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服飾

上海服飾風格的形成大約始於十九世紀中葉,即上海開埠之初。其後,經過幾番演進,終為國人所矚目,並贏得"海派服飾"的美稱。

由來

上海近代生活服飾,由於特定的時代及地域,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在中國服飾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開埠百餘年,上海由一個海隅城鎮發展成繁華開放的國際大都市。其間,有腥風血雨的民族抗爭,也有潤物無聲的文明進化。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經濟地位和社會環境,上海吸引了國內外各方人士,形成兼收並蓄的海派文化,而服飾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五彩斑斕,美不勝收。

清代中期,中國南方的消費中心在蘇州、杭州及廣州等處,上海尚未脫穎而出。自1860年清政府在上海派駐"南洋通商大臣"起,上海很快取代廣州成為中國最大的對外商業中心。其後,隨著西方文化和外國資本的蜂擁而入,隨著民族工商業的形成壯大和市政交通的迅速發展,上海成了百年間中國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及全國經濟、貿易、金融中心。至同治光緒年間,上海服飾已形成奢華、繁雜、精緻的特點,並成為國內公認的流行服飾的中心,其聲勢遠遠領先於全國各地並左右中國服飾時尚的變化。

海派服飾 海派服飾

衣裝時髦是晚清上海服飾時尚的主要特徵。近代上海,五方雜居,華洋並處。上海人雖受禮教傳統的束縛,卻比內地更多地受到西方文明的影響。日趨開放的商業社會習俗使他們在服飾上首先放棄簡樸同一而崇尚奢華時髦。近代上海人是以時髦為美的消費者,而商人們也以製造時髦為經營要旨,不斷鼓動人們投入到流行時尚中。

衣著時髦成了當時上海人追求體面消費的風範之一併不斷攀比競賽,這不但推動了上海時髦服飾的新陳代謝,也促使西方服飾體系漸為世人接受,從而在交流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西裝革履、中裝繡鞋並存的奇妙旖旎的服飾現象。值得注意的是,在重商的晚清上海社會,象徵封建傳統的服飾制度正在瓦解,時髦的領袖不一定是紳宦名門,也可以是商人、學生、買辦、通事。他們較早受到西方文明的薰陶,對中國既有的服裝消費模式衝擊最大。在他們的帶動下,時髦之風在上海猛烈地旋轉起來,正如當時海上文化人所說,"上海風氣,時時變更,三數年間,往往有如隔代"。

海派服飾 海派服飾

“人人都學上海樣,學來學去學不像,等到學到三分像,上海已經變了樣”。這是本世紀三、四十年代流行於世的歌謠,但已形象地反映出上海在當時的服裝界占有多么顯要的領先地位。當時的上海無疑是“時髦”的代名詞,上海時髦服飾時尚自然也成為全國模仿因襲的樣板。上海服飾風格的形成大約始於十九世紀中葉,即上海開埠之初。其後,經過幾番演進,終為國人所矚目,並贏得“海派服飾”的美稱。

清代中期,中國南方的消費中心在蘇州、杭州及廣州等處,上海尚未脫穎而出。自1860年清政府在上海派駐“南洋通商大臣”起,上海很快取代廣州成為中國最大的對外商業中心。其後,隨著西方文化和外國資本的蜂擁而入,隨著民族工商業的形成壯大和市政交通的迅速發展,上海成了百年間中國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及全國經濟、貿易、金融中心。至同治光緒年間,上海服飾已形成奢華、繁雜、精緻的特點,並成為國內公認的流行服飾的中心,其聲勢遠遠領先於全國各地並左右中國服飾時尚的變化。

發展

與巴黎同步的流行風

海派服飾 海派服飾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期至四十年代,是海派服飾的一個輝煌時期。作為當時遠東最大的城市,海派服飾主要是受歐美時尚的引導。在此期間,巴黎當季的時新服飾僅三四個月後就會輸入到上海來,加之上海人的巧手改良,上海時興服裝形成了既與巴黎同步又有獨到風格的海派服飾流行時尚。作為全國的服飾中心,各地都以上海的流行趨向為楷模,一衣一扣,一鞋一襪,四方仿效。

至於男子平常所穿的服飾,少數達官貴族及知識分子穿西裝、中山裝和學生裝,也有如魯迅、郁達夫等人士偏愛中裝。普通人更多的則是長袍馬褂,或外加坎肩。北伐以後,很多男子改穿中山裝,夏用白色,予人清爽潔淨之感,其餘三季則以黑色為主。

女性時裝越來越趨於刻意展示女性玲瓏有致的曲線和美妙的身材,當時的時髦女裝主要有三類:旗袍,以西式外套為主的時裝,西式裙裝。二十年代中晚期,使用西式服飾的時髦女子越來越多,西式連衣裙成為一些時髦女性的夏季時裝。西式晨服、跳舞服也常有所見。上衣下裙的傳統服飾趨少。與此同時,旗袍開始流行,廓形較平直,裝飾風格趨於華美精細。三十年代是上海女裝最

為華美繁盛的時期。旗袍作為主要流行女裝已取代上衣下裙成為最常用的時裝。其式樣變化多,領、袖、襟隨衣擺線變化呈現不同的外觀風格,對細節刻畫大為重視,質地做工考究。完全西式的服裝穿用者多為歐化時髦女性,但這種形式並不是流行的主流。松滬抗戰後,女裝時尚趨於簡樸。四十年代正值抗戰時期,大多數市民的著裝變得簡樸,即使是富裕階層也因戰爭的氣氛而無心作奢侈的妝扮。抗戰勝利後,女裝流行再度繁盛,西式服裝特別是美式時裝在時髦女性中有一定的市場,完全採用西式結構的改良旗袍的穿著者日趨增多。自三十年代以後,也有上海時髦女性穿男裝風格的西裝、長褲,四十年代後期還有時髦女士穿男式茄克的。西式大衣、裘皮大衣一直很流行。

海派服飾 海派服飾

在此期間,從歐美進口的紡織品,如英國的法蘭絨、人字呢、女式呢、條格毛織物和美國的“花旗布”(平布),深受歡迎並對國內面料起到樣板和引導的作用。紡織印染機械的廣泛使用,新型化學染料的傳入,西方藝術流派對紋樣的影響,使國產紡織品呈現出一派新面貌:古香緞、織錦緞等絲綢新品種常用於流行女裝;軟緞、紡綢、縐紗、絨類使用普遍;印花布色譜更廣並廣泛被用於時裝;單色織物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如陰丹士林布(用化學染料染成的一種藍色棉布)曾普遍用於旗袍;國產呢絨也是時髦女裝的常用面料,其外觀與歐洲進口的毛織物外觀相差無幾;針織品開始進入時裝的行列;抗戰初,在上海時髦女性中還一度流行過用國產本白或毛藍棉布(又稱“愛國布”)做成的旗袍;條格織物在三十年代尤為時髦;染織紋樣有簡化的趨勢,除傳統內容外還出現了西方藝術風格如“迪考藝術”的紋樣;色彩流行時常翻新,配色以高雅和諧為時尚。

旗袍:海派時尚的典型

近代上海婦女服飾的最大特點是普遍穿著旗袍。旗袍最早是滿族旗人婦女所穿的長袍,其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所用材料以絲綢為主,袍上繡滿花紋,三百年來沒有改變。二十年代前期,穿旗袍的上海女性很少。從二十年代起,旗袍開始在上海婦女中普及,並逐漸傳到各地。但旗袍在款式上還沒有從清末旗裝中脫胎出來,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歐美服裝影響,旗袍的式樣明顯變化,如縮短長度、收緊腰身等等。上海旗袍的變化則集中反映了海派時尚的演進。

發展到三十年代,旗袍款式在傳統的基礎上廣泛吸取西服特點,使之成為一種中西合璧的服裝,且不斷創新,不斷變化。主宰其變化者即上海的服裝界。旗袍變化主要集中在領、袖及長度等方面。先是流行高領,領子越高越時髦,即使在盛夏之日,薄如蟬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轉而又流行低領,領子越低越摩登,當低到無法再低之時,索性穿起無領旗袍。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而流行長袖,長過手腕;時而又流行短袖,短至露肘甚至無袖。至於旗袍的長度,更有許多變化,曾經流行長式,走起路來衣邊掃地;後來又改為短式,短至膝蓋,甚至將大腿露出。旗袍的造型結構受西方服飾影響越來越大,並越來越講究裝飾。

本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近代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三十年代可以說是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說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典型代表。被稱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和加入西式風格的海派旗袍,很快地從上海風靡全國各地。

海派服飾 海派服飾

三十年代的上海上流社會名門閨秀追趕時髦、享受奢華的生活,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她們崇尚西化的生活:游泳、騎馬、跳舞、打高爾夫球,這也就要求服裝更美觀、合身。加上三十年代歐美流行收腰就更體現出女性美,這就注定旗袍會變得更修長而緊身,並有高叉,從而符合30年代精緻玲瓏、開放活潑的理想形象。三十年代旗袍的款式有兩個特點:“中西合璧,變化多端”。當時愛美女性旗袍穿著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局部西化,也有在旗袍外搭配西式外套。局部西化是指領和袖採用西式服裝做法。如西式翻領、荷葉袖、開叉袖、還有下擺綴荷葉邊,或綴不對稱蕾絲等誇張的樣子,但這僅是一些明星和貴婦的社交禮服,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將旗袍和西式服裝搭配起來穿。比如: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裘皮大衣、絨線衫、背心等,在脖子上系圍巾,或戴上珍珠項鍊顯得大方而別致。

四十年代,旗袍的流行趨向於簡便。四十年代前期,受抗日戰爭的影響,旗袍以簡單實用為尚,面料也不講究。四十年代後期,旗袍造型注重強調人體曲線,暴露程度更大,旗袍擺線從小腿上部移至膝蓋處,有變短的趨勢。

當時修長而收腰的旗袍配上燙髮、透明絲襪、高跟皮鞋、項鍊、耳環、手錶、皮包,都是最時尚的裝扮,女性角色的扮演得到了充分的強調。後來,還出現一種改良旗袍,就是在剪裁中加入很多西式剪裁方法,從而使旗袍更合體、更實用。旗袍,成為中華民族別具一格的"國服"了。

除了服裝之外,近代上海婦女所用的首飾,也很有特色。一些時髦的婦女,頸間多掛有項鍊,項墜被製作成為心形小匣,內貯玉照;耳際則懸掛著耳環、耳墜。由於在當時不尚穿耳,耳環多採用活動夾之;手指上大多戴有戒指;手腕上套著手鐲或手錶;胸前則佩有別針。外出是,一般還拎著小巧玲瓏的提兜和製作精美的絹傘。

將上海的流行旗袍與西方同期時尚相比,我們能看到很多有趣的現象。旗袍的整體風格變化與西方女裝的流行時尚幾乎完全吻合,只是依舊保持了中式和傳統的外形,這是在西方文明影響下中西服飾合壁的產物。

可以說,如果沒有近代上海的開埠,沒有西學東漸,就不存在旗袍西化,也就無所謂"海派旗袍"了。

海派服飾:時髦的樣板

1949年,解放的炮聲打破了上海畸形的繁榮,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上海人譜寫了理想主義的海派服飾新曲。

五十年代,上海的服飾多少還帶有繽紛多彩的格調,但時髦的主導已轉向平民。民主、艱苦奮鬥和團隊精神等時代精神在服裝上的反映,是簡樸和實用式的時髦。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上海是全國的紡織基地也是服飾中心,上海的服裝代表了中國的最高水平。

上海的紡織印染業是計畫經濟體制下最成功的行業之一,這為上海服裝領全國之先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上海的紡織印染業在全國同行業中實力最強、技術力量和生產設備最先進、產品質量最好、花式品種最多,並開發出很多新面料、新花型,為全國服裝業提供了最好最全的面料。

海派服飾影響下的上海服飾

上海服裝業的組織化改變了1949年以前服裝生產零碎混亂的現象。如果說,解放前上海量生產的成衣質量、時髦程度、成衣數量等都不那么出色的話,那么,五十年代後的上海成衣則完全堪稱時髦的主體。1949年以前,上海的服裝業多為前店後坊,大都停留在小規模作坊的水平。五十年代後,經合併及引進設備、開設新廠,上海服裝業進入了大機器生產的規模經濟時期。這不但為當時的社會提供了大批能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服裝,也為今天上海服裝業騰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服裝商業與服裝工業的分家,切合了當時的經濟形勢,它使得上海服裝的銷售和生產進一步專業化。上海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商業和工業城市,依託最發達的商業和最雄厚的工業實力,上海的服裝依然是上海人的驕傲。

50至60年代,上海的服飾是簡潔、樸素、平實的。男裝以中山裝、列寧裝、學生裝為主。女裝以襖裙居多。衣式悉用對襟、窄袖;服裝色彩以藍灰色為尚。60年代中期,草綠色軍服在民間大為流行,不分男女都喜歡穿軍服。七十年代流行的三粒鈕式西裝領便服和百褶裙,運動式短髮、西便裝、長褲、丁字襻平跟皮鞋是七十年代中期上海女性的時髦形象。80年代後,國民經濟 發展迅速,人們的穿著打扮日益講究,西式服裝再度流行。服裝朝個性化、時裝化發展,並逐漸與國際都市相接軌。

上海人仍保持著一貫的衣飾傳統,保持著精緻、優雅、時髦、靈巧、講究做工質量的海派服飾特徵,注重服裝的細節及服飾搭配。大至毛衣的編織、領型腰身的改良、領口部位內外衣飾的組合等,小到衣裝整潔程度、褲縫處理、舊衣改新等,上海人無不細心裝扮。這使得上海服飾的一衣一衫都成為全國時髦的樣板,上海服裝成了時髦漂亮、質優樣新的代名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