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1998年3月動工興建,1999年10月建成。公園依山勢坡度建有海山增輝廣場、噴泉廣場、觀景台、姚公紀念廣場、舟山革命烈士陵園等景點,另有海山增輝辟坊、梵宮池等省市 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山公園原稱舟山烈士陵園,如今烈士陵園是海山公園最重要的部分。在烈士墓道東側還有同歸大域、姚公殉難處古蹟。舟山烈士陵園建於1960年,占地22.5畝。入口處建有高大的門洞式石牌坊。牌坊上鐫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題寫的“海山增輝”額。山頂建有26米高的紀念塔,塔正面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的題詞:“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犧牲的革命英雄們永垂不朽!”
烈士墓道東側的“同歸大域”是舟山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順治六年(1649)六月,魯王朱以海監國的南明小朝廷移駐定海,改參將府(今昌國路11號)為魯王行宮。順治八年(1651)九月,清軍攻占定海城,搜殺軍民一萬八千餘人,後由郡僚喬缽收屍火化,骨灰葬 於此。這是清初暴政造成的惡果。康熙二十七年(1688)建定海縣後,立墓碑為“同歸大域”。兩邊石柱上鐫楹聯是:“英魂各遂當年志,白骨同垣萬古春”。石柱頂部又刻:“水火刀兵頃刻,忠孝節義千秋。”原來在同歸大域前建有成仁祠。祠內供奉明朝遺臣張肯堂、張名振、張煌言、劉世勛等二十六人的牌位,今已毀。
烈士墓區下的梵宮池是知縣姚懷祥的殉難處。清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英軍炮轟定海城,知縣姚懷祥見城陷,不願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毅然投池自盡。今池邊有一石碑,上鐫“姚公殉難處”五個大字。
主要景點
陵園自山麓至山頂,沿中軸線建有牌坊、亭榭、碑亭、石樑等。正中是烈士墓區,墓區南有三對石獅子置 中軸線兩側,雄偉壯觀。墓區前左方是革命烈士事跡陳列室,前右方為革命烈士骨灰堂。墓區正中是華東戰鬥英雄、前洛陽營營長林茂成墓。東側是海軍418艦烈士墓及紀念碑(俗稱小烈士塔)。西側是“海島劉胡蘭”楊靜娟烈士塑像。舟山烈士陵園是省級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清明節,到此掃墓的人成千上萬,寄託人們對英烈的哀思和崇敬。
園內有紅杉林、竹種園等全國著名的科研林地,還有毛竹園、文旦園、楊梅園等經濟林園。另有20棵百年古樹和萬餘平方米草坪,綠化覆蓋率94.6%。園內公共設施完善,上山游路景點布局合理,亭台廊架錯落有序點綴林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