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的巴黎

《流亡的巴黎》,作者:法國女歷史學家艾曼紐·盧瓦耶。2009年05月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記錄了二戰時法國的知識分子為躲避戰亂流亡他國,並最終返回祖國的歷史。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流亡的巴黎

書 名: 流亡的巴黎

作 者:艾曼紐·盧瓦耶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5月

ISBN: 9787563384006

開本: 16開

定價: 32.00 元

內容簡介

《流亡的巴黎》敘述的就是這段歷史。這些知識分子是通過怎樣的援救機制被送往美國的?他們是如何通過寫作、通過創辦學校和出版社來參與抵抗運動的?美國政府又是如何利用他們為軍事情報部門服務的?與德國流亡者相反,法國流亡者在戰後的1944年到1947年間,幾乎全部回到了祖國。無論把流亡當成劫數還是機遇,這段經歷都讓流亡者們對政治參與和民族身份等問題有了不同的理解。

作者簡介

艾曼紐·盧瓦耶(Emmanuelle Loyer),女,法國歷史學家,主要研究現代文化史。畢業於聖克魯高師,現在巴黎政治學院任教。主要著作有《一段法國文化史:從美麗年代到今天》(1995)、《讓·維拉爾的國民戲劇:戰後的烏托邦》(1997)、《阿維尼翁藝術節史》(與安托萬·德巴克合著,2007)。

圖書目錄

水的故事

第一部 流亡與身份

第一章 從避難到流亡:1940-1941年法國的潰敗與美國基金會

一 走,還是走不走?

二 救援方程式

三 名單時刻

四 馬賽-里斯本-紐約:流亡者的神聖之路

第二章 流亡在紐約:流亡者的身份、自我主張和意識空間

一 紐約是不是法蘭西?流亡都市的地圖

二 “新移居社群”

三 流亡文化

第二部 戰爭年代紐約的藝術、文學和政治

第三章 紐約,法國文學的新首都

一 作家與戰爭

二 在流亡中寫作

第四章 1941-1946年美國的超現實主義

一 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與“驚恐的地球”

二 波西米亞在紐約:流亡社交圈和紐約藝術界

三 超現實主義戰爭:讓世界理解“自由”二字的超現實意義

四 美洲對超現實主義者的意義

第五章 流亡政治

一 流亡政治的“普羅居斯特之床”

二 “自由法國”在美國的失敗:得到承認的希望渺茫

三 法國流亡者中的反戴高樂人士

第三部 遠距離抵抗

第六章 紐約自由高等學院的戴高樂主義與結構主義

一 難民還是移民?法國流亡學者與自由高等學院的創辦

二 新舊之間

三 自由高等學院:學術的政治

四 史特勞斯,兩個世界之間的結構主義

第七章 時代的約束

一 對事件的思考

二 解讀與希望

三 思想的傳播

第八章 “美國之音”

一 美國政府的宣傳機構:美國戰爭信息局

二 “這裡是法國同胞在美國向您報導……”

三 巴黎人在紐約

第九章美國戰略服務局和公共知識分子的誕生

一 情報戰爭

二 為戰略服務局效力

第四部 跨大西洋對話

第十章 歸去來兮

一 有關回歸的傳聞

二 既不是固守一地,也不是一去不歸,而是往返於歐美之間

三 法美交流中的移形換位

第十一章 回歸成為新的流亡:從超現實主義到存在主義與抽象表現主義

一 回歸之戰

二 “行動文學”之爭

三 超現實主義與抽象表現主義的血緣問題

第十二章 美國化的法國

一 對“美國化”的回顧

二 流亡者的橋樑作用

後記

譯名對照表

譯後記

……

文摘

第一部 流亡與身份

第一章 從避難到流亡:1940-1941年法國的潰敗與美國基金會

在背對地中海,企圖逃出法國當局追捕的雜亂難民人群中,猶太裔大學教師作為公務員,是最先受到反猶立法波及的一群人。他們屈辱地丟掉工作,預示著他們將被整個社會拋棄,而他們寄希望於前往美國,以逃避這一悲慘命運。事實上,洛克菲勒基金會不久前剛剛開始實施一項救援計畫,向身處險境的這些教師提供一筆安家費,以保證他們在到達美洲後最初一段時間的生活所需。學者群體在這裡作為一個例證,它是從1940年6月起迅速開始實施的政治性、職業性甚至宗教性的跨大西洋援救措施的一個縮影。

很多人希望打破華盛頓和維希政府給避難者設定的“紙牆”,一部分美國民間社團投資建立救援組織以實現這一目標。無論是哪個社會職業階層,要想逃離法國必須得到四方面的許可或幫助:維希政府、美國政府尤其是國務院、美國救援協會以及他們在馬賽的聯繫人。與美國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taool for Social Research)等教育機構相互協作的洛克菲勒基金會是教師救援流程中的一個關鍵部分。事實上,這個緊急啟動的救援機器並不是從零起步的,在幾年前,洛克菲勒基金會已經幫助多名猶太裔或反納粹德國學者逃離德國,他們之中的大部分在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仍然留在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此前與歐洲知識界早已建立起密切聯繫,因此這次新的救援行動已有前例可循。各家救援機構為避難者制定的“篩選”標準是非常挑剔的,在人道主義的掩蔽之下,我們是否能看出一種變相的並不罕見的人才收集政策呢?

一 走,還是不走?

維希政府的政策:歧視與混亂

戰敗後,法國於1940年6月22日簽字投降。停戰協定的條款之一,著名的第十九條規定,法國必須向占領當局“無條件引渡”從第三帝國出逃的流亡者。德國、捷克、奧地利的反納粹主義者一直把法國看作人權的故鄉,以為託庇於法國是安全的,然而他們現在卻處於危險之中。這一條款把法國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牢籠,把這些外國避難者關在其中。他們不得不策劃第二次流亡。大批不受占領軍歡迎的人在混亂中匆忙趕向法國南區,而控制南區的新組建的貝當政府從7月22日起設定了一個委員會,對1927年以來加入法國籍的人士重新審查,撤銷不受歡迎者的法國公民身份。雖然驅逐猶太人的法律尚未訂立,但這一事件已經波及兩次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