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名:洢溪橋
修建時間:1896年(清光緒丙申年)
修建者:該地居民
捐建者:該地居民
維修時間:2012年
橫跨河流(方向):東南至西北橫跨柳溪
橋長:77米 橋寬:4米 走道寬度:3.7米
結構(建築風格與特點): 大橋為懸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兩台三墩、棱形分水;鵲木四層;全長約77米,通高12米,過道寬3.7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30空,每空長2.3米;東南方有橋亭三間,西北方有石階級。
用途:行人,休息娛樂,供茶,風景,梅山文化遺產
現狀:該橋因年深月久,部分梁木腐壞,雖曾幾次維修,也曾將橋東一墩之鵲木懸臂樑改成鋼筋水泥懸臂樑,然終因整體腐朽,而於事無補。
2012年,湖南省文博設計研究院編制了維修方案,報省文物局批准後,由湖南省文保古建公司進行了搶救性施工。2013年列入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洢溪橋已煥然一新迎接各地遊客。
與橋有關的故事:今天離橋最近的村落王井後龍,全部由張姓後裔居住,其族譜記載最近的居民輩分為修、第、政派。四百年來張姓後裔世代守衛著該橋,每過一段時間會選出守橋人(一般為無子嗣的人,希望守橋積福),守橋人居住在東面三間廂房,西面豆腐房所攢下的碎錢交由守橋人免費給路人泡製茶水,打掃橋面衛生。
此橋昔時為大湖坪、馬子壙等地區經燈花坳去東坪的必經之路。今在橋之上游里許建有公路石拱橋,直通燈花坳,但步行去劉家灣、王林鋪等地的人,因近路,仍過此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