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位於浙閩贛三省交界,範圍涉及20多個縣,其中心區域為今麗水市的松陽、龍泉、遂昌全部,衢州市屬的江山縣一部,福建省浦城縣的一部,5個縣,縱橫100餘公里,其游擊區域為今麗水市屬的其他各縣,即雲和、慶元、景寧、麗水、青田、縉雲,還有往南的福建省屬的松溪、政和、壽寧,溫州市屬的泰順,衢州市屬的衢縣、龍游,金華市屬的湯溪、宣平、武義、永康、磐安,台州市屬的仙居、天台等縣的全部或局部。
這塊根據地於1935年5月份正式創立。在中心區域,普遍建立了共產黨地方組織和區、鄉、村蘇維埃政權,建立了紅軍游擊隊和貧農團、共青團、婦女會、兒童團等各種革命民眾組織,發動廣大貧苦農民開展了查田量地造冊、插標分青苗和分田的土地革命。同年9月,遭受國民黨重兵“圍剿”後,根據地中心區域喪失。自此後,中心區域和游擊區域一直成為紅軍挺進師堅持革命武裝鬥爭的游擊區域,直至1937年抗戰爆發。
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特點為:開闢浙西南,是黨中央早在1934年就既定的戰略考慮;開創部隊紅軍挺進師是中央紅軍,他們帶來了中央蘇區的全套做法;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地理環境、開創過程、形式、內容,在許多方面都與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有著相似之處,人們稱其為“浙江的井岡山”。
市委黨史研究室負責人介紹,浙西南革命根據地開創於1935年5月,正是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後中國革命處於最低潮時候,南方游擊戰爭處於最艱苦、最困難鬥爭階段。浙西南革命根據地是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南方唯一新建立的一塊革命根據地,在全國黨史上具有典型意義,占有一定地位。
浙西南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特別是在浙江革命歷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是重新燃起了浙江革命烽火,奠定了浙江革命之基。有了浙西南,才有以後的浙南、浙東。浙西南革命根據地是中央紅軍在浙江開創的第一塊革命根據地。從此浙江黨組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再也沒有歇止。浙西南是浙江革命星火之原。二是浙西南的鬥爭配合了閩浙贛各地老蘇區的鬥爭。三是從戰略上策應了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四是浙西南革命(游擊)根據地在以後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繼續成為中國革命在南方的戰略支點,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介紹,在其他歷史時期,麗水的革命鬥爭也在全國或者在全省都有影響。早在辛亥革命時期,麗水就是辛亥革命在浙江的一個重點地區。五四運動、黨的創建和大革命時期,麗水都出現了反帝反軍閥的愛國鬥爭。在抗日戰爭時期,麗水曾是中共浙江省委的機關駐地、國共合作領導浙江乃至東南沿海抗戰的大後方,又是中共中央東南局、新四軍軍部、中共中央華東局的重要聯絡地區。在解放戰爭時期,麗水是浙江的一塊重要游擊根據地。
麗水是一個所有縣(市、區)解放以後都被省人民政府命名為革命老根據地縣的地級市,這在全省是唯一的,在全國也是不多的。作為一個革命老根據地,麗水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尤其是中央紅軍所屬的紅軍挺進師在以麗水等地為中心區域創建的浙西南革命根據地,在全國黨史上具有典型意義,占有一定地位,麗水因此被譽為浙江的“井岡山”。依託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這一紅色資源,麗水完全有條件打造成為浙西南革命根據地麗水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爭取列入第二批全國一百個紅色旅遊精品景區。
發展規劃
浙西南革命根據地景區列入全省紅色旅遊發展規劃
在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期印發的《浙江省紅色旅遊發展規劃(2006-2010)》(以下簡稱《規劃》)中,麗水市革命根據地景區被列為全省重點提升和建設的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融入了全省紅色旅遊發展“912432工程”的整體構架。浙西南革命根據地景區中心區域為松陽、龍泉、遂昌等縣(市),按照《規劃》確定其主題定位是“星火燎原、蘇區風采”。
《規劃》要求進一步完善松陽安岱後、龍泉住溪、遂昌王村口3個蘇維埃政府舊址和慶元齋郎、竹口兩個古戰場已有建築及景觀的設施,繼續完善周邊各縣蘇維埃政府等舊址和其他時期重要革命舊址的保護與開發利用工作,不斷深化主題形象,擴大展示規模,強化與鳳陽山、百山祖、披雲山、箬寮原始風光的融合,打造革命根據地游、天然氧吧游、畲族民族風情游與農家樂相結合的紅色旅遊景區。《規劃》還將我市“麗水-松陽安岱後-遂昌王村口-龍泉披雲山-慶元齋郎”線路確定為今後要著力整合和推廣的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將麗水市區廈河中共浙江省委機關舊址、松陽安岱後革命遺址、遂昌王村口革命遺址群、龍泉住龍-披雲山-寶溪系列革命舊址、龍泉上田、下障、鳳陽山革命舊址以及慶元紅軍挺進師齋郎戰鬥舊址列入了金衢麗地區著重保護和培育的15個紅色旅遊景點之中,並要求加快進行項目前期工作,儘早確定建設方案。
《規劃》明確了“十一五”期間每年省級專項資金安排不低於2000萬元,爭取在“十一五”期間專項資金總額超過1億元,主要是用於支持和引導列入國家重點名錄的項目、列入省紅色旅遊規劃的經典景區、精品線路和重要景點的項目建設,並注重向欠發達地區和革命老區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