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馬車夫

海上馬車夫

海上馬車夫的由來。荷蘭,在17世紀之前,是西班牙屬地尼德蘭的一個省。"尼德蘭"意為低地,是萊茵河入海處一大片低地的總稱,它包括今天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的一部分。尼德蘭是個富饒的地區,當年西班牙帝國的一半稅收來自這裡。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把它看作是自己"王冠上的一顆珍珠。"16世紀末,尼德蘭普遍興起了反對西班牙統治的政治運動和武裝起義。1581年尼德蘭北方七省成立"聯省共和國",其中以荷蘭省最大,所以又稱荷蘭共和國。

基本信息

簡介

荷蘭瀕臨大西洋,手工業發達,但自然資源稀缺,本地市場狹小。許多荷蘭人外出從事商業活動,來往於世界各地,賺取了很多的錢財。荷蘭因此成為歐洲最富庶的地區之一。
1581年,荷蘭擺脫了西班牙國的統治,贏得國家獨立,為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17世紀時,荷蘭已經成為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當時。荷蘭擁有的船隻超過1.5W艘,商船超過歐洲其他國家的總和,荷蘭因此有海上馬車夫的稱號。成千上萬的荷蘭商船販運著世界各地的商品:東方的,我們中國的瓷器、絲綢和香料,美洲的皮貨,歐洲的手工業品,為荷蘭人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特別商船

17世紀,英國商船上的水手都帶著武器,所以,他們的船就需要更加堅硬的木頭,而荷蘭的船幾乎沒有裝備武器,所以荷蘭的船造價很便宜,用荷蘭的船運送貨物也很便宜,於是荷蘭就成為了歐洲的海上馬車夫。
此前,典型的歐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架設火炮的平台,這樣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海盜襲擊。荷蘭人第一個冒險建造出了一種僅能運送貨物而不可裝置火炮的商船。
這樣做的代價是,每一次航行都變成了充滿風險的命運賭博,但它的好處是造船的成本低,價格只有英國船隻的一半,於是,貨物的運費也低。即使這樣,荷蘭人還不滿足,為了能獲得儘可能多的利潤,他們又在船隻上加上了一種特殊的設計。
它的設計很獨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圓。而甲板很小。這樣的做法是因為,在斯堪的納維亞,船所繳納的稅取決於甲板的寬度,甲板越窄,付的錢越少,所以,荷蘭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潤也就越多。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著這種船,荷蘭人贏得了享譽世界的“海上馬車夫”的稱號。

堅持不懈

但是,要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僅僅依靠特殊的船隻顯然不夠,最終決定勝負的關鍵,是那些駕駛船隻的人。1596年到1598年,一個有名的人叫巴倫支,他是荷蘭的一個船長,他試圖找到從北面到達亞洲的路線。他經過了三文雅,在一個俄羅斯的島嶼,但是他們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
三文雅地處北極圈之內,巴倫支船長和17名荷蘭水手在這裡度過了8個月的漫長冬季。他們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的嚴寒中保持體溫;他們靠打獵來取得勉強維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
在這樣惡劣的險境中,8個人死去了。但荷蘭商人卻做了一件令人難以想像的事情,他們絲毫未動別人委託給他們的貨物,而這些貨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們生命的衣物和藥品。
冬去春來,倖存的商人終於把貨物幾乎完好無損地帶回荷蘭,送到委託人手中。他們用生命作代價,守望信念,創造了傳之後世的經商法則。在當時,這樣的做法也給荷蘭商人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贏得了海運貿易的世界市場。
阿姆斯特丹,荷蘭海運博物館。每個星期天,這裡都要舉行一個特殊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通過切身體驗來學習荷蘭的歷史。這樣的活動年復一年地重複著,哪怕只有一個孩子參加也從不間斷。教師由不同職業的志願者擔任,他們一絲不苟地帶領孩子們重溫四百多年前荷蘭水手的生活。
今天,荷蘭的成年人經常向孩子們重複這樣一句話:“荷蘭之所以還是荷蘭,是因為我們的祖先照顧好了自己的生意。”

荷蘭歷史

荷蘭位於歐洲西北部,和英國隔海相望,它的面積只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半北京,而在17世紀之前,荷蘭卻是西班牙屬地尼德蘭的一個省。“尼德蘭”意為低地,是萊茵河入海處一大片低地的總稱,它包括今天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的一部分。
尼德蘭是個富饒的地區,當年西班牙帝國的一半稅收來自這裡。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把它看作是自己“王冠上的一顆珍珠。”16世紀末,尼德蘭普遍興起了反對西班牙統治的政治運動和武裝起義。1581年尼德蘭北方七省成立“聯省共和國”,其中以荷蘭省最大,所以又稱荷蘭共和國。
荷蘭獨立後,大力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商業、海洋運輸業,金融業非常發達,很快成為西歐強國。
在十五、十六世紀,曾憑藉著世界上最發達的造船業和航海技術而稱霸於世,被譽為“海上馬車夫”,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掌權即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同時還是當今世界上11個最主要的已開發國家之一。

造船業

15~16世紀時,荷蘭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廠,全國可以同時開工建造幾百艘船。荷蘭的造船技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船的造價比英國低1/3到1/2。歐洲許多國家都到荷蘭訂購船隻。
荷蘭的商船噸位占當時歐洲總噸位的3/4,擁有1.5萬艘商船,幾乎壟斷了海上貿易。挪威的木材、丹麥的魚類、波蘭的糧食、俄國的毛皮、東南亞的香料、印度的棉紡織品、中國的絲綢和瓷器等等,大都由荷蘭商船轉運,經荷蘭商人轉手銷售。當時的阿姆斯特丹是國際貿易的中心,港內經常有2000多艘商船停泊。

殖民侵略

最鼎盛時期,荷蘭的海軍艦隻幾乎超過了英法兩國海軍的1倍。它們在世界各大洋游弋,保護本國商船,並從事海外殖民掠奪。在亞洲,1595年荷蘭人首次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爪哇。
不久,荷蘭艦隊便在爪哇和馬六甲海峽兩次打敗葡萄牙艦隊,並且不斷追捕、搶劫中國商船,壟斷了東方貿易。1602年,荷蘭成立東印度公司,專門控制這一地區的貿易,還一度侵占我國的澎湖、台灣。
在美洲,荷蘭於1621年成立西印度公司,把持西北非洲與美洲之間的貿易,並在北美侵占了一塊殖民地,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即今紐約)為中心的新荷蘭。
在非洲,荷蘭在東西方交通的咽喉,南非的好望角,修築要塞、建設殖民地,在那裡開闢種植園,保證過往船隻的淡水、糧食的供應。
由此可見,“海上馬車夫”這個綽號形象說明了17世紀的荷蘭在商業、海洋和殖民掠奪各方面所擁有的霸權。

衰敗

但是,“海上馬車夫”的好景不長。從17世紀中葉,英荷便在各大海洋展開了海上爭霸戰,後來,法國也參與進來。法荷戰爭席捲了荷蘭本土,最終以荷蘭的慘敗而告終。荷蘭從此一蹶不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