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本坊教民原屬文殊寺街清真寺,因宗教上意見不合,民國十一年分開,計有數百十戶。他們整分去了二分之一的人數和一條洪河沿街。
民國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由本坊教民胡德玉等人發起捐款,在洪河沿路北租房二間,建立遵一社,請白金榮阿訇在此。之後,陳社頭和吳社頭捐獻於本寺一段地,又由大家共同集資,併到鄭州、洛陽、西安、三門峽等地募捐共籌集一萬五千元,於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閏六月三十日動工修建大殿、卷棚和南北講堂。時困難重重,都是用土車從五十里外購買磚瓦拉回。本坊教民胡德玉、錢法喜、王德山、蓋得標、米占元、李長法、鄭玉林、馬金榮、李生華、馬青雲、丁福才、齊玉林、周明義等人為重建新寺作出很大貢獻,終於中華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三月十三日竣工。
民國時期,本坊回民尤為貧困,若站在清真寺門口,放眼四望,家家席棚,處處矮屋,各家的院牆,不是席圈泥笆,便是散泥數堆。從外面不但能看見他們院內的一切,而且看到各家室內。
時該寺武學有名,其中白玉山獲民國時期上海運動會武術拳擊第一,海有義在河南也很出名。
文革期間,清真寺關閉,禮拜停止,大殿被占用建立小工廠,其他房為居民所住,匾毀失多塊。1986年歸還,1990年翻修,大家捐款,寺房利用尤好,寺東十四間房賃出去,以寺養寺。
規模建制
有五間水房,南房三間,北屋三間,武學屋五間,大殿三間,卷棚一間,後窯一間。大門南開,房屋皆為新式住宅模樣,亦不甚大,地基頗小,僅畝許地面。
寺存碑一,位於大殿側壁,系中華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三月立之《流芳百世》碑,載當時建寺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