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洣江書院 創建於公元1504年(明弘治十七年),至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書院位於茶陵州獅子山(現湖南省茶陵縣第一中學校園內)、文江和洣水之濱。書院旁建有“吸秀亭”,與雲陽山的“吸秀園”遙相呼應。最初書院有21間房舍供學子藏修, 是茶陵歷時最長、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官辦書院。書院建築系仿古風格,採用中軸遞進,左右對稱的空間格局,內設主敬齋、行恕齋、修德齋、大講堂、大成殿、御書樓、崇道祠、山長室等,總計房舍二十一間。
歷代書院的山長都是名望之人,或知州或名儒,清末狀元蕭錦忠,翰林曹詒孫、經師尹學周、廉吏尹占寅等數十位先賢,都曾在此執教,為國家培肓了大批濟世良才。
書院在延續茶陵文化風氣、培養經世人才、促進道德教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歷史
公元1503年春(明弘治十六年),福建人林廷玉任茶陵知州。他是程朱理學的忠實信徒,上任伊始就提出要興建州立書院,以整飭民風士習。第二年9月,在學宮(西郊獅子山)左羅氏一塊空地上,洣江書院動工興建,建築構造模仿了宋代書院 。有端教化、善風俗二坊,另有多賢祠、講堂、吸秀亭及“主敬”、“行恕”、“修德”、“凝道”等四列號房,並撰記教諸生“由言語文字之末,鉤深索賾,以求精微奧妙之理”。後廢為民居。清乾隆六年(1741)知州張廷琛重建於南關內,有前後中3棟,計19間。置學田146.8畝,年收租156.85石,以供膏火。“舉行修經明者為教學長”,招士子“日給其廩,月課其能,俾朝夕講肄其中,養其心體,習其恭讓”,“與其所可進,戒其所不率,務使人人復其性”。二十九年知州戴保豫改建於城南。三十七年知州陳廷柱諭令各都捐置田畝共600畝。五十九年知州王潤遷建至西郊。清朝嘉慶十三年(1808),知州鮑炳禮,將西郊獅口山洣江書院擴建改造。在保留原主敬、行恕、修德、凝道等四齋房基礎上,增設講堂、御書樓、大成殿、院長宅、崇道祠等建築,
使書院規模更為宏大,並刊刻江西白鹿洞書院學規。 道光二十九年(1849)監生周楊烈獨力重修。鹹豐二年(1852年)、鹹豐五年(1855年)多次遭遇戰火,書院被毀。鹹豐八年(1858)知州劉如玉免徵院田錢糧,並捐廉為獎賞之資。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官立國小堂。1934年改為茶陵、安仁、攸縣、酃縣四縣聯立鄉村簡易師範學校。1941年省立二中遷入,1952年秋改為茶陵一中,1982年書院房舍全被拆除改建教學樓。
教學
洣江書院由山長主持日常工作。曾任山長者有舉人譚植青、龔福燾、周仰山、尹任秋,秀才劉開甲等。主講者,或知州(縣)、或名儒。知州林廷玉,聚生徒講解儒家經典,風雨無阻,寒暑不輟,講到興致時,常掀髯而長歌,忘其身為官吏。洣江書院以儒家經籍為教學內容,方法以個別鑽研、相互問答與集眾講解相結合。月有課考,對學優者獎以膏火金。
復建
為更好地發掘茶陵書院文化,茶陵縣於2010年6月啟動洣江書院復建工程。 據了解,洣江書院復建工程屬於仿古建築,採用中軸遞進,左右對稱的空間格局。工程總用地5054平米,工程概算投資1000萬元。 預計2012年5月份工程完成對外開放 。
書院楹聯
2011年11月茶陵縣洣江書院布展工作領導小組舉辦洣江書院楹聯有獎徵集活動,面向全國公開徵集楹聯,2012年3月,茶陵縣洣江書院陳列布展工作領導小組對外公布了洣江書院楹聯有獎徵集的結果,來自遼寧省建平縣的楊曉雁以一副“勵志欲拿雲,且邀來四壁琴書,五更燈火;求知圖報國,莫辜負窗前立雪,座上吟風”的楹聯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