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縉雲縣創辦“五雲學堂”。
1913年(中華民國2年),改名為“五雲學校”。
1929年,社會賢達募集資金,以縣城孔廟(縉雲中學舊址)為校舍創辦“私立五雲初級中學”,同年,改名為“私立仙都初級中學”。
1940年,縉雲縣城屢遭日寇飛機轟炸,校舍損毀嚴重,迫於戰亂,學校師生輾轉於全縣各地堅持上課。
1944年,日寇潰退後遷回縣城本部。
1949年5月9日,縉雲解放,校名改為“縉雲縣五雲鎮中心國民學校”。
1950年2月,更名為“縉雲縣立中學”。
1953年,改名為“浙江省縉雲中學”,副縣長齊廣源兼任校長。
1963年,浙江副省長馮白駒將軍來校視察,總結辦學經驗,並撥款10萬元。
1964年,浙江省教育廳確定縉雲中學為浙江省32所試點學校之一。
1978年5月,麗水地區革委會確定縉雲中學為“地區重點中學”。
1998年12月,學校被浙江省教委命名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1999年6月,縉雲中學高中部與國中部分離,各自獨立建校。國中部在原址,命名為“縉雲縣實驗中學”,高中部遷到新址,仍為“浙江省縉雲中學”。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14年4月,浙江省縉雲中學占地215畝,建築面積達8萬餘平方米;共有56個教學班,學生2290餘人。
硬體設施
截至2014年4月,浙江省縉雲中學擁有20多個理、化、生、語 言、藝術等專業實驗室,4個計算機教室,兩個多功能廳和一座天文台;藏書12萬餘冊的圖書館,配有480座的報刊閱覽室、722座的學術報告廳;擁有400M標準塑膠田徑場、50M8泳道游泳池、健身房、網球場、籃球場、排球場、體藝館等體育設施;學生公寓內有學習間、衛生間、空調、電話,24小時供應熱水;有學生餐廳5個。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4月,浙江省縉雲中學教職員工279人,在職教師中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有66人,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占75%以上,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模範教師、浙江省“2211工程”骨幹教師、省市教壇新秀、市級學科帶頭人、市教授級專家老師、市教學與德育名師總計67人。
全國優秀教師(1人):劉志清
浙江省教壇新秀(12人,不全):陳美玲、麻紅麗等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15年高考,浙江省縉雲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人數總計571人,其中文科170人、理科401人。
2014年高考,浙江省縉雲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人數總計522人(不含體藝類),其中理科369人,720分以上6人;文科153人,700分以上4人;體藝類第一批上線人數總計71人,其中音樂類13人、美術類41人、體育類17人,有3人被“211”高校錄取。
2013年高考,浙江省縉雲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人數總計506人(不含體藝類),其中文科129人,理科377人。文科共有4人進入浙江省前100名,理科共有2人進入浙江省前100名,其中一位學生被北京大學錄取,兩位學生被清華大學錄取。
2012年高考,浙江省縉雲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人數總計487人,其中文科133人、理科354人。
•素質成績
時間 | 學生/團體 | 競賽項目 | 獲獎情況 |
2015年4月 | 校運動隊 | 2015年麗水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 | 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 |
2014年12月 | 胡一凡等12人 | 第三十一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 | 全國一等獎 |
2014年11月 | 盧芊芊 | 2014法國巴黎世界自由式輪滑錦標賽 | 青年女子組速度過樁冠軍 |
2014年9月 | 張致科等19人 | 2014年麗水市高一化學競賽 | 一等獎 |
2014年8月 | 浙江省青少年體育傳統項目中學生田徑比賽 | 金牌7塊 | |
2014年6月 | 林俊峰等3人 | 2014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 | 全國三等獎 |
胡一凡 | 浙江省一等獎 | ||
莊臣瑞等11人 | 2014浙江省數學競賽 | 浙江省一等獎 | |
樓聖濤等6人 | 2014年浙江省高二學生化學競賽 | 一等獎 | |
參考資料: |
教師成績
序號 | 姓 名 | 題目 | 組織單位 | 級別 | 時間 |
1 | 王君 | 2012全國學校水、環境衛生與個人衛生教育優質教學活動徵集與評選 | 教育部衛生與藝術教育司 | 三等獎 | 2013.03 |
2 | 陳曉麗 | 麗水市2013年課堂教學評比 | 市教研室 | 一等獎 | 2014.01 |
3 | 魏新超 | 一等獎 | |||
4 | 何淑娟 | 一等獎 | |||
5 | 楊波 | 2014年縉雲縣實效課堂評比 | 縣教研室 | 一等獎 | 2014.06 |
6 | 丁偉央 | 一等獎 | |||
7 | 馬盛偉 | 一等獎 | |||
8 | 丁科斐 | 一等獎 | |||
9 | 潛艷蕾 | 一等獎 | |||
10 | 郭平 | 一等獎 | |||
11 | 陳寶宇 | 二等獎 | |||
12 | 廖雲洞 | 二等獎 | |||
13 | 鄭高遠 | 二等獎 | |||
14 | 張丹 | 二等獎 | |||
15 | 朱穎 | 三等獎 | |||
16 | 王曉霞 | 三等獎 | |||
17 | 陳火峰 | 三等獎 | |||
18 | 武偉偉 | 三等獎 | |||
19 | 谷長磊 | 三等獎 | |||
20 | 孫冉 | 三等獎 | |||
21 | 劉欣欣 | 三等獎 | |||
22 | 鄧啟峰 | 縉雲縣高中年輕教師課堂教學評比 | 縣教研室 | 一等獎 | 2014.05 |
23 | 趙超越 | 二等獎 | |||
24 | 朱穎 | 三等獎 | |||
25 | 王曉霞 | 三等獎 | |||
參考資料: |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編 | 獲獎信息 |
1 | 趣味實驗“悟”理 | 應乾華 | 省精品課程(第一屆) |
2 | 服裝基礎 | 李小鳳 | 省精品課程(第一屆) |
3 | 實用生活英語文化 | 孫惠清 | 省精品課程(第二屆) |
4 | 語文課本劇表演 | 洪亮 | 省精品課程(第二屆) |
5 | 卡拉OK演唱技巧 | 梅樂瑾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6 | 美麗女生 | 鄭輝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7 | 學習規劃和指導 | 潛松水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8 | 自主招生面試技巧 | 饒勇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省網路課程(第四屆) |
9 | 現場急救技術 | 廖福全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10 | 動漫形象設計 | 潘珣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11 | 縉雲竹片工藝 | 王愛武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12 | 十字繡 | 陳霞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13 | 電子技術基礎 | 劉艷明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14 | 花卉種植 | 陳麗君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15 | 編程 | 王震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16 | 生活理財1+1 | 陳海勇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17 | 警察、飛行員培訓 | 王福林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18 | 縉雲國土資源研究 | 李曉敏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19 | 播音和主持 | 丁新燕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20 | 英美文學鑑賞 | 周樂平 陳雙賢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21 | 數碼攝影 | 杜聰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22 | 字里乾坤 | 王國華 | 市精品課程(第二屆) |
23 | 生物信息學 | 李錦山 | 市精品課程(第三屆) 浙江省網路課程(第四屆) |
24 | 自我激勵與管理 | 盧淑芝 | 市精品課程(第三屆)(第五屆) |
25 | 紙時裝設計與表演 | 樊芝求 | 市精品課程(第五屆) |
26 | 微生物與人體健康 | 王君 | 市精品課程(第五屆) |
學校榮譽
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浙江省模範集體
浙江省文明單位
浙江省百年名校
浙江省教育科研200強學校
浙江省衛生先進單位
浙江省綠色學校
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浙江省語言文學規範示範校
文化傳統
校徽
浙江省縉雲中學校徽由“縉中”二字的拼音首寫字母“JZ”為設計元素構成。整體圖案呈圓形,圓形取抱團之意,象徵著該校師生協同一心的團隊合力。外圓部分上方為知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的“浙江省縉雲中學”中文校名,下方為英文校名。內圓部分的“JZ”主圖案猶如一朵燃燒跳躍的火炬,象徵著該校師生充盈的激情;又如一個迎風奔跑的“人”,象徵著該校師生不懈的追求。內圓底部標註的“1906”為縉雲中學的創辦年份。
圖案色彩採用白底紅字,白色寓意純潔、本色、年輕,紅色寓意活力、激情、光明,象徵著該校師生秉承“敬業、勤學、求真、務實”的校訓,為建設“學生喜歡、教師幸福、家長滿意”的理想學校開拓進取,奮力攀登。
校訓
敬業、勤學、求真、務實
古代縉雲文化屬於會稽的耕讀文化,崇尚勤耕苦讀、尊師重教。在這樣一種傳統文化的濡染下,縉雲中學從1906年創辦的“五雲學堂”逐步發展壯大,並逐漸形成了“敬業、勤學、求真、務實”的八字校訓。
“敬業、勤學、求真、務實”這八字校訓是縉雲中學校園文化的凝練,是引領學校前進的方向標。學校“敬業、勤學、求真、務實”校訓的提出及最後確立,是廣大教職員工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在該校持續健康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廣泛共識,是指導我們今後更好發展的一面旗幟,它底蘊深厚,意義深遠,濃縮和體現了該校辦學精神和百年傳承的治學理念。
校歌
好夢在此圓
創作時間:2004年11月作詞:施子江作曲:洪波
放眼鼎湖仙山,邁步好溪水畔;
我們走進美麗的校園,走進那燦爛的春天。
百鍊才能成才,奮鬥分享甘甜;
青春在那搖籃里升華,揚起我們理想的風帆。
敬業勤學,求真務實;
縉中精神,薪火相傳。
遨遊書海里,暢懷天地間;
桃李滿天下,好夢在此圓!
知名校友
參與第一顆核子彈和第一顆氫彈核心部件研製生產的高級工程師:朱政
聯合國糧食農組織駐華代表:徐及
核動力研究專家:洪永漢
國內外無機材料學術界的著名學者、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丁子上
北大方正技術研究院新聞出版研究所所長、國家748工程漢字雷射照排系統負責人:盧金鑫
美國國防部三軍醫科大學博士銜研究組主管、美國藥理學和生命科學學會終身會員:呂湘林
中科院化學所工程塑膠研究中心總工程師、中科院“優秀青年科學家”:李畢忠
心內科專家:李晉奎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上海市優秀青年醫師:孫英
原國家經委企業局處長、國家計委《經濟訊息》編輯部主任:陶量
《雜文報》原總編輯:樓滬光
浙江林學院原院長:田荊祥
山東省萊西師範學校原校長:祝南康
作家:吳越
書法家:李文采
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副院長、首屆書法博士:鄭曉華
空軍少校:陳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