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查獲特大非法學術期刊案
海口市公安局於2月16日上午在該市金盤吉寶小區3棟1002房、金牛新村B2—2棟別墅等處一舉破獲全國“掃
黃打非”辦重點督辦的《中國教育科研雜誌》等非法期刊詐欺作案團伙,抓獲以郭海弘(男,海南昌江人)、符莉(女,海南文昌人)夫婦為骨幹的犯罪嫌疑人9名,繳獲作案工具小汽車2台、電動車1輛,作案用偽造公章93枚,電腦12台,現場查獲《中國教育科研雜誌》等非法雜誌20餘種及《中國醫學論壇報》等報紙4種1萬多份,銀行卡60多張(不完全統計約1000萬元以上),以及匯款單、票據等。3月22日,自辦刊物有償發表論文的符莉夫婦,被海口市檢察院批准逮捕。
2月16日下午6時,省文化市場稽查總隊聯合瓊山區文化市場執法大隊,在犯罪嫌疑人郭海弘夫婦位於龍昆南路道客村定安小區14棟3樓的租住處,現場查獲《中國教育科研雜誌》、《教育視野》等非法雜誌16種7934本,以及一大批收據和票據。
為了逃避偵查,符莉要求員工只接受電子郵件投稿,期刊編輯部地址全為虛構,編輯部固定電話通過某種手段轉移到40多部手機上,收錢後,他們便開機印刷非法刊物郵寄給投稿人,如此一來,非法期刊7年間行騙2萬名投稿者。
省掃黃打非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此案是全國“掃黃打非”辦重點督辦的典型案例,我省接舉報後立即企業文化、公安和郵政等部門人員組成打擊非法期刊特偵組。
省文體廳3月31日正式對外公布對一起非法期刊案的調查情況。經查,該案犯罪嫌疑人7年來,共向2萬名投稿者索取版面費,涉案金額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
個人7年非法創辦20餘種刊物,只上過中學的員工竟組成編委會“審核”論文來稿,約2萬名投稿者交納版面費超過1000萬元,近日,海南省查處一起特大非法期刊案。
刻93枚假公章誘騙投稿
非法報刊密密麻麻堆成小山,93枚假公章擺了一地,公司規章、員工手冊、報刊郵寄單和發票攤了一大摞。”海口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陳淼說,在符莉等人的辦公室,幹警們驚呆了:在這些假報刊中,僅帶有“中國”字頭的就有《中國教育科研雜誌》《中國醫學論壇報》等多種。
據介紹,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去年向海南有關方面下發舉報線索,反映《中國教育科研雜誌》涉嫌利用非法期刊進行網路詐欺。由此牽出一個隱藏多年、受害人覆蓋眾多省市的學術論文詐欺團伙。
符莉夫婦承認,從2004年始,他們成立公司招聘員工進行專門培訓,設立數十個網站發布徵稿信息,假稱其學術報刊是國家批准公開發行的正規刊物,誘騙需要晉升職稱的人向其投稿,並以兩千字內340元、每增加一千字加價100元的標準索要版面費。收錢後,他們便開機印刷非法刊物郵寄給投稿人。
假期刊集中衛生教育領域
記者翻閱發現,這20餘種非法報刊大多集中在衛生和教育領域。符莉向記者坦陳:“因為這兩個行業有發表論文評定職稱的強烈要求。”
記者查閱該團伙的賬目表看到,僅2010年7月份,他們就收到來稿2201篇,入賬版面費40多萬元。據警方統計,受害人預計達2萬人,涉案金額至少1000萬元。
專家觀點
合法刊物收版面費也應管
“靠假論文證書獲得職稱或職務,這些人有沒有教書育人、救死扶傷的資格?這樣的職稱評定機制是否存在問題?到底誰是真正的受害者?”有關專家表示,此案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令人深思。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許章潤認為,這暴露出目前一些行業單純以論文評職稱的“制度弊病”。現行評價機制存在重論文發表輕工作實績、重論文數量輕研究質量的不良導向,已脫離實際違背人心。另一方面,一些人通過假期刊論文評上職稱,還說明目前一些單位評定職稱的程式有漏洞。
海南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曹錫仁認為,此案存在時間之久、影響面之廣令人震驚。現在很多合法刊物也收取論文版面費,應該管一管。
同時,由於許多單位對發表論文的數量、級別提出不切實際的“剛性要求”,導致合法刊物根本無法滿足巨大需求,“這為學術造假提供了制度運行空間”。
揭秘
1 審稿編輯部員工國中畢業符莉夫婦設立的審稿編輯部,由招聘的3名中學文化程度的員工組成,而投稿者大都受過高等教育。編輯部成員徐雲輝說,她主要負責“審核”來稿的格式、字數和錯別字,“有時也淘汰少量不符合要求的論文。”符莉直言:“我們不管論文的專業性,就是為大家提供一個學術交流平台。”
為掩蓋造假,符莉要求員工只接受電子郵件投稿,期刊編輯部地址全為虛構。
符莉還編制了“常見問題回答手冊”對員工進行系統培訓。問:“如何查詢雜誌屬於國家二級期刊?”答:“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並沒有對任何一本雜誌評定級別,由該雜誌的讀者和作者針對雜誌滿意度而評比出來。”問:“是非法的刊物嗎?”答:“本刊1995年創辦,每個月底出版一期,如果是非法刊物,能一直創辦到現在嗎?”
符莉自辦學術刊物詐欺7年,為何無人查處?辦案人員認為,其中既有一系列貌似合法的外衣“掩護”,也有投稿者為晉升職稱不願舉報的因素。
“我們實行"公司化"運作,幾年下來,連自己都覺得自己已經合法了。”編輯部員工徐某表示,每天上午9點上班,下午5點下班,每周開例會總結表彰,還有休假制度。“老闆甚至給我們簽契約、買保險,我慢慢覺得在這裡工作挺光榮的。”
記者發現,這個“論文”公司在一些中央級大報上刊登廣告,公開宣稱“期刊具有國際國內刊號,屬於國家級核心期刊,主要職能是方便作者晉升……”等。
他們還與一些權威網站建立不正當合作關係。據調查,符莉夫婦的網站參與了百度競價排名,投稿者提出在學術論文資料庫上能夠查詢全文的要求後,符莉主動聯繫重慶維普諮詢有限公司及中國知網開展合作,兩家網站相繼給她“創辦”的部分雜誌頒發了網路出版證書和收錄證書。
造假團伙得以壯大,還因為單個投稿者涉案資金少,且很多人通過論文達到了晉升職稱的目的,不願舉報。符莉說:“很多教育衛生行業的作者反饋,論文在他們評定職稱時起到作用,還主動介紹同事給我們投稿,甚至要求寄發票到單位報銷。”
辦案人員表示,即使在被查處之後,仍不斷有投稿者打電話到編輯部,諮詢發表論文和匯款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