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概況
共和縣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州屬五縣之一,是青海藏區人口較多、地域遼闊、畜牧業經濟比重較大的一個縣,區位優勢明顯,生態地位重要,戰略位置突出,在青海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布局中處於重要地位。位於青海省東北部,是青藏高原的東門戶,素有“青藏咽喉”之稱,北靠位居中國最美五大湖之首的青海湖,南臨“母親河”---黃河,東以日月山與東部農業區為界,西與青海青南藏區毗連,縣轄11個鄉鎮,99個行政村,14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7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為13.4萬餘人,有藏、漢、回、撒拉、蒙古族等22個少數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全縣總人口的70%,有可利用草場1876.16萬畝,耕地45.76萬畝,全縣平均海拔3200米。
共和縣開發歷史悠久、山河壯麗、文化燦爛、民族風情獨特、交通便利,礦藏資源豐富。縣府、州府所在地恰卜恰鎮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青藏公路109國道、青康公路214國道穿境而過,縣府所在地恰卜恰鎮距省會西寧142公里。共和縣擁有農、牧資源,礦藏資源,水資源,地熱資源,旅遊資源,動植物資源,風、光資源等七大優勢資源。
共和縣地域特點、民族文化特點獨具特色。尤其是以藏族歷史、宗教、服飾、飲食、節慶文化和民族歌舞、神話傳說等,文化積澱深厚,源遠流長。歷史上的“羌中道”、“絲綢之路”、“唐蕃古道”跨越縣境。唐代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經過的日月山、高原明珠青海湖、萬里黃河第一壩龍羊峽水電站就在境內,還有尚待開發的生態、宗教文化、高原避暑等旅遊等資源,開發前景十分廣闊,蘊藏著巨大的開發空間和經濟成長的潛力。
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共和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幹部民眾,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2011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7億元,同比增長1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062萬元,同比增長26.1%;完成縣屬固定資產投資16.67億元,同比增長54.5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14221元和5605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3.3%和17.1%。
“十二五”期間我們將緊抓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對青海等省藏區的扶持力度和建立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實驗區等一系列戰略機遇,牢牢把握“科學發展、生態保護、改善民生”三大歷史性任務,認真實施“農牧穩縣、工業強縣、生態立縣、科教興縣、開放活縣、和諧安縣”六大戰略,更新發展理念,豐富發展內涵,調整發展思路,改善投資環境,與社會各界朋友,攜手並進,共舞和諧,譜寫共和經濟社會發展新歷史,鑄就新的燦爛輝煌。
共和歷史
共和縣古為羌地,漢屬西海郡,公元535年,吐谷渾可汗夸呂建都“伏俟城”。唐屬吐蕃地,宋屬廝,元屬吐蕃等處宣慰司,清屬西寧府、貴德廳。民國元年(1912年)歸西寧、湟源2縣,1929年從西寧、湟源2縣析置共和縣,直屬青海省。1952年改為共和藏族自治區,1953年改為共和縣,隸海南藏族自治區(州)。
2000年,共和縣轄1鎮、12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11974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恰卜恰鎮 30833 恰卜恰鄉 8124 廿地鄉 3967 沙珠玉鄉 6173 英德爾鄉 4232 鐵蓋鄉 5774 曲溝鄉 7161 東巴鄉 3987 倒淌河鄉 11336 江西溝鄉 5504 黑馬河鄉 4490 石乃亥鄉 6038 切吉鄉 8142 龍羊峽虛擬鎮 3258 塘格木農場虛擬鄉 2955
2001年1月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6號文批覆:撤銷共和縣恰卜恰鄉,併入恰卜恰鎮;撤銷倒淌河鄉,設立倒淌河鎮。2001年底,全縣轄2個鎮、10個鄉,7個居委會、91個村(牧)委會。
2001年底,共和縣轄2個鎮、10個鄉,7個居委會、91個村(牧)委會。
2002年4月2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2]29號文批覆同意撤銷龍羊峽行委,設立龍羊峽鎮;撤銷曲溝鄉併入龍羊峽鎮。
2003年底,共和縣轄3個鎮、9個鄉,10個居委會、93個村(牧)委會。人口122845人。
2005年,共和縣轄3個鎮、9個鄉:恰卜恰鎮、倒淌河鎮、龍羊峽鎮、石尕亥鄉、沙珠玉鄉、英德爾鄉、鐵蓋鄉、廿地鄉、東巴鄉、江西溝鄉、黑馬河鄉、切吉鄉。
2006年8月,共和縣撤銷英德爾鄉,設立塘格木鎮,鎮政府駐地遷至原塘格木農場場部所在地塘格木,實行鎮管村體制;撤銷東巴鄉,併入恰卜恰鎮。
2018年1月15日撤銷江西溝鄉,設定江西溝鎮。現在共和縣的行政區劃是5鎮6個鄉。
自然環境
共和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北緣,是青藏高原的東門戶,素有“青藏咽喉”之稱,位於著名的青海湖之南。其地理坐標為東經98°54′—101°22′,北緯35°46′—37°10′之間,其北部是日月山隆起帶及青海湖盆地,中部是青海南山及山南側的共和盆地,南部是鄂拉山區和黃河谷地,地形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在3200米。最高峰鄂拉山到切龍崗,海拔5290米,最低處是黃河谷地龍羊峽、海拔2460米。屬高原大陸氣候,乾旱少雨、氣候溫涼、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4.1℃,年均降水量250—450毫米。
行政區劃
共和地圖
共和縣轄5個鎮、6個鄉:恰卜恰鎮、倒淌河鎮、龍羊峽鎮、塘格木鎮、江西溝鎮、石尕亥鄉、沙珠玉鄉、鐵蓋鄉、廿地鄉、黑馬河鄉、切吉鄉。境內有:哇玉農場、湖東種羊場、巴卡台農場、安置農場。
行政區劃
共和縣轄5個鎮、6個鄉:恰卜恰鎮、倒淌河鎮、龍羊峽鎮、塘格木鎮、江西溝鎮、石尕亥鄉、沙珠玉鄉、鐵蓋鄉、廿地鄉、黑馬河鄉、切吉鄉。境內有:哇玉農場、湖東種羊場、巴卡台農場、安置農場。
恰卜恰鎮位於縣境東部,州府、縣府駐地。2001年,恰卜恰鄉併入恰卜恰鎮。轄7個居委會(第一、二、三、四、五、六、七),9個村委會(上塔買、下塔買、次漢蘇、東香卡、西香卡、西台、尕寺、加拉、索吉亥)。
自然資源
中藥材資源
共和縣境內天然中草藥資源豐富。主要品種有:冬蟲夏草、甘草、大黃、雪蓮、當歸、羌活、麻黃草、沙參、貝母、枸杞、秦艽、當參等200餘種。小面積人工試種板藍根、甘草、大黃、黃芪、藏紅花等中藥材,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共和縣中藥材種植正待大面積推廣。利用中藏藥材開發中藏藥品和保健藥品已成為共和縣近年來的新興產業。
地熱資源
共和境內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分布在黃河周邊及恰卜恰河下游。經勘探,地熱水溫最高可達到73°,地熱流體質量好,水質類型為重碳酸——鈉型水,礦化度1.799g∕L,屬微鹼水,除此之外含有多種特殊離子和微量元素等,這些微量元素對醫療皮膚病、關節炎等疾病有特殊的醫療效果,具有較好的醫療保健價值。地熱儲蓋厚度大,隔水保溫性能好,熱儲埋藏淺,易開發利用,熱儲性能好,具有熱流體量大、質量好、溫度高的特點,地熱資源作為清潔能源,在高寒地區可廣泛套用於採暖、醫保健等項目,也可用於開發游泳等冬季體育項目。
新能源
太陽能和風能資源是共和縣潛在的優勢。由於海拔高,空氣稀薄,乾燥少雲,空氣潔淨,陽光燦爛,日照充足,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光能資源。據測定,共和縣各地日照百分率高達61—69%,太陽直輻射很強,年平均太陽輻射量為6564.26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907.8小時,風能可用時間頻率在60%以上,全年時數超過5000小時,是青海省可用風能的主要地區之一。共和縣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地區(倒淌河、塔拉灘、切吉等地)均可開發利用太陽能和風能資源。
水資源
全縣水資源總量為6.3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3.60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2.702億立方米。黃河在縣境內流長90公里,境內有舉世聞名的被稱為“萬里黃河第一壩”的龍羊峽水電站,電站總裝機容量128萬千瓦,年發電量達60億度。其庫區面積達380平方公里,具有水溫適宜、水質好、湖水平穩等發展漁業的優越條件。人工養殖的池沼公魚、高白鮭等高原冷水魚種,已形成一定規模,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同時,廣闊到水域、平穩的湖水也是開展水上運動和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共和旅遊
共和高原風光雄偉壯觀,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恢弘的青藏高原風光,神秘的藏傳佛教和精深的藏族文化,遐邇聞名的草原門戶---日月山、屋脊寶鑑----青海湖、黃河明珠----龍羊峽水電站、吐谷渾古都---伏俟城、唐蕃古道的必經之路---倒淌河,都是中外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除青海湖外,其他旅遊資源有待進一步開發。1992年青海湖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將青海湖評為“中國最美的五大湖泊”之首;龍羊峽水電站是黃河上游第一座梯級水電站,以最高的海拔、最高的大壩及最大的單機容量著稱與世,2008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級旅遊景區。地蘊厚重的安多藏族文化,民俗、服飾、飲食、宗教以及法舞、民間歌舞、禮儀等獨具特色,賽馬、射箭、賽氂牛、民歌對唱、歌舞等展現出共和地區藏族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神韻。
青海湖二郎劍景區
因距離西寧151公里,這裡之前又被稱為151基地,是我國第一個魚雷發射試驗基地。二郎劍景區大門位於109國道邊,現在已成為青海湖最重要的景點之一。
二郎劍又名為“海帶”,藏族人稱之為“海虎”。位於青海湖東南岸,為一狹長的陸地提帶,寬約百步,長約25公里,自南向北沒入海中,開頭酷似一把長劍。古籍上曾有這樣的記載:“南岸一堤,闊僅百步,北亘數十里,直奔海腹而沒,名為海帶”。
二郎劍以其蜿蜒深入青海湖中的特殊地理位置,以草原、沙灘、動物為主的生態自然資源,以民間文化活動為內容,成為青海湖旅遊區一顆耀眼的明珠。二郎劍已經建成了以觀鳥台、觀鹿園、觀海橋、觀海亭為組合的觀賞區,以碼頭廣場、“吉祥四瑞”雕塑為組合的休閒區,以水上摩托、自駕遊艇為活動內容的水上娛樂區。
恰卜恰鎮區旅遊開發
恰卜恰鎮旅遊景點建設以鎮南為主,建成以花卉為主要景觀的玫瑰園度假公園,其設施已有一定規模,恰卜恰鎮青年公園已建成以盆花為主要景觀,餐飲、娛樂服務為一體的旅遊場所。德吉灘旅遊點已建設十世班禪紀念塔,綠化造林初具規模,現已成為城鎮居民、信教民眾前往朝拜和休閒度假的新場所。
合樂寺
位於共和縣曲溝鄉合洛寺村,屬“黃教” 寺院,是海南州為數不多的蒙古寺廟之一。原址被龍羊峽庫區淹沒,現為搬遷後的新寺,有僧侶30餘人。
元者寺
亦稱“元真寺”,藏語稱“元者具喜吉祥興盛洲”,位於倒淌河鄉西北15公里的元者冬季牧場,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該寺形成於19世紀中葉,初為帳房“蒙古包”寺院,為化隆縣支扎寺屬寺,1935年始於元者山腳下建土房寺院。進行經事活動。
風土人情
婚俗
藏族各地的婚俗不盡相同,但基本步驟大致相仿。如一對青年男女彼此有意後,他們得先求喇嘛活佛看看自己未來的婚姻是否吉祥,家庭能否幸福。如是"吉"的話,那么男方或女方就請自己的親戚或媒人持哈達及禮品到對方家求婚,如對方同意這門親事則收下哈達和禮品,並當即奉上一條哈達贈來人,還之以禮。隨後,雙方協商訂婚儀式的日期。在訂婚儀式上,男方或女方向對方家贈送禮品和錢財、制定婚約、設宴慶賀,最後是請活佛打卦求籤,選定結婚吉日。結婚之日,要么迎娶新娘到男方家,要么新郎入贅到女方家。親人牽著馬匹到對方家接新人,被迎接的一方隨身帶上自己的嫁妝趕赴對方家完婚。迎來新人後,安排在特設的墊子上落座,開始向其敬獻哈達和美酒。晚間,新人步入洞房,此時親人們再次向他們敬酒,唱祝福歌,願他們白頭偕老,吉祥如意。婚後半年內,夫妻雙方要回另一方家中住上幾日。至此,整個婚禮即告結束。
潑水婚禮 迪慶藏族結婚的時候,要向新娘新郎身上潑水。傳說這是一種神聖的禮節,表示新婚夫婦互敬互愛、互相體貼,感情如流水一樣長,像海水一樣深。
宗教信仰
藏族人視佛像、佛供、寺廟中的經書、鐘鼓,一般人佩戴的佛珠為聖物,不可觸模。他們還忌諱在寺廟附近砍伐樹木,高聲唱歌,釣魚、捕魚。在牧區,進室後男的坐左邊,女的坐右邊,忌諱混雜而坐。家門口生火、帖紅布條、插樹枝獲門口木桿倒立,表示家裡有人生病或婦女生育,忌諱他人進內。
藏族是信奉喇嘛教的民族,以敬獻哈達作為普遍而又尊貴的禮節。敬獻動作因客人身分而異:
對尊者,長輩,要舉雙手過頂;
對平輩,只要雙手送到對方手上;
對晚輩則系在他們頸上。
獻哈達:獻哈達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種禮節。婚喪嫁娶、民俗節慶、拜會尊長、拜佛,迎送賓客等等場合,通常都要獻哈達。哈達是一種生絲製品,長短不一,獻哈達是對人表示純潔、誠心、忠誠的意思。自古以來,藏族認為白色象徵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
獻哈達都必須鞠躬,不得用手接送。
主要禁忌有:不可觸摸佛像、佛供、經書、鐘鼓、活佛身軀和佛徒佩帶的佛珠,因為都是聖物;男坐左邊,女坐右邊,不可混坐;家有病人或產婦,不得進入。
行為習慣
打招呼:與藏族人打招呼時,一般在其名字後面加一個"啦"字,以示尊稱,行路時,不搶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禮讓。其次,在飲食方面,還有食不滿口,嚼不出聲,喝不作響等規矩。
客人來訪主人要在門外迎接,對尊、長者要脫帽彎腰45度,見平輩稍微低下就可;敬獻奶茶、酥油茶或青稞酒有敬三杯的習俗,客人不可拒絕,喝三杯之間還有許多細微的講究;送客要讓客人走在前,為客人牽馬備鞍。
飲食習慣
藏族現人口459.3萬,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區,其餘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肅、雲南四省和其他地區。雲南又主要聚居在迪慶州,少數散居在麗江、怒江等地、州,有11.1萬多人。
藏族聚居在高原,那裡海拔較高,幅員遼闊,雪峰連綿,山巒起伏,風光神奇而壯美。傳說藏族最初是由"神猴"和"岩魔女"結合而產生的。據史料記載,藏族源於我國古代遊牧民族羌人,與當地土著民族融合而發展成今天的藏族。
藏族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禮俗節日帶有鮮明的高原印記。
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糌粑由青稞或豌豆炒熟之後磨製而成。酥油茶是把磚茶熬出的茶葉倒入1米長的木質長筒內,加上鹽巴和酥油,用長軸上下衝擊,使其各種成分均勻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寧可三月無肉,不可一天無酥油茶。青稞酒是用當地出產的青稞釀製而成的一種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飲,食物多為肉食和奶製品,不少藏民愛吃風乾的牛羊肉。
飲食禁忌:
藏族人絕對禁吃驢,馬肉和狗肉,有些地區也不吃魚肉。
敬酒時,客人須先用無名指蘸一點酒彈向空中,連續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著輕輕呷一口,主人會及時添滿,再喝一口再添滿,連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滿時,必須一飲而盡。
吃飯時要食不滿口,咬不出聲,喝不出響。
喝酥油茶時,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雙手捧到面前時,才能接過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