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的培育
幼苗的選擇
幼苗的選擇和出庫時間,健壯的海帶幼苗應大小均勻,色澤光亮褐色,苗體尖端沒有白爛和其他雜藻附生。確定幼苗的出庫時間主要是當地海區的水溫,水溫穩定在19度以下時才可出庫。寧波市沿海一般在11月中旬海帶苗即可出庫到海區暫養。
運輸
有濕運和浸水運輸二種
1、濕法:適於近距離的車運。方法用事先浸透海水的海草將海帶苗(育苗器)一層層分隔遮蓋好,然後再用蓬布封蓋後再次澆透海水即可起運。濕法運輸簡單方便,但運輸時間不宜超過12小時以上。
2、浸水法:一般適於船運。方法是將出庫的幼畝(育苗器)置放在盛有海水的大箱中。浸水法適於長距離裝運,在裝運過程中要防止容器漏水造成乾露和幼苗間的相互擠壓磨擦。運輸時間超過24小時以上的,中途要澆海水一次,以供給足夠的氧氣和排放二氧化碳。
幼苗暫養
1、暫養海區要選擇風浪小、流水暢、水色清的海區暫養幼苗。
2、暫養形式:北方海區多採用垂掛法,浙江海區由於水質渾濁多採用梯式硬架平面養殖。
3、促長措施:為了早分苗、分壯苗,促進幼苗的生長是關鍵,主要措施是:(1)及時拆簾。為充分滿足幼苗對光照和養料的需要,出庫幼苗下海時要及時將育苗器拆開平養。(2)及時調節水層。幼苗剛出庫下海時要掛得稍深一些,待幼苗適應海區環境後就要逐步提升水層,一次提升幅度不要過大,但提升要及時要勤。(3)勤洗刷。幼苗下海後要勤洗刷幼苗和育苗器上的浮泥雜藻。勤洗刷不但可促進幼苗的生長,還能防止病害的發生。
海帶養成
養殖海區條件
1、底質:以平坦的泥底或泥砂底為好,便於打樁下橛。如岩礁底質只能下石砣代橛。
2、水深:大幹潮線下3-5米。
3、風浪和水流:風浪較小,潮流暢通的海區為宜。養殖區朝向以南或東南向為好。
4、透明度:海帶靠光照而長,因此,養殖海區以透明度大為宜。渾水區養殖海帶只能採用淺水層平養以增強光照。
5、水質:以肥水區為好。但切忌在被工農業廢水污染的水域中養殖海帶。
養殖筏的設定
1、筏式種類:北方清水區採用單式筏,這種浮筏抗風浪能力強,管理操作方便。浙江渾水區多採用方架式養殖,這種筏式雖受風浪阻力較大,但能淺水平養增強光照。在風浪較大的渾水區宜採用軟聯合,以防倒架。
2、設筏要求:(1)方向:養殖筏的方向設定不但和筏身的安全相關,而且關係到海帶的受光狀況和海帶的相互間纏繞問題。養殖筏的設定要儘可能做到橫流或順流。如在流向不規則的海區設筏,則要按主流軸的方向設筏。(2)浮綆長度:浮綆長度要根據養殖區的風流大小,潮流緩急和綆繩的質量來定,一般以40-60米範圍內為宜。成手浮綆長度一般為30-40米。(3)樁綆的長度:一般以大潮汛期高潮位水深的2倍,樁綆與海底呈30度角。如浪大流急海區則應加長到2.5-3倍高潮水深度。(4)樁頭:泥砂質底可採用竹樁或樹樁,樁長2.5-3米,在樁的頂端部綁倒刺樁以增強抗拉力。總之,養殖筏的設定要做到生產安全,採光合理和操作方便。
養成方式
海帶養成方式有垂養和平養兩種,北方海區多採用垂養式,浙江渾水區多採用平養式。本文以平養式來敘述。
1、分苗:把經過暫養後附著在育苗器上的密集小苗剔下來,分散夾到養成的苗繩上稱分苗。分苗能改善海帶的生長環境,促進海帶的快速生長。(1)分苗規格和時間、出庫幼苗經20天左右下海暫養後一般體長達到8-10厘米以上時即可開始分苗。分苗早雖有利於海帶的生長,但過早分苗由於幼苗規格小,柄部太短,夾苗操作不方便,不但脫苗率高,而且容易夾在幼苗的生長部而影響分苗後海帶的生長。一般分苗規格以10-12厘米為宜。我市海帶分苗一般在12月中旬開始,要求在1月底前結束。(2)夾苗方式:有單夾和簇夾兩種。單夾操作方便,即在苗繩上每相隔3-4厘米夾1棵海帶苗;簇夾以2-3棵苗為一簇、每隔5-6厘米夾一簇,簇夾雖有利於海帶生長部間相互遮蔭促長,但操作不易,脫苗率高。生產上多採用單夾。(3)提高分苗質量措施:提高分苗質量措施:提高分苗質量的關鍵是不損傷小苗,減少苗子露空時間,當天剔下的苗子要當天夾,當天掛下海,海帶假根要夾在苗繩中心部位,防止苗脫落和夾住生長部;苗在采掛運輸過程中,要避免日曬,堅持濕潤。
2、養成期的管理工作。(1)調節水層:光照強弱直接影響海帶的生長和病害發生,因此,隨時調節養殖水層是整個養成期的中心工作。一般剛夾苗分養的海帶應掛得深一些,隨著小苗的復原和生長養殖水層要逐步往上提;凹凸期海帶對光照要求比薄嫩期低,養殖水層應深一些;厚成期海帶光照要求最強,養殖水層應淺一些;持續陰雨天養殖水層應淺一些,但港灣區養殖海帶應適當掛得深一些,以免由於淡水大量注入,比重驟降而引起海帶泡爛病的發生。(2)安全檢查:安全檢查是養成期另一日常管理工作,要經常檢查浮綆、樁綆是否有磨損,養殖架是否牢固、海帶是否有纏繞等。
病害防治
1、點狀白爛病。主要發生在凹凸期和薄嫩期海帶。(1)症狀:先從葉片中部葉緣或梢部出現一些不規則的小白點,逐漸增加擴大使葉片腐爛成白色的圓孔,嚴重時會使整個葉片爛掉。(2)病因:主要是光照突然增強使海帶葉片上局部活力弱的細胞適應不了而出現局部壞死。點狀白爛病多發生在淺水緩流養殖區。(3)防治措施:從調節光照入手,在連續晴天溫度上升時,適當降低養殖水層,同時,改善養殖環境,保證海流暢通。
2、綠爛病。整個養殖期都會發生,但主要發生在暫養期的幼苗和剛分苗放養的海帶。(1)症狀:先從葉片梢部邊緣變綠、變軟,或出現綠色斑點,逐步蔓延至整個葉片並發生腐爛。(2)病因:主要是海帶放養密度過高,或長期陰雨多霧、或水層掛得過深,光照不足引起。(3)防治措施:調節養殖水層、擴大苗繩間距、或切尖間收以增加光照,提高藻體生活力。
3、白爛病。主要發生在養殖中後期,以厚成期海帶為多。(1)症狀:開始時藻體尖梢部出現由褐變黃,並由尖梢部向葉片基部、由葉緣向中部蔓延,最後整個藻體發白腐爛脫落。(2)病因:由於光照過強和長期缺肥所致。(3)防治措施:應以防為生,注意養殖海區的合理布局,保持水流暢通和適時調節光照。對已發生白爛病的海帶要採取間收疏養,追施肥料和切尖洗刷等措施。
4、泡爛病。主要發生在漂浮乾露的海帶遭雨淋後,或雨季有大量淡水注入的港灣區海帶。(1)症狀:葉片上出現許多水泡,繼後變綠腐爛,形成孔洞。(2)病因:由於淡水注入,藻體因滲透壓急劇變化出現水泡,招致細菌感染而發綠腐爛。(3)防治措施:不要讓海帶漂浮露空遭雨淋,在大雨期要降低養殖水層。
收割加工
收割時間
海帶收割時間要恰當,過早收割海帶薄嫩水分大、鮮乾比高,產量低,質量差;過遲收割又會造成海帶在海中大量腐爛和遭颱風襲擊,特別在我市港灣養殖區水溫回升快,霉雨季節明顯,不利於海帶的養殖和加工。我市養殖海帶鮮乾比達到8:1即可開始收割,一般8月初即應開始。
收割方式
一種是整批一次性收割,就是哪一片先養先熟先收;另一種是間收,就是每一養殖架中先收割一部分苗繩。間收雖費時費工,但有利於提高海帶的產量和質量。
加工
有淡乾和鹹乾兩種加工方法。
1、淡乾加工法:將收上來的鮮海帶直接在陽光下攤曬或掛曬。淡乾加工的海帶質量好,省工省鹽,但受氣候制約大。淡乾加工一般要經2次日曬,第一次曝曬4-6小時,待鮮海帶呈基本乾燥狀,含水量降到25%左右時即收齊堆放在倉庫里,經1-2天藻體內部返水後,再在日光下曬1-2小時,或在陰冷處風乾數小時,待藻體含水量在15%左右時即可切根分級打包入庫保藏待售。
2、鹽乾加工法:鹹乾加工不受天氣制約,可按計畫組織收到,但其成品受鹽漬後營養成份損失大,質量不如淡乾品,且費鹽費工。加工鹹乾海帶一般用鹽標準是鮮海帶量的10-15%,加工時要一層海帶撒一層鹽,鹽醃3-4天即可出曬。乾燥後切根分級入庫待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