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形

海洋地形

海洋地形,可分為海岸地形輿海底地形兩大部份。

海岸地形

海岸帶

由潮汐、風等因素引起的增水使水位升高被淹沒,水位降低時露出的海陸相互作用區,稱為海岸帶。該區發生海岸輪廓演變、海底地形變化和海底沉積物運移等現象最為頻繁迅速。也有將海岸帶的範圍劃得很寬。

海岸

指高出浪濤作用以上的陸地,其範圍向內陸深入。海岸輪廓形狀常發生演變。據1993年中國科學院考察報告,海平面正在持續上升。預期到2050年,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約為20~30cm。我國海平面上升幅度更大,珠江三角洲為40~60cm,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和天津地區還要大些。海平面的上升,加重海岸帶侵蝕,改變海岸形狀。

海岸線

陸地與海面的交線,或海岸與海灘的分界連線線,稱為海岸線。由於潮汐和風引起的增水和減水作用,海岸線在垂直方向可升降10~15m,水平方向有時移動達幾十千米。

海灘

從平均低潮位向上至浪濤可及處之間的區域,稱為海灘。它分為前灘和後灘。前灘是受潮汐和風浪影響較大的灘面;後灘是自前灘至海岸線之間的灘面。

潮間帶

指滿潮時的海岸線與乾潮時的海岸線之間的帶狀區域。海岸坡度愈小,或潮差愈大,潮間帶就愈寬。潮間帶內水溫和鹽度變化劇烈,適合於廣溫性和廣鹽性生物棲息,與漁業關係密切。

海底地形

在水深100~200m範圍內,海底平緩。接著海底坡度顯著增大,至2000餘m深度處坡度又轉緩,直到約5000~6000m處又急轉直下。根據海底地形的特點,可分為大陸邊緣、洋中脊、大洋盆地或洋盆。

大陸邊緣

從大陸至大洋底之間的過渡地帶稱為大陸邊緣,它是淹沒在海平面以下的大陸地殼岩塊的水下邊緣部分。

1.大陸邊緣組成

大陸邊緣由大陸架(亦稱大陸淺灘或陸棚,簡稱陸架)、大陸坡(簡稱陸坡)、大陸基(簡稱陸基,又稱大陸裙或大陸隆)、海溝和島弧組成。

(1)大陸架。大陸邊緣比較平坦的淺水帶,從海岸帶低潮線開始到海底坡度顯著增大的深度為止。大陸架的坡度一般較小,平均坡度0.1°。大陸架邊緣的深度一般為100~200m,平均深度為132m;寬度從幾海里到200n mile以上,平均寬度為75km。

(2)大陸坡。大陸坡是大陸架外緣陡傾的部分,平均坡度:太平洋為5。21 7,大西洋為3。05 7,印度洋為2。55’。各大洋大陸坡平均坡度為3。~7。,局部區域可達20。~30。,甚至更大。通常大陸坡上部比下部陡些。坡度突然變小的地方,即為大陸坡的下界。大陸坡在各大洋中的寬度從幾海里到幾百海里不等。大陸坡的面積約占全部海洋面積的1 5.3%。

大陸坡具有複雜的海底谷,橫切於坡麓,深幾米到幾百米。往往從大陸架邊緣開始向下延伸到千米深處。有的具有支脈,把大陸坡切割成複雜的斷層、長崗和溝窪。大陸坡的沉積物主要是大陸江河帶來的。在坡度大的地帶,由於滑坡和濁流使沉積物滑向深處。大陸坡海域離大陸較遠.水文狀況一般比較穩定。

(3)大陸基。從大陸坡下界向大洋底緩慢傾斜的過渡帶稱為大陸基(或大陸隆、大陸裙),簡稱陸基。它是由於濁流等作用在大陸坡基部形成的陸源物質的沉積區,一般包括水深2500~4000m的範圍,可橫貫洋底延伸1000km。陸基通常較平坦,有時出現一些小丘和較淺的谷溝。陸基的面積約為2500萬km2,約占大洋底總面積的5.3%。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陸基比太平洋發達。在大西洋,陸基綿延不斷,其寬度通常超過大陸架和大陸坡寬度的總和。

(4)海溝。水深從5000~6000m到11000m的狹長的海底陷落深窪地稱為海溝。溝底寬度僅十幾公里,上部寬100~200km,兩壁陡峭,平均坡度5°~7°,最大達20°~30°。海溝長几百公里到1000~2000km。通常呈弧形,平均彎曲度22。。溝底由海檻所分開的縱向平坦窪地組成。海溝的近大陸斜坡一側屬於下沉的大陸邊緣,靠大洋的斜坡屬於大洋的海床。全世界海溝有29條。其中太平洋19條,太平洋的馬利亞納海溝最深,達11034m。大西洋4條,印度洋6條。

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又稱中央海嶺、洋中脊,是指貫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徵相似的海底山脈系列。它全長6.5萬km,頂部水深大都在2~3kin,高出盆底1~3kin,有的露出海面成為島嶼,寬數百至數千千米不等,面積占洋底面積的32.8%,是世界上規模最巨大的環球山系。

大洋盆地

大陸邊緣與洋中脊之間分布著廣闊的大洋盆地,又稱大洋床或海床。它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大洋盆地的面積,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分別占它們本身面積的一半左右。洋盆傾斜度小,約0.3。~o.7。。深度從大陸隆起一直延伸到6000m左右。常見的洋盆次一級的地形有海槽、海底谷、破裂帶等凹窪的負地形,以及海山、海丘、海嶺等隆起的正地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