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服飾

海島服飾,文化地理學認為,就是指漁民的生活服飾。漁民是世界人類當中組成比較特殊的一部分。因為他們的文化直接與海洋有關。海洋環境是他們生存的天地。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鬥爭中,他們形成了自己特殊的生活習慣,特殊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而這些主要可以從他們的服飾看出來。海島服飾特色在中國主要以東海海民服飾最為引人注目。東海諸島漁民服飾與大陸內地一樣,其主要功能是護體、遮羞和裝飾。

概述

海島服飾 海島服飾

東海漁民的服式有日常生活服式、勞動服式和婚嫁童年服式等區分。最基本、最有特色的無疑是勞動服式了。但是,這種服式必須與特定的海洋性環境相適應,並與海上勞作方式相關聯,其他的服式都是在此基礎上衍而生。 勞動服式。東海漁民的勞動服式,過去上衣慣穿大襟布衫或直襟衫,外加背單。背單有季節之分,冬穿棉背單,夏穿單背單,俗稱“領郎”。春秋兩季穿夾背單。背單還有棉綢之分,綢背單上繡有龍的圖案。說穿了,背單,其實就是背心。可見,昔日漁民的上裝以大襟衫和背心這兩種服式為主,也有穿玄色大棉襖的。 關於大襟衫,《台州民俗志》中有所記載,其文曰:“玉環漁民常年在海上生產,風高浪大,但他們自有一套抗風斗浪的‘寶衣’。這寶衣的上衣叫大襟衫,布料為龍頭細布或白帆布,經久耐磨。大襟衫,是一種大襟左衽的對襟外衣,衣襟向左開式,避免右手對風時與網綱、緄線相勾纏。”同時,為了耐風化日曬和海水浸蝕腐爛,此衫在製作後,放在盛滿薯莨根皮(即為栲)煎煮的大鍋汁液中熬煮,至色呈深褚色時,撈起曬乾則成,俗稱“栲汁衣”,又稱“栲衫”。這就是說,“栲衫”服式的形成,不論是染栲耐腐,還是大襟左衽都由海洋性環境所決定。另外,根據有關學者的考證,“左關之襦”即“左衽”之俗,原為古越人的一種服式。《戰國策·趙策》中說:“被發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風也。”在這裡,所謂左衽,即為上衣的對襟從左邊開檔,其服式完全與上文所述的“栲衫”相似,以見其服式歷史之悠久。至於“栲衫”之外再加上背單,則是因海上勞作天氣寒冷,為防寒保暖之需要。但因季節不同,寒暑交替,故背單也有厚薄之分,更顯得機動靈活按時適用。

“籠褲”。“籠褲”是東海漁民服飾中的特殊褲式,也是昔日服飾中最有特點的服式。

特徵

海島人的褲子男子多穿籠褲,腰頭另出。便於系扎。一般褲腳較短,褲筒較大。但“籠褲”的製作又有特點:一是單褲,用土布製成,質地厚實,耐磨耐穿,經濟實惠。二是直筒大褲腳,形似燈籠,故而名之。而且,褲腰寬鬆並左右開衩,前後疊皺成紋;在腰的開衩處縫有四條帶子,便於穿時束縛,不僅十分簡便,更顯緊身幹練。尤其是冬天,漁民在海上勞作時,把棉背單往腰褲里一塞,四條褲帶一束,兩隻褲腳縛緊,風絲不透,十分暖和舒服。三是褲襠寬大,雙腿下蹲上抬都沒有阻礙,顯得很靈活。還有,當風大手冷時,雙手往褲腰衩口裡一塞,既暖和又可擋風禦寒雪,一舉多得。正因此理,清末民初直至建國前,東海諸島的漁民普遍盛行此類褲式。當然,昔日的籠褲之所以被漁民鍾愛,還有深層次的原因,這就是裝飾美。如色彩的多樣性。舊時,嵊泗列島的漁民多用崇明、南匯產的印花藍布製作籠褲,故褲色多為深藍色和玄青色,普陀沈家門一帶受閩南漁民的影響,多用栲皮染成,故褲色多為棕紅色或醬黃色。在浙南的洞頭和玉環諸島,據《玉環縣誌》所載:“漁民用栲汁染制籠褲,其色深赭”。可見籠褲的色彩十分豐富而美觀。 再如圖案和紋飾的裝飾性。舟山的籠褲在褲的衩口兩旁,繡著各種花紋圖案,有“龍鳳呈祥”、“八仙過海”和鳥魚花草等。玉環的漁民在褲腳圈和插兜處綴繡著牡丹、山茶、海泥鰍和大頭魚等。以上這些顯示吉祥和喜慶。但是溫嶺石塘的漁民,他們卻喜愛在籠褲的兩側插袋,用銀絲繡上兩個特大的如意葫蘆瓶。這葫蘆意味著什麼呢?據考證,葫蘆在古代不僅是最原始的載人渡水工具,能泛水而永不下沉,而且還是多子、多福的象徵。為此,具有一種神靈性的乞吉、辟邪的功能。在我國古神話中,有葫蘆使女婿兄妹成婚育人的神話,還有在洪水泛濫年代葫蘆救人的故事,而上述這些恰恰與海島漁民的生存環境和勞作方式有關;為此,漁民們把它繡在籠褲的插袋邊,以表達他們對平安和豐收的祈禱和企盼。在舟山還有一說,說“籠褲”又叫“龍褲”,理由有三:一是作為帝王之身的南宋趙構在舟山退難而脫險後贈予漁民的御褲,即為皇帝的褲子,名為“龍褲”。二是褲形象龍燈中的筒褲式龍體。三是龍褲衩口兩旁繡有飛龍圖案。總之,籠褲的製作及其圖案裝飾,不僅體現了海島漁民的審美觀念,更有一種深刻的寓意,令人玩味。

海島婦女的服飾,上衣多為直襟衫或右側開襟外衣。也有穿大襟衫的,斜襟至腋下,領下一橫形布扣,肩部大襟上一直形布扣,腋下三隻橫形布扣。色彩,年輕的以艷色為多,中年的改月白、淺藍等素雅色彩。老年以灰黑為主顯得莊重。因海上風大,海島婦女常去沙灘或船頭補網、抬魚,故以大襟衫為外衣,較為緊身保暖,不易寒冷,習以為之。至於婦女褲子,多是直通式的。褲腳寬大而短,便於挽起褲腳下海淘魚,或乾其他船頭生活。但是到了仲夏,即立夏以後,婦女的勞作方式主要是剖魚鯗,烈日炎炎,驕陽似火,此時的服飾為之一變。年輕的漁姑短衫短褲,任憑太陽曝曬,更顯青春活力,中老年婦女怕被太陽曬黑皮膚,反而穿著長衫、長褲,把身子裹得密密的,尤其是長褲必穿無疑。實在炎熱難熬,把身子往海水中去浸一會兒,暫避酷暑之烈。 在東海的勞動服飾中,肚兜和布衫亦很重要。這是因為漁汛旺季,海島婦女特別忙碌,尤其是洗魚、剖鯗、曬鯗和翻鯗都由婦女擔任。此時坐在灘頭,頭頂驕陽,腳踩熱沙,彎腰起身,揮刀殺魚,忙個不停,必定是熱汗直淌。為此,漁婦多以肚兜護體,一是為了護住乳房,減少擺動,勞作時感到利索輕快;二是為了體內的汗水逐漸被肚兜所吸收,一時間不使汗水流淌直下。可見,肚兜服飾的形成與海洋性生產方式有關。 再說肚兜的形狀。所謂肚兜實是塊紅色的棱形料子。它的原料有紅布,也有紅綢做的,形似一件單面背心,俗稱“紅肚兜”。“紅肚兜”不僅為勞動所需,也是姑娘出嫁和嬰兒出生的必備之物。肚兜的製作:紅棱上端兩角釘上紅絨線或銀鏈子,系在頸上,垂於胸前,腋下兩端腰帶結於背後,從而起到遮胸露背的作用。究其形狀和製作大致與江南的內地風俗相似,但肚兜上的花紋圖案,則就大不相同,如內地繡的一般是“鴛鴦戲水”、“牡丹”花卉之類,但海島人所繡的圖案往往與大海和魚文化有關聯,更具海洋特色和裝飾美。如台州石塘的婦女紅肚兜的形狀是大鯧魚,而兜內的圖案則是“雙魚戲水”。舟山的漁村,肚兜內還有個小口袋,口袋的周圍畫著海蜇和烏賊魚,而小口袋是只大海螺。若是孕婦肚兜,肚兜的形狀為婆籽魚,即懷孕的大鯧魚,意味著產子多多,多子多福。若是出嫁的新娘,肚兜上繡的是比目魚,意為“比目魚兒雙雙游”,夫妻恩愛和諧相親。可見海島肚兜形狀及其圖案大多有魚,即為魚余諧音,日日有魚,年年有餘,不僅顯示出一種求吉的功能和願望,而且畫面清麗,製作精良,色彩鮮艷,頗具鑑賞性。

布襤。布襤在海島又稱腰巾,是海島勞動婦女的又一服飾特徵。這是因為海島婦女的勞動場所,主要在船頭和灘頭,繫上布襤可保暖、防塵。另因婦女的勞作方式,多為織網揀魚或曬鯗,若將布襤的兩角紮起,可當盛器,有時手髒了還可當揩布,更多的是保護衣褲免受磨損和沾污。由於布襤有眾多的實用功能,所以,海島的婦女幾乎從早到晚都繫著布襤,成為海島服飾的一大標誌。 布襤製作較為簡單,一塊方布,上系兩條帶子,圍在腰間,在背後打個活結就行。但布襤的布料和色彩花樣較多,如布料,有龍頭細布、印花藍布、綢緞、油布、皮貨、塑膠布等等;心靈手巧的漁婦,還在布襤上繡著各種圖案,有“喜鵲登枝”、“臘梅逐春”以及“魚躍龍門”、“一帆風順”等吉祥圖案。可謂“五彩繽紛”,俗稱“繡花布襤”。但是,就海島而言,大多以純色為主,年輕的系花布襤,中年的系藍布襤,老年的系黑布襤,各得其所。 其實,海島布襤並非婦女所專用,捕魚的漁民在海上作業時也要系布襤。但因起網或捉魚時,常常是帶水操作,故而布襤上要染上桐油稱之“油布襤”,或繫上防潮、防水的塑膠布襤或羊皮布襤,這就與海島婦女所系的布襤有所區別。 東海漁民的鞋帽也與漁業生產有關。昔日的冬天,尤其是捕帶魚季節,所謂“大雪大捕,小雪小捕”,漁民們常常冒著七至八級大風出海,雪花飄飄,寒風刺骨。漁民們為禦寒,就帶一種棕色呢絨製成的帽子,稱之“羅宋帽”。這種帽子的外帽殼可上下翻動、後沿翻下來可遮住雙耳和後頭頸,十分暖和。有的把前帽殼挖兩個洞,作為眼孔,這樣可把整個外帽殼罩住整個臉部,只露兩個眼孔作為觀察,就可保暖和遮風雪了,這是海島特有的一種帽式。不過,在夏天,漁民們戴的涼帽,也就是蒲帽或草帽,涼爽透風,較為舒適。但是,海上風大,為防帽子被風吹走,往往在帽邊上系一條有伸縮性的橡皮繩,套住下巴,較為牢固。至於雨天,當然是身穿蓑衣,頭戴箬帽或笠帽了。

次說海島婦女的頭巾。頭巾其實就是毛巾,式樣劃一,但色彩不同。有白巾、黑巾、藍巾、花巾等等。按照慣例,老年的婦女戴黑巾或白巾,中年婦女喜戴藍巾或白巾,只有年輕的婦女喜戴黃巾或花巾。花巾上有各種彩色圖案,其中有繡著金龍的,俗稱“龍巾”,都是一種吉祥的象徵。 由於東海漁民常年在船上行走,並且是帶水作業,船甲板上往往是潮濕和沾水的日子多。為此,《玉環縣誌》中曰:“海島漁民多跣足”。“跣足”即“赤腳”,尤其是樂清、溫嶺漁民,不僅夏天赤腳,冬天也赤腳,常年赤腳。舟山的習俗有所不同,夏天一般穿草拖鞋或蒲拖鞋,春、秋兩季穿草鞋或蒲鞋,冬天穿一種特製的蘆花蒲鞋,又稱“龍花蒲鞋”,鞋厚,鞋身大,又暖和又舒適,並且不會在帶水作業中滑跌。在溫州洞頭還有一種棕鞋,俗稱“筍鞋”,用筍箸疊為鞋底。這種鞋乾燥、安全,在暑天能吸腳汗,總之,船上作業的漁民一般不穿布鞋,尤其忌穿膠底鞋,上礁拾螺更非草鞋或蒲鞋不行。這是因艙板濕水,礁岩多青苔,只有柔軟並有吸水性的鞋襪才適應,否則將會帶來種種的不幸。 海島婦女雖說也有類似習俗,但她們畢竟生活和勞動在岸上,日常生活中還是“跣足”少,著鞋的多。過去她們歡喜穿自製的布鞋,還在鞋頭上繡上各種圖案,稱之“繡花鞋”。如台州石塘漁婦喜在鞋頭上繡色彩斑斕的魚和水波紋,還有白翁之類,意味著魚水千秋、白頭偕老。舟山漁村也有繡花的習慣,但鞋頭繡的一般是牡丹、水仙等花卉。圖案較為簡潔,看上去,顯得清秀和亮麗。 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至今東海漁民的勞動服飾已有了很大改觀。過去盛行的栲衫、籠褲、蒲鞋等俗無可非疑地被新型的雨衣、雨褲和長統雨靴所替代,並已為服飾文化中的遺存或稱之老古董了。 婚嫁服飾與童飾。這是兩種海島漁民服飾中的特殊服飾,主要用於漁民婚禮和嬰兒滿月儀禮中的禮服和裝飾。以舟山為例,受浙東習俗的影響漁民中有“新婚娘子三月王”的慣例,新娘出嫁要頭戴鳳冠,俗稱“珠冠”或“珠頭面”,身披霞帔,即繡著鳳凰花卉等圖案的紅綢披風,裡面穿著蘇緞縫製的紅襖、紅褲,還有紅繡鞋,一身紅裝,吹吹打打坐著大紅花轎去出嫁,在海島視為極大的榮耀。新郎服飾,在清末民初,頭戴瓜皮帽或紅纓帽,在嵊泗列島還有一種在禮帽上插兩根孔雀毛的,稱之“田雉帽”。新郎身穿禮服或長衫,在冬天外加一件黃色或藍色的花團馬褂或棉背心,腰束大紅綢帶,顯得英俊又瀟灑。近幾年,當然以西裝革履為時髦了。

漁民的嬰兒服飾也有講究。滿月的那一天,嬰兒要戴狗頭帽或虎帽、貓帽。狗頭帽是一種用花布或綢緞做成類似狗頭狀的童帽。上面繡上眼睛花草,頂上縫上兩隻耳朵,耳朵邊用皮毛,嬰兒戴上更顯精神。據傳,這是外婆親自縫製的。帽上還有竹葉、銅錢等吉祥物,意謂嬰兒長大後,象小狗一般的活潑可愛,一年四季,無病無痛,視為吉兆。還有一種叫虎帽,洞頭島又稱“貓帽”。虎帽狀作虎頭形,帽四周釘以銀或銅片製作的“八仙過海”立像,象徵孩子長大後具有鬧海弄潮的本領。同理,滿月這一天嬰兒還要穿虎頭鞋,腰系繡花的紅肚兜,紅兜上繡著“哪吒鬧海”等圖案。由此可見童飾是一種物化的載體,通過這種載體來表達東海漁民對美的追求和理想。 無疑,服飾構成不僅僅是指布料、色彩、圖案和服式,更重要的是指飾。所謂飾,是指海島漁民或漁婦佩戴的飾物,如頭飾。漁家婦女的頭飾,首先是髮型幾經變化。以舟山為例,清末民初,婦女的髮型披髻如蟬翼,曳於腦後,謂之“假後鬢”。後改為蟬翼縮短,俗稱“真後鬢”。繼而學滬上之風,改為蟠髻,謂之“上海頭”。辛亥革命後加髻前額,謂之“興漢頭”。還有一種編辮子於腦後不加簪謂之“懶頭”。建國前三十年,海島上還盛行過“愛司頭”、“劉海”等俗,直至近幾年盛行“燙髮”類各種髮型,可說是氣象萬千。發上的裝飾物,舟山慣制是扎髮髻網袋套頭,上插銀釵、金簪、珠簪、骨簪等物,光彩耀眼,煞是好看。總的特點,舊時少女以發垂辮為美,勞動婦女以挽髻盤發為實用。這是因為舊時婦女日夜不停地忙碌在網場、船頭和曬魚場。沒有更多時間去梳妝打扮。而且,挽髻盤發乾淨利落,頭髮不易被海風吹散。以免披頭散髮不雅觀。為此,平日一般不插花,只有到了節慶才在髮辮上插花裝。如清明簪柳葉,端午簪午時花,六月簪香氣撲鼻的玉荷花等。據悉,在溫嶺石塘漁村,婦女的髮飾似乎比舟山更講究。不論走到那裡,她們都不會混同於其他村落的婦女。她們的髮髻梳得淨光鋥亮,並盤成各種美麗的花樣,好像多姿多彩的海螺。中間還穿插著一段彩線或發亮的簪釵,而上面必定插著一朵當天採摘的鮮艷野花,漁忙漁閒,均是如此。至於耳朵要戴金耳環,過了十七、八歲,頸上要掛金項鍊或銀項鍊之俗,都是頭飾的組成部分。

再如胸飾,漁家婦女昔日系紅肚兜,現今都改用繡花錦簇的乳罩。還有腰飾,海島男子昔日腰間都有一條白羅紡腰帶,有的上面繡著金龍圖案,為舞龍和海上作業必備之物。手足飾,富裕人家的海島婦女習慣用金戒指、金手鍊、銀鐲或玉鐲來裝飾;嬰兒的慣制是佩戴銀手鐲、銀腳鐲、搖鈴鐲、紋線鐲等,目的都是鎮邪求吉。總之,漁民服飾的裝飾美,總的趨向是質樸,實用華麗,並具有強烈的海洋色彩。 據地方志書記載,東海漁民服飾初為古樸,後較奢靡。如民國後期嵊泗列島的首任縣長劉振凱編著的在《奮進中的嵊泗列島》一書中云:“嵊泗漁民衣則易,女多短裙,衣料非綢即布、洋貨極少”。《浙江風俗簡志溫州洞頭篇》中亦言:“宋後,服飾漸趨侈靡”。在岱山: “東沙角一帶,五方雜處,人煙輻輳,男女服飾,較為奢靡。”藉此發展到今天,海島人以西裝、皮裘裝和悠閒裝為時尚,實乃時代發展之必然,亦是東海漁民服飾習俗及其審美觀之一大變化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