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紅稻,又叫紅轂、紅香稻,古名罷亞紅。紅稻採收後,晾乾加工脫皮,得到的糙米就是紅米。其米細長,也叫長腰米,米皮深紅心白,性粘味香。
洋縣紅米屬於長粒形米,表皮紅色、粉紅色,米質以半玻璃質的品種占多數,質地細密,米粒特長,有香氣,秈、粳、粘、糯均有,屬特種稻米範疇中的有色稻米,其糙米為紅色。由於其特異的外觀色澤及豐富的營養價值受到廣大消費之的喜愛,紅米在國內市場上占有一定份額。紅米作為特種稻米有較大的利用價值,除直接食用外,還可作釀酒、紅色素和香型飲料原料米。
洋縣紅米為糙米,長寬比≥3.0,米皮深紅色,紅色度≥85%,整紅米率≥94%,異品種粒≤2.0%,不完善粒≤3.0%,稻穀粒≤4粒/千克,雜質≤0.25%,水分≤14.0%,晶瑩細膩,蒸煮時有香氣。
營養成分
一般營養成分
洋縣紅米含水分12.08%,蛋白質11.12%,脂肪2.42%,灰分1.38%,膳食纖維1.62%。紅米的蛋白質、脂肪、灰分、膳食纖維含量均高於中國食物成分表上所列的普通大米。
胺基酸
洋縣紅米含有常見的18種胺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相對最高,達到1.19%,其次為天冬氨酸、亮氨酸。胺基酸總量為6.57%。含8種必需胺基酸,總量為2.36%。EAA/TAA(必需胺基酸/總胺基酸)和EAA/NEAA(必需胺基酸/非必需胺基酸)分別為35.92%、56.06%。根據FAO/WHO的理想模式,質量較好的蛋白質其組成氨基EAA/TAA為40%左右,EAA/NEAA在60%以上。紅米中胺基酸組成較接近FAO/WHO的理想模式。
維生素
洋縣紅米的維生素B1低於普通的大米、維生素B2卻高於普通的大米,VE與普通大米相接近並且都以α—VE為主。
礦物元素
除鈉以外,洋縣紅米鈣、鐵、鋅、鉀、磷的含量均高於普通的大米。
脂肪酸
總共測定洋縣紅米中36種脂肪酸,共檢出10種飽和脂肪酸、9種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3種、多不飽和脂肪酸6種。檢出的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棕櫚酸,約占整個飽和脂肪酸的90.92%,其次還有少量的硬脂酸、花生酸、肉豆蔻酸、二十碳酸等。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以油酸、亞油酸為主,其中油酸占不飽和脂肪酸的71.14%,亞油酸占27.96%,其次還有少量的棕櫚油酸、α—亞麻酸、γ—亞麻酸等。
總碳水化合物和能量
洋縣紅米中的總碳水化合物為71.38克/100克,能量為1506千焦/100克。紅米的總碳水化合物低於普通的大米,能量卻略高於普通的大米。這主要是由於紅米的蛋白質、脂肪均高於普通的大米(能量計算時蛋白質、脂肪的換算係數分別為17、37千焦/克)。
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紅米能滋陰補腎、健脾開胃,是延緩衰老的保健食品。陳起萱等研究認為紅米可降低實驗兔的主動脈脂質斑塊面積,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現代醫學證明,紅米有升高血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和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的作用;有防治由氧自由基引起的疾病之功效;有抑制癌細胞、抗腫瘤及免疫賦活作用;對老年補鈣、兒童增高、長智有益,有強筋壯骨、補血養顏之功效。
產地環境
洋縣紅米產於“朱䴉之鄉”陝西省漢中市洋縣。洋縣北靠秦嶺,南臨巴山,漢江穿境而過,穀類作物種植歷史悠久。洋縣紅稻米種植最佳區域為沿漢江一、二級階地,海拔在460—50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4.7℃,有效積溫3436.7℃,降雨量813.6毫米,日照時數1824.6小時,無霜期239天。洋縣紅稻米生長、開花、灌漿結實時期的氣溫多在23-30℃之間,既無南方稻區的高溫危害,又無北方稻區的低溫危害,對其生長、發育極為有利,是洋縣紅米優質高產的重要氣候生態條件。
洋縣紅米生產灌溉用水主要源於秦嶺南坡和巴山北坡漢江支流的儻水河、酉水河、溢水河、湑水河和沙河等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這些河流均為常年性河流,主河道總流程426.1千米,流域總面積1913平方千米,年均徑流量15.23億立方米,年平均流量47.35立方米每秒。主要水源是冰雪和雨水,屬稀缺的原生態水資源,純淨度是其它江河湖海的水體成分所不能比擬的。含水岩層為砂卵石層,滲水性能良好,水溶解氧高,透明度高。各河流水系流域呈放射狀展布,經過層層滲透,其水富含氧和磷、鐵、硒、鋅、鍺等多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
歷史淵源
洋縣種植紅米已有3000多年歷史,據洋縣誌記述:《山海經·中山經》、《禮記·表記》、《詩·大雅·生民》、《傷民》及詩人韋莊與宣諭等古道至四川經洋縣時作《稻田》等文獻典籍,佐證了“洋縣紅米”歷史悠久。
據縣地祖輩流傳下來的說法,最早是農人在野地發現的異稻——和秕谷相似,顏色異常,然其顆粒飽滿,先民有飢貧而食者,果腹而已,然對其認識模糊,故稱其為怪稻。
洋縣紅香稻的種植歷史遠在商周時期以前;唐代洋縣紅香稻種植已經比較普遍,唐昭宗時鄭遨曾經儻駱古道到華陽縣(現為洋縣華陽鎮),見農民田中種植紅稻,作《傷農》詩:“一粒紅稻飯,幾滴牛頷血。珊瑚枝下人,銜杯吐不歇”。米色與血色的交融,既刻畫了農民的艱辛,又描繪了紅稻米色的特徵。唐乾寧四年(897年),詩人韋莊與宣諭和協使李洵經儻駱古道至四川,途經洋縣時作《稻田》詩:“綠波春浪滿前陂,極目連雲罷亞紅。更被鷺鶿千點雪,破煙來入畫屏飛”,描繪了洋縣紅稻連片、藍天白雲、百鳥翱翔,美如畫卷的自然景象。紅米有補血、滋陰、開胃和中等功效,是地方官呈獻皇家的貢米。
清《洋縣誌》載:黑米、香米、薏米、桂花米(紅香米)乃貢米也,境內儻水河、溢水河、湑水河流域和華陽等地有種植。原生紅稻個高,米色偏紅,倒伏嚴重,畝產不到百公斤,無人願種,多是地方官勒令種植。
生產情況
2014年,洋縣專門從事“五彩稻米”的研發機構和加工企業3家,專業人才20多人,形成以朱䴉核心覓食區一季冬水田為主的“五彩米”生產基地3.0萬畝,年產“五彩米”及深加工產品10000多噸,產值達3500萬元左右。已獲有機認證12類55種10.4萬多畝,其中以洋縣黑米、紅米、紫米為主的“五彩稻米”基地1.0畝,年生產有機“五彩米”3000餘噸。
截至2017年,累計認證有機產品13大類73種12.1萬畝,其中有機水稻認證1.8萬畝。常年種植優質水稻18萬畝,產量8萬噸,其中以黑米為主的五彩稻米5萬畝2.4萬噸。
產品榮譽
2012年03月27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洋縣紅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洋縣紅米產地範圍為陝西省洋縣洋州鎮、貫溪鎮、戚氏鎮、謝村鎮、龍亭鎮、湑水鎮、磨子橋鎮7個鎮現轄行政區域;以及馬暢鎮的高路村、留村、雙廟村、安巷村、高堡村、魏家渠村、東灣村、東社村、倪家村9個村,溢水鎮的上溢水村、時家坡村、大莊坡村、西山村、東嶺村、尹家泉村6個村,黃安鎮的張堡村、黃安村、朴樹村、何家村、東村、閻堡村6個村,四郎鄉的清涼村、田嶺村、西嶺村3個村,長溪鄉的長溪村、梁河村、方程村3個村,白石鄉的韓家灣村、上坪村、馮嶺村3個村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紅香2號和矮紅香寸。
二、立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海拔460米至500米,土壤種類為銹斑泥沙田、銹斑墡土田,有機質含量≥3.15%,土壤pH值5.5至6.5。渠系配套,灌溉水源充足,水質良好。
三、栽培管理
1.播種時間:旱育秧或水田濕潤育秧,4月15至20日播種。
2.移栽:移栽密度為行穴(兜、叢)距25×15厘米,每穴插6至8苗。6月5日前結束插秧。
3.施肥:農家有機肥或沼渣、沼液施用量≥15000千克/公頃。
4.去雜:在抽穗期和成熟期進行田間除雜。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
稻穀成熟後,在晴天人工收割,用木製的脫粒機脫粒,實行分收、分曬。用竹筐盛放運輸,用竹墊鋪底晾曬。
五、加工工藝及儲藏
1.加工工藝:晾曬→風選→篩選→去石→磁選→脫殼→篩選→包裝入庫。
2.儲藏:庫房乾燥通風,庫內相對濕度≤75%,溫度≤25℃。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米皮深紅色,蒸煮時有茉莉花香氣。
2.理化指標:米粒長寬比≥3,紅色度≥85%,直鏈澱粉含量14%至20%,鹼消值≥5.0,膠稠度≥50毫米。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洋縣紅米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陝西省洋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陝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洋縣紅米的法定檢測機構由陝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