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傳統造紙技藝

(16)撈紙。 (19)分紙。 (21)揭紙。

一、蔡倫構皮造紙術
1、原料:構樹皮。又名楮(chù)皮、榖(gǔ)皮,產地為秦嶺及漢江支流龍溪河。
2、工藝流程:109道工序環節,其主要的工序有23道,依次敘述如下:
(1)採購。採集構樹皮,乾料儲存。
(2)漚泡。以泡軟為止,不限時。
(3)蒸煮。將構皮放置鐵鍋上蒸七八小時,直到聞到構皮蒸熟的氣味為止。
(4)砸皮。即除雜,將蒸好的構皮起出後放在石碾上碾砸,並不斷地翻動構皮,接下來抖落構皮表層的黑殼。
(5)上灰。將生石灰塊倒入灰池中加水化開,再將穰(經過初步除雜的構皮)放進灰池拌上石灰碼成堆。
(6)二次蒸煮構皮,將染上石灰的穰放入大鐵鍋蒸。
(7)化穰。即漂洗,在河水中反覆漂洗去穰上的石灰與其他雜質,可用竹竿串穰置於水面,讓河水不斷沖刷。
(8)出穰。用“龍擺尾”的方式在水中來回涮洗穰把子,待漂洗後起出穰。
(9)擇穰。即進一步除雜,將漂洗後的穰以手揉搓,並慢慢抖,進一步摘除乾淨穰上雜物。
(10)漂洗。再次在水中漂洗穰上的雜質。
(11)踏碓。用腳踏木碓將制好的穰踏碓為條形薄片狀,然後捲成卷備用。
(12)切料。將捲成卷的穰摺疊為約26公分厚的穰疊,放在長條木凳上,用腳登草繩的方法,將其固定,然後雙手舞動大鍘刀,將穰切為0.2至0.5公分長短的碎末。
(13)搗漿。將切碎的穰裝入石槽或石臼內,並加入適量的水。10分鐘後待其化開,即用木“骨朵”用力將槽內或臼內之物搗成漿糊狀。
(14)攪拌。將搗好的紙漿加入抄紙池,用竹竿上下用力攪拌,使池水晃蕩。接下來,用竹竿擊打池水,進一步使池水激盪,直至穰絨浮出水面,最後將穰絨推擁至池子的一端(抄紙者的對面)。
(15)洗算頭。雙手端簾,將簾的前端向前下方斜插水中,吃水10多公分,後端起。
(16)撈紙。仍以雙手端簾,將簾後端垂直插入池水之中挖水,端起,漏掉水。
(17)覆簾。提起覆有濕紙的竹簾,將濕紙逐張整齊迭壓成疊。
(18)壓榨。在濕紙疊上覆以平整木板,用槓桿擠壓,除掉水分。
(19)分紙。用左手食指與姆指從濕紙疊的右上角,將濕紙逐張分離。
(20)曬紙。以左手掐住濕紙一角,以右手持棕刷護持著,並用棕刷將濕紙貼到烘牆上面。貼紙順序為由上而下。方式是後一張紙迭壓在前一張紙上面,但不能全部覆蓋,須在上端露出幾公分的空檔。往牆上貼時棕刷為上下刷動,莫要左右刷動,以防紙起皺。
(21)揭紙。將重疊貼曬的紙張從烘牆上整體取下,置於几案之上,2人對面坐定,從左右兩邊同時揭分;若只有一人揭分,則不必從烘牆上取下,人則站立於烘牆根,由下而上,直接在烘牆上揭分。
(22)整捆。用麻繩將曬好的紙張綑紮,此為初捆;後用板子拍打紙捆,此為松捆;接下來用力擠按紙捆為壓捆;再接下來為緊捆。
(23)入庫。
3、產量:1萬斤乾燥構皮可造100000張紙,即10捆構紙。每捆10把,每把5刀,每刀為100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