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流花街道:轄桂花崗、桂花苑、火車站、流花橋、蘭圃、花果山6個社區。
第一社區(桂花崗社區)
屬以單位宿舍為主的類型,屬地緣型社區。該位於桂花崗,北至桂花路(與白雲區接壤),南至鐵路邊,東至廣州大學桂花崗校區圍牆邊,西至解放北路,轄內面積0.152平方公里。該社區內有市公安局、市汽車公司、市文化局、省基礎公司、流花賓館等單位的宿舍,還有部分房管站的房屋。這個社區範圍內有居民1961戶,居民人口6230人,常住人口3842人,流動人口1087人;廣州粵劇團、省基礎公司等機團單位,共有幹部、職工600人。
第二社區(廣大桂花社區)
以文化教育為主,屬單元型社區。該社區以廣州大學桂花崗校區、包括位於其內的廣鐵一公司為地域範圍,面積0.05平方公里。其內有廣州大學桂花崗校區、廣鐵一公司二個單位。這個社區範圍內有居民426戶,居民人口3952人,常住人口4046人,流動人口100 人。
第三社區(花果山社區)
以單位宿舍為主,屬地緣型社區。該社區位於花果山,北至飛鵝嶺山頂,南至環市中路、東至飛鵝嶺分水線(與天河區接壤),西至解放北路,轄內面積0.259平方公里。該社區內有市體委宿舍和工商銀行宿舍,該社區目前總計有居民戶694戶,居民人口1316人,但因市園林局有一片臨建房在此,內有常住人口1338人;另有廣州電視台、廣州電台、市射擊俱樂部等機團單位的職工、幹部6200人;該社區內還有新建的花果山莊住宅小區和待建的亞哥園林花園,預計全部入住後將增加1000戶左右,所以今後實有人口665戶,居民人口2476人。加之該社區地域廣、地形複雜(山地占近半)、治安形勢嚴峻。
第四社區(火車站廣場社區)
屬以交通、居住、商業、旅遊、文體等綜合為主的類型。該社區以廣州火車站為中心,北至火車站鐵路,南至站南路,東至解放北路,西至省汽車站(與荔灣區接壤),轄內面積0.519平方公里。該社區內有廣州市建築設計院、長途汽車運輸公司、廣鐵電務工程公司的單位宿舍,共有居民352戶,居民人口1782人;還有在此地租房的常住人口1777人。但因轄內有廣州火車站、省汽車站、市汽車客運站、流花車站、市二汽公司及金輪汽車集團公司等,成為了廣州市的交通樞紐,每天僅在此地中轉和過往的流動人口平均達10萬人;還有白馬商場、天馬大廈、流花服裝商場、紅棉步步高商場等幾個大型的服裝批發商場,據統計,這些商場經營者及從業人員又達23150人。除此之外,轄內還有流花賓館、紅棉大酒店、旅遊大廈等賓館、酒店;機團單位有市公用事業局、市旅遊服務局、市郵區中心局、流花公安分局等,以上的職工、幹部達17568人。
第五社區(流花橋社區)
屬以單位宿舍為主,屬單位型社區。該社區以廣州部隊總醫院為中心,北至站南路,南至流花路,東至人民北路,西至站前路(與荔灣區接壤),轄內面積0.386平方公里。該社區有廣州部隊總醫院、市旅遊服務局、東方賓館宿舍,共有居民1125戶,居民人口3305人(未包括軍人在內);還有在各大服裝批發商場經商而在此地租房居住的常住人口6421人;該社區轄內還有新大地賓館、招商賓館及康樂大廈和廣控大廈、新大地三個服裝批發商場,當中的流動人口達28000人。
第六社區(蘭圃社區)
屬以居住、商旅、文體等綜合為主的類型。該社區地域北至環市西路,南至東方賓館、東至解放北路以太廣場,西至人民北路,轄內面積0.5平方公里,該社區內只有居民戶47戶,居民人口1292人(其中7戶是集體戶,人口936人)。轄內有東方賓館、中國大酒店、交易會、友誼劇院、以太廣場等集餐飲、旅業、商貿、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服務設施,還有蘭圃公園、伊斯蘭教先賢古墓和在建的體育大廈,其流動人口達17634人。
名稱由來
這塊風水寶地因南漢流花古橋而得名。越秀區人民政府流花街道辦事處是根據廣州市委決定於1974年5月籌建,同年9月建立的。當時的名稱是流花街革命委員會。最早參加籌建的有王洽時、劉仕蘇、鐘樓、陳天莊等人。辦公室設在省汽車站兩側入口處,借用一間小房子作辦公室,沒有辦公桌椅(向區借的),後為了方便民眾辦事,把辦公室搬到桂花崗3街11號。1980年新辦公大樓建成,才搬到站前路84號(1~3樓)辦公。2000年又遷至目前所在地:廣州市解放北路桂花崗南街8號。
越秀區流花街道轄區在民國初期,只是一些村莊、菜地、沼澤和山崗,山上荒冢累累。建國初期這一帶避靜、冷清。1955年,象山崗旁的流花橋一帶建了中蘇友好大廈——一個廣州人認識外部世界的視窗。隨著廣州火車站、省客運站的建成和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從海珠廣場遷至原中蘇友好大廈,流花地區就成為廣州的交通樞紐和貿易中心。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流花街道新建了中國大酒店、流花賓館、擴建了東方賓館,以及白馬、天馬、流花等大型服裝批發市場的出現,使這裡成為都市的“金三角”。然而在日客流量最少20萬,最多達幾百萬的人流里,也混雜了從事販毒、吸毒、走私、騙子甚至殺人犯等社會渣滓,又使這個地區蒙上“黑三角”的陰影。經過近十多年的努力,特別是經過“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後,流花地區的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環境建設煥然一新,那種一談到火車站、省汽車客運站就如同談“土匪”窩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
在2001年,越秀區流花街道街黨工委、辦事處街以迎“九運”為動力,加強城區管理,堅決清拆“兩違”建築,進行綜合整治和“穿衣戴帽”,全面完成“中變”任務。2001年共整治防盜網面積47348平方米,3683戶;清拆違章建築148宗,6673平方米,增復綠面積3600平方米,種植樹木384棵;,桂花崗已於94年被評為“廣州市安全文明小區”,在“小變”“中變”成為區的閃光點和亮點。它建起了全區第一個綠化養護噴淋設施,修街鋪路15500平方米,到目前為止,小區的“穿衣戴帽”整飾工作已完成92幢大樓。新建的綠化長廊是桂花崗小區的亮麗景點,現在處處道路整潔,綠草如茵,是居民民眾安居樂業之所。
人口數據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9007 |
男 | 8998 |
女 | 10009 |
家庭戶戶數 | 4178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2010 |
家庭戶男 | 5805 |
家庭戶女 | 6205 |
0-14歲(總) | 1860 |
0-14歲男 | 982 |
0-14歲女 | 878 |
15-64歲(總) | 15884 |
15-64歲男 | 7417 |
15-64歲女 | 8467 |
65歲及以上(總) | 1263 |
65歲及以上男 | 599 |
65歲及以上女 | 664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2114 |
街道職能
(一) 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負責街轄範圍內的地區性、民眾性、公益性、社會性工作;
(二) 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並組織實施。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三) 負責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積極組織以提高市民質素為目的的活動,樹立文明新風;
(四) 負責街轄範圍內的城市建設和管理、市容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環境保護、市政、規劃、房地產等監督、管理、服務工作;
(五) 負責街轄範圍內的維護穩定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依照有關規定做好出租屋和外來人員的管理工作;負責民事調解,法律服務工作,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
(六) 負責社區建設和管理,積極開展社區服務工作,大力興辦社會福利事業,發動和組織社區成員開展各類社區公益活動;負責擁軍優屬、優撫安置、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社區文化、科普、體育、教育等工作;
(七) 協助有關職能部門加強市場監管,維護轄內市場經濟秩序;
(八) 做好計畫生育、勞動就業、安全生產監督、初級衛生保健、民兵、兵役、僑務和婚姻登記、調解、等工作;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保障少數民族的權益;
(九) 負責指導和幫助居民委員會搞好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發揮居民委員會的民眾自治組織觀念作用;
(十) 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防汛、防風、防火、防震、搶險和防災工作;
(十一) 及時向區人民政府反映居民民眾的意見和要求,辦理人民民眾來信來訪事項;
(十二)承辦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