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海寧市伊橋工藝品廠 所在城市: 嘉興市 聯繫 人: 王漢章 電子信箱: 地址: 伊橋鄉張店橋南 網址: 交通路線: 營業時間: 常用Tags: 海寧市(1) 其他工藝美術品製造(1) 簡介: 工藝鞋 店主必讀 該店鋪暫時沒有公告! ...相關資料
“工藝品主要以色彩、結構和形體造型來表現一定時代民族的寬泛而朦朧的情感氣氛。”它一般不是再現、摹擬客觀對象,即使以現實對象造型,也是把對象當作情感的外在形式而已,所以說工藝美術品是人的本質感情對象化的產物。因此,我們只有透過工藝形象的外在形式去理解作品的內在情感,才能找到領悟象徵意蘊的基本途徑,品鑑作品的祟高美。工藝形象的象徵性與藝術類型的變化發展有關,而這種變化和發展又使工藝形象的崇高美有了展現的依據與可能。在象徵主義藝術產生和發展中有這樣一種情況:人們將對神的崇拜這一精神內容與表現神的物質形式混在一起,如牛、猴子、蛇都被當成神來崇拜。“這一情況,反映到藝術中,一方面認識到神不是感覺對象,另一方面卻又把感覺對象當作神。這是一個矛盾。為了克服這個矛盾,於是他們就把感覺對象拿來加以誇張、歪曲,用來象徵神”,這樣一來,就產生了諸如三頭六臂、千手佛、千眼佛等眾多的神像,而這些形象有許多又成為工藝美術品的傳統題材,作為人們對超越自然、戰勝自我的一種力量的象徵。拿工藝美術珍品《六臂佛鎖蛟龍》來說吧,這是當代琢玉大師潘秉衡的作品。作者巧妙地利用珊瑚的多枝的特性設計了一個
六臂佛,用余料琢出一條約10 厘米高的蛟龍。作者從象徵的角度構思,以六臂佛代表人的力量,蛟龍代表肆虐的洪水。一條30 厘米長的鎖鏈從“佛”的右手臂琢出,鎖住了“龍”的脖頸,“佛”與“龍”之間成了勝利者與被降服者的關係,人們從這件作品中感到“制服洪水”的喜悅,受到“人定勝天”的鼓舞。作品的象徵意蘊與審美的自豪感、勝利感聯繫在一起,創造出一種富有搏擊力和競爭心的崇高美。工藝形象的象徵性還與歷史的、社會的因素有關,只有把作品放在歷史的、社會的大背景中,才能更準確地品鑑工藝品的象徵意蘊和崇高美。如工藝美術品中的一些孤品、珍品,它們之所以被視為無價之寶,除了材料質地與工藝水平等因素外,就由於歷史的、社會的原因賦予這些作品以準確、深刻、普遍和特有的象徵意蘊與崇高美。在我國古代工藝製品中,有許多鼎。從實用價值來看,它是一種炊器,也可作烹人的刑具和煉丹煮藥的用具。鼎的另一用途是作為立國的重器,是一種權利的象徵;鼎在奴隸社會盛行,是與當時禮儀等級的威嚴性相適應的。商代的“司母戊大鼎”,造形龐大、渾厚,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鼎。它的腹部的獸面紋,有首無身;兩眼突出的饕餮紋樣猙獰可怖,莊重、威嚴而又神秘。“在那看來獰厲可畏的威嚇神秘中,積澱著一股深沉的歷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是與這種無可阻擋的巨大歷史力量相結合,才成為美——崇高的。”“動輒殺戮千百俘虜、奴隸的歷史年代早成過去,但代表、體現這
個時代精神的青銅藝術之所以至今為我們欣賞、讚嘆不絕,不正是在於它們體現了這種被神秘化了的客觀歷史前進的超人力量嗎?正是這種超人的歷史力量才構成了青銅藝術的獰厲美的本質。”今天,這保留著人類社會童年氣派的,天真、拙樸、神秘、獰厲美的鼎,向人們展現出一個時代的特徵,顯示著後來者無可企及的崇高美。工藝形象的象徵性,與其他門類的文化藝術及民族的審美習慣也有關係;提高文化藝術素養,了解民族民間文化的審美理想,就能更全面地認識工藝品的象徵意蘊與崇高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各類文化藝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總是相互影響和相互借鑑的,因此代表民族優良傳統的崇高精神和審美意向也常在工藝形象中體現出來,使工藝形象的崇高美帶有文學色彩和典型含義。如《西遊記》里的孫悟空、豬八戒常成為瓷雕、泥塑的“頭面”人物,《紅樓夢》中的種種故事也常成為雕刻、刺繡等工藝作品的題材,隨之“不畏艱辛”、“反封建”等典型意義也就帶進了工藝品,大大豐富了工藝形象所能展示的內容。曾被魯迅先生譽為“深沉雄大”的藝術——磚刻作品中,有一件題為“背水一戰”的巨型作品,它長3.3 米,高1.2 米,由近30 塊各重幾十斤的厚磚拼成,由天津市錫伯族女畫家王惕和她的丈夫閻紹民創作。《背水一戰》取材於《史記·淮陰侯列傳》,作品充分發揮了磚刻
藝術(大型作品)的特長,用氣勢磅礴的畫面、古樸遒勁的刀法,表現了韓信帶兵與趙軍拚死作戰的宏偉場景。那昂揚的戰馬、揮舞的干戈、戰死者的身軀、戰鬥者的風姿向人們展示著勇氣和力量,鑑賞者感受到的不是戰鬥流血的殘酷,而是“決一死戰”的勇敢無畏的崇高精神。這種象徵意蘊在史詩般的畫面中,表現得極為突出,使作品具有真正的藝術生命,創造了崇高的審美意境,令人振奮不已。在奼紫嫣紅、琳琅滿目的民間工藝品中,“龍鳳呈祥”、“吉(雞)慶有餘(魚)”、“麻姑獻壽”、“天女散花”等一些象徵喜慶、吉祥、延年益壽、幸福和平的題材常被反覆表現,而且備受歡迎。拿剪紙來說,它凝聚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情感和心理意識,堪稱民族藝術的瑰寶。貴州謝志成剪的《雞冠花》就採用了傳統的諧音象徵手法,將雞、魚組合在同一畫面內,象徵“吉慶有餘”。又如北京工藝品中“絨花”象徵“榮華”,惠山泥塑“阿福”——一個小小的笑面泥娃娃——象徵幸福,它們都是很受歡迎的民間小工藝品。究其原因,除了各自的技藝特長在匠人手中被充分展現外,關鍵是這些作品的美好的象徵意蘊能被廣大人民民眾理解和接受,表達了人們的審美理想。此外,在工藝品中有許多作品並沒有直接的象徵意蘊,而是作為單純的裝飾品而生產的,它反映了人們的一種審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