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法國安妮”留下秘密日記
海琳於1921年出生在法國,父親是一名猶太人企業家,家庭比較富裕。小的時候,海琳就顯示出敏感的文學傾向和非凡的寫作天賦。 法國被占領時,海琳正在巴黎索邦神學院(現在的巴黎大學)學習英語。起初她想投奔未婚夫吉恩·莫拉維奇,但是他已經離開巴黎,參加了抵抗組織。
1942年4月11日,海琳在一章名為“掠奪通知”的日記中寫道,父親收到一份被稱為納粹“經濟亞利安化”的通知,實際上就是沒收、充公猶太人的財產,父親也被關進集中營中轉站杜蘭斯,但不久後被釋放。1944年3月8日,全家人再次在巴黎的家中被捕,那天晚上他們沒有出去躲藏。後來,海琳與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都死於納粹的迫害。
在集中營的日子裡,海琳憑藉豐富的學識用日記記錄了她的所見所聞,並一直堅持記錄直到1945年4月去世。
法國媒體稱海琳為“法國的安妮·弗蘭克”,不僅因為她們都留下了日記,也因為她們都是死於傷寒症。日前,這本日記已經被命名為《海琳·貝爾的旅程》,經報刊轉載後整理成書,其中包括照片和註腳,並將於不久後出版。
稱未婚夫為“勇士”
大多數集中營日記描寫的都是人們的悲慘遭遇,儘管海琳也在日記中記錄了當時的破碎生活和自己的悲慘命運,但她記錄下的許多故事都是有趣的和值得高興的事情,字裡行間充滿著一種希望。
法國大屠殺紀念館負責管理檔案的克倫·塔伊博說:“貝爾的日記是個非常特別的例子,這是法國被占領後第一本以學生口氣敘述當時生活的材料。讓我驚訝的是,她的思想十分成熟,一點兒也不會讓人有天真的感覺。她對被關押在集中營的人的命運沒有任何幻想。”
“她用英語寫成這本日記,裡面引用了很多莎士比亞和詩人葉慈的語句。海琳甚至在她最喜歡的書中給她的朋友們以英雄的稱呼,比如她的未婚夫莫拉維奇被封為"來自湖中的蘭斯洛特(亞瑟王圓桌武士中最英勇的一人)。”
日記傳承充滿曲折
這本日記能夠完好地保存到今天更是充滿了曲折。首先是海琳請求家庭廚師安德烈·巴比迪亞為她保存著,隨後日記被轉給了海琳的一個叔叔,而叔叔又給了自己的未婚妻。1992年,海琳的侄女喬布得到這本日記,成為完全所有者。2002年,她將這本日記捐給了法國大屠殺紀念館保存,希望全世界的人們能夠共享這份財富。
喬布說:“這本日記的力量在於,它能從兩方面展示出巴黎被占領後的情景:一邊是在美麗的街道上散步,一邊是不遠處正在發生的迫害。儘管海琳在日記中對命運充滿了希望,但是她自己也明白,前方巨大的黑暗在等著她。”
喬布還說:“在海琳的靈魂中,有一些非常耀眼的東西。她試圖找到一種平衡:比如代表美麗和純潔的自然以及代表殘暴和邪惡的黃星(納粹強迫猶太人戴上標誌自己身份的袖標)。”歷史學家安托萬·沙巴赫說:“它是一部以悲劇形式存在的真實歷史。
《海琳·貝爾日記》於今年1月3日出版後,立即成了法國各大書店的暢銷書。這本書記述了一名年輕的女性在巴黎無憂無慮的生活如何逐漸被擊得粉碎,同時如何日益對自身最終的悲慘命運深信不疑。它被法國《解放報》譽為2008年出版界的“轟動事件”,也被《費加羅》稱作“傑出力量的證明書”。它銷售火爆,出版3天內就賣出了26000冊。
“她的文學水平令人難以置信。”《海琳·貝爾日記》的編輯安托萬·沙巴赫向《明鏡》雜誌表示。他說,從閱讀日記的第一頁起,他就確信這是一部富於智慧的作品。“它是被占巴黎生活的文學記述。”
海琳·貝爾無可避免地被稱為“法國版的安妮·弗蘭克”。雖然她們都在1945年的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死於傷寒症,前後相隔1個月,但她們的日記卻有很大不同。安妮·弗蘭克的日記大部分描寫了在阿姆斯特丹的藏身生活,而海琳·貝爾的日記則記述了在德軍占領下的巴黎的生活經歷。
日記是寫給未婚夫的遺書
海琳·貝爾出生在一個“特權家庭”,她的父親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很小的時候,海琳就顯示出敏感的文學傾向和寫作天賦。她的日記是從1942年4月8日開始的,這個22歲的學生描寫了她在巴黎索邦神學院(現在的巴黎大學)的快樂生活,她步行在巴黎燦爛的陽光中,她與自己未來的未婚夫讓·莫拉維奇書寫著他們浪漫的愛情故事。但是,納粹占領下的法國猶太人生活的黑色現實逐漸侵擾著她的幸福。關鍵的時刻就是1942年6月8日,她首次戴上了黃星(納粹強迫猶太人戴上標誌自己身份的袖標)。
“ 我高高地昂起頭,眼睛率直地看著人們,而他們卻轉過了臉。”她寫道,“但是太難了。” 從前無憂無慮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她開始覺得,自己在巴黎索邦神學院的朋友當中是一個局外人。父親被逮捕了,雖然最終獲釋,但她逐漸意識到甚至財富和權力都無法拯救他們。
日記最後成了她向莫拉維奇講述自己經歷的一種方式,莫拉維奇那時早已離開巴黎,參加了戴高樂麾下的“自由法國”部隊。“我清楚自己寫這本日記的原因。”她寫道,“我知道如果莫拉維奇回來時我已不在這裡,我希望他能夠拿到日記。我不想消失後,他卻不知道在他離開時我所思考的一切。”
“可怕啊!可怕啊!可怕啊!”
海琳開始為一個照顧猶太孩子的組織工作,有一段時期,那裡的很多同事都被捕了。日記的最後一段,1944年2月15日,有海琳與一個被驅逐出境的人的對話,這個人講述了猶太人在法國被捕的情況。“德國人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滅絕,”她寫道。作為一名英國文學專業的學生,日記中她最後用英語引用了一段英國作家約瑟夫·康拉德小說《黑暗的心》中的話:“可怕啊!可怕啊!可怕啊!”
據《海琳·貝爾日記》編輯沙巴赫說,1940年,海琳的父親曾受鼓動前往美國,他們全家本可以在那時逃離巴黎。海琳在一章名為“掠奪通知”的日記中寫道,1942年4月11日,父親收到一份被稱為納粹“經濟亞利安化”的通知,實際上就是沒收、充公猶太人的財產,父親也被關進集中營中轉站杜蘭斯,但不久後被釋放。那時他們一家本來還是有機會離開巴黎的。“但他(海琳的父親)認為自己是不會受到迫害的,”沙巴赫說,“他覺得這只會影響到外國人。他們是社會精英。”1944年3月8日,全家人再次在巴黎的家中被捕,那天晚上他們沒有出去躲藏。
海琳的父母和家族中的其他成員在集中營里受迫害致死。1945年4月,就在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解放幾天前,海琳死於傷寒症。
海琳敘述的很多事情都很令人震驚。日記在與海琳關係密切的人手中輾轉了半個世紀。被捕前,她曾將日記交給了家庭廚師。隨後,廚師又將日記給了海琳的一個叔叔,叔叔最終將日記轉交給了海琳的未婚夫莫拉維奇。日記副本則由海琳的家人保存。伴著無法擺脫的痛苦和追憶,未婚夫莫拉維奇將海琳的日記珍藏了50年。1992年,海琳的侄女瑪麗埃特·喬布與莫拉維奇接觸,莫拉維奇同意喬布成為日記原稿的所有者。2002年,喬布將這本日記捐給了法國大屠殺紀念館,這才使得日記“重見天日”。
“伴隨我們度過餘生的聲音”
《海琳·貝爾日記》編輯沙巴赫是在研究一本關於法國被驅逐猶太人的書時,第一次看到原稿的。他詢問海琳的家人是否可以將日記出版,“但那時他們還不太願意。”但是,他們漸漸對此想法表示認同。海琳的侄女瑪麗埃特·喬布告訴法國《解放報》,一天,她去了大屠殺紀念館,發現一大群年輕的女孩簇擁在手稿周圍,想要閱讀。紀念館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她,數以千計的遊客都對日記表示出濃厚的興趣。當沙巴赫2007年底再次給她寫信時,喬布表示願意將日記出版。
據出版商達朗迪耶出版社稱,這本書不久將在全世界銷售。甚至法國出版前,就已向15個國家銷售了著作權。今年9月,英文版就可面市,德文版將於2009年上架。
沙巴赫將日記受歡迎歸功於它特有的文學特性以及所記述的一位年輕女性如何面對殘酷戰爭真相的心態。“她是一個極其坦率的人,對世界上的痛苦和災難很敏感,”沙巴赫稱,這本日記以一種令人驚異的方式勾勒出,一邊是人們美好的生活,演奏音樂,在美麗的街道上散步,“另一邊是不遠處正在發生的迫害。”他補充道,“海琳就生活在這兩種生活之中。”
在本書的序言中,法國作家帕里克·迪亞諾描寫了他是怎樣受到本書的鼓舞,追溯著海琳的腳步穿越巴黎街道。“書的開頭,大家應當保持沉默,聆聽海琳的聲音,與她同行,”他寫道,“一個將伴隨我們度過餘生的聲音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