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淵印社

抗戰時期,我省各機關院校紛紛遷往浙江龍泉縣避難。當時,戰火紛飛,人心浮動,客鄉遊子倍覺寂寞。一些篆刻愛好者閒來也到博物館聚會,1944年,時任西湖博物館館長兼浙江大學龍泉分校副教授的金維堅首先建議成立印社,得到了周圍一群同好者韻回響。經過一年多的籌劃,由金維堅、王世安、余任天、金石壽、畢茂霖、姚贊唐、朱麟、吳士超、、周慶岐、錢啟紱等十人發起,於1945年2月組織了一個從事印學切磋研討前民間藝術團體,因龍泉古稱龍淵,昕以定名為“龍淵印社”。社址設在龍泉城北安清山保資庵省立西湖博物館內,同年3月4日,經縣政府有關部門批准,舉行或立大會。公推金維堅為理事長,龍淵印社正式成立。印社成立以後,時有雅集,所選印題,都與抗日有關。當時因金維堅事務繁多,為減少他的直酬,由王質園、李超英、鄧散木、方青儒、阮毅咴、潘天壽、余紹宋、邵裴子、鄭文禮、呂公望、許紹棣、劉湘女等12人共同代為金維堅制訂潤例,潤例寫道:“西湖博物館館長、金華萬綠廬主金維堅先生,字叔聞,博雅多才,寢饋鐵書歷有歲月,研摩秦漢探厥津源,不懈而及於古,刨龍淵印社,集印人於一堂,振藝林之墜緒,繼往開來之志,至足多焉。交遊既廣,求索遂多,深夜篝燈,擾虞不給,同人等念其辛勞,爰為代訂潤例,以示限制,籍免公餘之勞,並紓其腕力云爾。”其文人間之情誼可謂誠摯,一時傳為佳話。抗日戰
爭勝利後,蟄居在龍泉一帶的省機關事業單位都紛紛復遷杭州。龍淵印社也隨同西湖博物館於1945年
10月遷到杭州孤山,仍附設在西湖博物館內,並迅速得以發展,遠及江蘇、安徽、福建都有印人參社。
1946年創辦了《龍淵印社月刊》,成為我國首創的印學刊物。正值龍淵印社欣欣向榮之際,1948年1月,西湖博物館進行改組,熱心印社事業的金維堅、余住天和鍾公佩等因故先後離職,使印社失去堅強的領導核心,為期三年有餘的龍淵印社,漸漸衰亡。
現任龍淵印社社長:徐詠平
(老)龍淵印社簡史
龍淵印社是抗日戰爭期間,由杭州等地避難到龍泉的一群知識分子組成的一個篆刻藝術團體。林乾良先生將龍淵印社推為我國第二大印社,稱它在國難當頭之際成立,社員相互以篆刻鼓舞鬥志,慰藉心靈,有著不同其他印社的歷史意義;編輯的社刊,體例周備,立意高遠,是我國印史上第一本篆刻雜誌;當時社員的數量和質量也都是一流的,是一個全國性的印學團體;印社的活動方式也具有代表性等。陳振濂先生對此評價也頗為贊同。
1. 發端:1945.2—1945.10龍泉
由當時的西湖博物館館長金維堅發起成立,諸暨余任天等人主其事。1945年3月4日舉行成立大會,到會社員31人。
2. 興盛:1945.10—1947.12杭州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省級機關紛紛遷回杭州。龍淵印社也隨同西湖博物館遷到杭州,社址主要設在西湖博物館,有時也假座社員家。社員增至104人,其中浙江籍75人,分置34個縣,分別是杭州14人,紹興6人,蕭山、上虞各4人,金華、寧波、餘姚、寧海、溫嶺各3人,其他各地為2人或1人,鄰近的龍泉、青田、縉雲、永嘉、樂清等地也各1人。外省籍的,包括7個省15個縣共17人。
1946年8月 至1947年2月期間,編輯出版油印本《龍淵印社社刊》。葉一葦《中國篆刻史》稱其為“篆刻史上第一本刊物”,劉江《中國印章藝術史》推崇其為“在印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創舉”。
3. 衰止期:1948年杭州
1948年1月,西湖博物館人事調整,金維堅、余任天、鍾公佩先後離開西湖博物館,印社由余任天勉強支撐一段時間也最終解體。
新)龍淵印社簡史
1.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著名印史研究家林乾良先生,兩次擬恢復龍淵印社未成。1995年,江家華在龍泉舉辦篆刻培訓班,重建龍淵印社。1999年6月19日,林乾良在考察了龍泉篆刻活動情況後,幫助正式恢復了龍淵印社,組建了印社理事會,業務主管為龍泉文聯。
印社聘請林乾良為名譽社長,一批老龍淵印社社員為顧問,其中有武義葉一葦、寧波周節之與周律之兄弟、金華畢茂林、蘇州沙曼翁,以及馮質彬、鍾公佩、郭子美、胡石盦等,諸位顧問均寄來了書法題詞和篆刻作品。推舉出社長江家華,副社長陳禮平、徐詠平,秘書長徐志源,社員共34人。
2. 印社成立後,命題刻印,印製社刊,舉行展覽,頗費心血。但因經費缺乏,難以為繼。2001年,林乾良先生為印社發展計,動員麗水學院徐詠平接手印社工作。年底,印社在麗水市的浙江省少數民族師範學校舉行了社員會議。徐詠平接手後,積極吸納麗水及外地實力派印人,編印社刊和報紙,打開了新局面。
3. 2001年6月30日,印社出版《石語》報紙第一期,西泠印社副社長劉江先生題寫了“石語”刊名,麗水市書協主席王迅致發刊詞。社刊內容豐富,兼顧印論與印作,社會反響良好。
4.2003年2月,龍淵印社在麗水集會,正式選舉推出新的印社理事會。理事會新增顧問四人:青田王經緯、麗水金葉、雲和陳宣蔚、龍泉江家華。推選出社長徐詠平,副社長陳禮平、徐志源,秘書長王澤玖,副秘書長陳洪大、盧峰。理事有青田陳蘇民、張靈海、陳仲品,麗水俞林偉,縉雲蔡錦飛、李益軍,景寧劉建華,龍泉蔣慧珍,慶元吳偉春等。
5. 2003年5月,印社由陳蘇民、張靈海出力,在青田太鶴山莊舉辦年會和作品加工會。
6. 2003年,印社組織顧問、社員作品17件參加西泠印社百年華誕大展,八位社員前往參觀。西泠印社出版《社團博覽》一書,其中有三個頁面介紹龍淵印社。
7. 2003年10月27日,《麗水日報》大篇幅發表介紹文章《抗戰烽火中崛起的龍淵印社》,作者陳禮平、樓碧田。
8. 2004年暑假,印社聘請浙江省青年書協主席汪永江前來麗水,舉辦了為期十天的書法、篆刻培訓班,社員廣泛參與,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9. 2003—2004年間,印社每月舉行一次雅集,每次由一位理事或社員主持。2006年後,每月一次雅集多在蘭永明、陳洪大所在的麗水市後慶國小書法室進行。2008年後有時也在天緣畫廊活動。
10. 2005年12月11日,值龍淵印社六十華誕之際,印社同仁舉辦了“龍淵印社成立六十周年書法篆刻展”,展出老一輩顧問與社員篆刻書法作品60餘件,地點在中山街麗水市群藝館二樓。
11. 2006年5月20日,龍淵印社邀請浙江省青年書協舉辦的“全國第二屆青年篆刻家作品展”在麗水群藝館展出。開幕期間,汪永江、呂金柱等老師光臨現場,同時也熱心為諸位社員評點書法、篆刻作品。
12. 2007年8月,由龍淵印社主辦,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在麗水成立學術委員會,印社中人徐詠平當選副主任,王澤玖當選副秘書長。
13. 2008年開始,印社的根據地移至麗水市開發北路8號,天寧寺所在的榆林山莊。此山莊由印社理事俞林偉創辦,背靠白雲山,亭台樓閣,曲水流觴,花草滿地,別成天地。門樓石質牌匾“龍淵印社”篆書四字,取自《龍淵印社社刊》中的潘天壽題字,門口設有印社介紹。至2011年8月10日,印社活動展示室正式落址此地二樓,山莊配套的大型會議廳、創作室,以及住宿、飲食一條龍服務,為印社的良性發展打下了基礎。
14. 2011年6月20日,《書法報》發表“龍淵印社”專版介紹。
15. 2011年6月19日,印社商議推選出新一屆理事會名單,社長徐詠平,副社長陳禮平、陳蘇民、王澤玖、吳鬱郁,秘書長藍永明,副秘書長俞林偉、陳洪大 、張靈海、謝權熠、蔣慧珍理事有麗水毛筱敏、耀文星、葉慶游,青田葉林孟、徐足敏,縉雲李益軍、蔡錦飛、馬利興、胡云松慶元吳韋春,景寧劉建華,餘姚王文泉等。
16. 2011年8月1日,應麗水社科聯人文大講堂之邀,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中國書協副主席陳振濂來麗舉行書法講座。他談話中指出:青田印石與龍淵印社,是麗水的兩大篆刻品牌。龍淵印社是西泠印社在抗戰前後停歇的情況下,在龍泉、杭州等地創辦的全國性印社,是一個僅次於西泠印社的全國第二大印社,在很多文化人心中有地位,要積極宣傳,予以發揚廣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