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情況
韓國
據韓國建設交通部估計,春節期間,全國4800多萬人口中,出城返鄉人數將達3300多萬人次。春節期間,韓國的航班、鐵路、長途汽車均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印度
印度城鄉差別大,大量農村人口到城市打工,使得到了重大節日“迪瓦利”前後,火車交通線擁擠不堪。每年到這個時候,火車上嚴重超載,車內車頂都是急切要回家的人。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火車站裡,甚至會出現一個小時都找不到要乘車輛的情況。據有經驗的人說,在那裡連車次運行廣告都常出現錯誤,不能完全相信。這個時候,要注意聽即時情況廣播,還要多問幾個身穿鐵路制服的工作人員,綜合所得“情報”,才比較保險。
美國
和中國人一樣,重大節日也是美國家庭團聚的日子。從感恩節到新年是美國交通最繁忙的時期,在感恩節前後的6天裡,旅客人數增長了50%;從聖誕節到新年期間,旅行人數增長了23%。
俄羅斯
新年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節日,有近10天的假期。但俄羅斯並沒有出現春運大潮,也沒有大規模的人口流動現象。這主要由文化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差異造成。俄羅斯人的鄉土觀念不像中國人那樣強烈,也沒有過節一定要回家的傳統,節假日無非就是躲到別墅去享清閒,至於外地的親友,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就可以了。了解到中國的春運忙後,許多俄羅斯人對中國人重視親情的家庭觀念很讚賞。
此外,經過100多年的發展,俄羅斯已建成了以莫斯科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的鐵路網。與巨大的鐵路網相比,俄羅斯的人口相對稀少,這就使旅客運輸沒有太大的壓力。
應對
美國
對於美國來講,只有1%的美國人會在節日期間通過鐵路旅行。由於私家車和租車業務的普及、高速公路網路及沿途服務行業的大規模發展,使得美國人可以隨意、自由地駕駛汽車旅行,也不用擔心路上不方便。英國
在應對短期運輸壓力上,英國鐵路和長途客運汽車配合默契,對疏解節日運輸壓力,能起到關鍵作用。在火車出現滿員、運力不足和事故的時候,鐵路部門一方面及時公布運輸情況,告訴乘客避開運輸緊張的路線,一方面調集大客車增援,將一部分中短途乘客提前送走,或迅速幫助他們改乘其他路線的車,高效率地解決擁堵困難。
日本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和公曆新年,是日本兩大重要的節日,也是他們國家遊子大規模返鄉探親的時節。日本人把乘坐火車作為最先的選擇。日本有6條大的幹線,不僅技術成熟、運行穩定、載客量大,而且車次極多,完全可以滿足在各地工作和居住的旅客們回家團聚的往來需要,所以基本感覺不到因乘客多而產生的乘車壓力。
法國
法國政府在應對公眾休假的服務方面有獨到的做法。法國的工作人員每年有5到6周的自由休假時間。為了方便民眾旅遊和出行,法國國內被劃分成3個地區,各地區休假的時間不同。這樣的區分,鼓勵民眾錯開工作和休閒的時間,既能緩解全國性大規模人員在同一時間內流動,也能保證這個地區的人到另一處旅行,不至於無人服務,也節省加班費用。
韓國
韓國非常注意各種運輸手段之間的銜接,有關部門不斷完善連線車站的捷運、公共汽車網路等,讓旅客能夠更便捷地進站或轉車。此外,韓國鐵路部門全面推行網上購票服務,乘客通過網路購票後,持列印的車票和身份證件就可直接乘車。手段
印度
自1853年開始擁有火車以來,印度已經推行了100多年的火車票實名制。據統計,印度鐵路每年運送旅客高達60億人次。與中國不同,印度的火車票實名制是一種常態,每天都實行。人們可以到火車站買票,也可以找代銷點或旅行社訂票,甚至可以到經過授權的網咖交錢購票。旅客上車前,都會在車廂門口看到一張相應的乘客名單,核對無誤後,方可上車落座,保證不會上錯車。列車開動後,列車員還會捧著登記本,一一對應乘客,進行記錄和查票,一旦發現“名不符實”者,要詳細盤問原因。如果時間緊,也可以先上車,列車員查票時再出示證件、象徵性交點罰金。
正在加拿大攻讀博士學位的田先生2009年曾經歷過一次印度火車旅行。他說,火車票可以提前90天訂購,在火車票被全程訂滿後,乘客依然可以訂購“若有出現取消情況的余票”。其次,乘客可以爭取候補名單。一旦有已訂票的乘客取消預訂,“余票乘客”就會訂得到座位。若是沒有任何乘客取消預訂,“余票乘客”就會被安置到其他地方,比如貨運車廂。
泰國
在泰國,火車運輸是普通百姓最為依賴的出遠門方式。每年4月是泰國最重要的節日“宋乾節”(潑水節),這個節日期間的交通運輸基本相當於中國春節前後的“春運”。雖然火車票也需排隊購買,但整個“春運”很有秩序。因為泰國的火車票均為實名制,有效地防止了票販子的騷擾。
在泰國買火車票要到票務代理點或火車站。買票人需報上乘客的真實姓名,乘客的姓名和性別均被電腦列印在火車票上,在火車行進時不斷會有列車員查票。如果想轉讓車票,需要到專門的視窗辦理。
但據曾經在泰國有過半年支教經歷的吳先生介紹,由於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更多泰國人選擇私家車作為出行工具,一般只有前往泰國旅遊的人才選擇乘坐火車,火車票實名制對於打擊票販子的意義已經越來越小了。
丹麥
丹麥鐵路的售票體系分網上和網下兩部分。網下指的是在車站通過自動售票機和人工服務現場購票,即買即走。
丹麥的鐵路公司是DSB,它的網站上的售票系統包括正常票和折扣票。正常票是跟車站票價一樣的票,折扣隨購買日期的提前而變化。它們的共同點是都需要實名購買,輸入乘車人的相關證件號碼,證件種類包括銀行卡、護照、身份證等不一而足。購買成功後,會提供一個固定的票據格式讓購票者用A4紙列印,上面包括乘車人姓名、證件號碼、乘車有關信息、票價等。
由於丹麥的火車站是沒有檢票口的,這張火車票是跟票上標註的證件一起供列車員檢票使用。一旦信息不符,就會受到特別審查。
俄羅斯
在俄羅斯乘火車出行,需要憑有效身份證件購買車票。車票上還明確標註有乘車人的證件信息,如證件號碼、持證人姓名等。
據曾經到俄羅斯旅遊的廣州人姚先生介紹,買票的人直接把證件號碼和姓名寫在一張紙上給售票員也行。售票員會和你一一核對,整個過程比較漫長,常常要等待。
觀察
由於工作需要,記者們每年都會出國一兩次,其中以北美、歐洲、日本及韓國居多,回來之後自然會將他國的汽車環境與國內的比較,得出的統一結論是:別人開車非常規矩,該快就快,該慢就慢,見到行人主動禮讓。我也有如此觀感,但是,國外交通狀況同樣存在缺點,我們在向他們看齊時,謹記“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不要全盤照搬。例如以下提到的就沒必要都學:
一、噪音太大。歐洲人喜歡大腳油門起步,掛一擋,將轉速催逼至四五千轉,然後再換二擋。如此駕駛習慣的好處是紅燈通過效率高,然而,最大的缺點是噪音實在太大。如果你剛好等在紅綠燈旁,那震耳欲聾的聲音讓人膽戰心驚。
二、道路複雜。即使著名如法蘭克福,城市裡的馬路也並不寬敞,再加上車輛多,一到上下班時候就會塞車。他們的解決辦法並非拓寬馬路,而是將道路越修越複雜,分上中下幾層,充分利用空間。好幾次,我開車回賓館,已經看到了賓館的高樓,但硬生生在賓館周圍繞了半個多小時,才找到進去的路。
三、缺少人情味。有一次,我和一批人乘大巴從德國去奧地利,走的是高速。國外規定跑高速,駕駛每兩個小時必須得休息足半個小時。到點休息時,駕駛員要求所有乘客都下車,因為他要休息。由於外面天寒地凍,乘客們都不想進休息區,就在車上休息,但駕駛員很堅決地說:“不行!”然後將所有人都趕下車,關上車門。
這裡想說的是,月亮不一定就是國外的圓,不需要全盤照搬,國外的也不一定能適合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