂流預計需要1個月,從朱家尖南沙出發,橫渡黃海到達韓國仁川,然後再沿西海岸南下,橫渡朝鮮海峽,最終到日本九州福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