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龍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洛龍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市區西南部,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建區以來,洛陽高新區自主進行了五期開發建設。 2010年5月,經科技部同意,洛陽高新區開始啟動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工作。

一、基本情況

洛龍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市區西南部,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1年和2006年,洛陽市分別將原屬澗西區的孫旗屯鄉、洛龍區的辛店鎮整建制委託高新區管理,並明確把吉利科技園和洛龍科技園納入高新區業務指導範圍。經過幾次調整,目前高新區實際管轄面積110平方公里,總人口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4萬人。
區黨工委、管委會作為洛陽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在區內進行黨務、行政和經濟等各項管理。市人大、政協在區內設有工作聯絡處。區內設有檢察院、法院。公安、工商、地稅、國稅、質量監督、物價、環保、電力等垂直部門在區內設有派駐機構。管委會內設副縣級機構11個,幹部職工實行全員聘任。

二、開發建設情況

建區以來,洛陽高新區自主進行了五期開發建設。目前已開發面積1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8.7平方公里。2003年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在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同時,高新區積極實施精細化管理,為區內居民和企業創造良好的城市環境,使區內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不斷完善,園區環境不斷最佳化。

三、建設和經濟情況

依託洛陽的工業基礎和科技資源,高新區大力吸引國內外企業和科研院所進區投資、合作和創業。目前,在洛大型國企和科研院所都已進區建立了產業化基地。
建區以來,主要經濟指標一直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2011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9億元,增速21.3%,實現利潤14億元,同比增長19%;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4.4億元,累計增幅18.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15億元,累計增幅20.5%。目前,全區擁有市級以上研發中心124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37家;擁有高新技術企業69家。洛陽高新區先後獲批成為河南省首家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和省政府共建的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首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矽材料及光伏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高新區創業中心專門從事中小型科技企業培育的綜合孵化器,1998年被批准為國家級創業中心。目前孵化場地面積15萬平方米,下設電子信息自動化、節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中俄科技園、留學人員創業園等六個專業孵化器,並建設了自動化學會、中藥現代化協會、裝備、信息物流平台等公共技術服務平台。
2010年5月,經科技部同意,洛陽高新區開始啟動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工作。此項工作旨在以構建自主創新體系、持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以發展特色產業、建設產業基地為著力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進一步最佳化創新創業環境,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實現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四、產業發展情況

經過20年的建設和發展,洛龍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矽產業、高端精密軸承產業、鈦(鉬鎢)產業、節能減排裝備製造產業等領域初步形成了上下游配套、產業密切關聯、產業鏈相互補充的產業集群,聚集了洛陽尚德太陽能軸研科技、洛鉬金屬材料、中航鋰電、雙瑞精鑄鈦業、雙瑞風電葉片等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企業和項目。當前,洛陽高新區正充分利用洛陽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把力量主要集中在引導特色產業的發展上,以國家批准的節能環保裝備產業示範基地、矽材料及光伏產業基地、新材料產業基地、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為基礎和抓手,致力於做大做強矽(電子)材料、先進裝備製造、高端精密軸承、鈦(鉬鎢)新材料等特色產業,扶持發展生物製藥產業、現代服務業等,著力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打造獨具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聚集高地,努力成為洛陽市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載體。
擔負國家使命,建設創新型科技園區,這將是整個“十二五”時期高新區的核心任務。新的形勢下,洛陽高新區人將積極把握機遇,趨利避害,砥礪奮進,更加奮勇地擔當起率先創新、持續創新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努力實現以創新驅動發展、以創新引領發展,努力在發展中提升,在發展中增效,繼續堅持國家級高新區“四位一體”的發展定位,立足本地工業基礎和發展實際,精心培育和發展好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在新的起點上打造“特色高新區、效率高新區、效益高新區、和諧高新區”,努力建設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現代化示範城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