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978年6月18日,經省革命委員會批准麗水師範龍泉分部獨立建校,校名定為浙江省龍泉師範學校,由地、縣雙重領導,招生分配面向麗水地區。同年8月間,學校遷到龍泉金沙,麗水師範龍泉分部1977年入學的學生轉入龍泉師範繼續學習。當時學校有中文專業3個班,數理專業2個班。以上四屆學制均為二年,培養目標為中學教師。1979年秋,學校改為培養國小教師,向麗水地區各縣招收高中畢業程度的學生4個班,1980年改招1978年底以前在編的民辦教師,學制為兩年。
1984年5月,省教委批准龍泉師範學校設中師函授部,負責麗水地區在職國小教師的函授教育。1985年,在縉雲縣教師進修學校設教學點,在慶元、龍泉、青田三縣教師進修學校先後辦校外班。同年3月起,學校歸地區行政公署領導,地區教體局負責管理。
1986年9月起,改招國中畢業生(含有少量代課教師),學制三年。從1993年起同時招收具有合格學歷的代課教師,學制兩年。
學校的組織機構,有黨委辦和校長室,分別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行政兩條線。從1978年以來任黨支部(黨委)書記的先後有餘和裕、周正規、陳茂才、江春松,任校長的先後有郭方定、劉克能、陳茂才、江春松。1995年在任黨委書記江春松,在任校長江春松。教職工58人,其中專任教師31人,兼任教師10人,具有高中級職稱31人。
宗旨以及學校服務特色
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根據學校地處山區,應該為山區教育事業服務的特點,在教育教學實驗中堅持面向山區,為山區教育服務,培養山區師資服務。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和團隊精神”教育,同時切實加強師範專業思想教育。在教學工作上,根據師範教育特點和學生實際,學校領導和教師十分重視各科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功訓練,以培養一專多能,適應農村、山區需要的師資。在教育實習方面,教育實習的內容,以語文、數學為主,兼及音樂、美術、體育及班主任工作、少先隊工作,培養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開展課外活動,進行家訪等能力。
學校設施以及土地
經費和設施。學校的經費,1984年以前,由縣財政撥款,1985年起地區撥款。校舍設施,由占地面積不足1畝發展到現在的42 .7畝;校舍面積從原來300多平方米發展到12489平方米;海開闢修建了200米田徑場;教學設備和生活設施基本配套;創辦了20畝勞技教育果園基地。
師生人數以及歷年榮譽
1975年以來,學校畢業生19屆共2563人,其中培養國中教師4屆364人,國小教師15屆2199人,縉雲縣教師進修學校點3屆157人,龍泉、慶元、青田三縣校外班各1屆共121人,中師函授畢業生3309人。絕大多數畢業生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紮根山區,安心工作,其中很多已經成為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領導骨幹,不少人分別獲得全國、省級優秀教師、教壇新秀、優秀校長和先進教學工作者等榮譽稱號。1985年麗水地區教育局舉行全區教壇新秀評比活動,龍泉師範畢業生被評為教壇新秀的有27人,占全區國小教壇新秀的71.4%,其中全區國小教壇新秀一等獎獲得者6人,龍泉師範畢業生有4人,占總數66.7%。1989年麗水地區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5人,其中有龍泉師範畢業生范世坤、蔡福通、劉建榮、周竹婭4人。為全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今天,龍泉師範學校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以更新的姿態,闊步走向二十一世紀,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