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垃圾餐盒

洋垃圾餐盒

用由洋垃圾製成的塑膠顆粒做成餐盒並在市場大量銷售,廣東知名上市公司佛塑股份突然身陷“垃圾門”。2010年8月10日晚間,央視經濟頻道曝出佛塑股份下屬鴻基分公司違規用廉價再生塑膠顆粒生產一次性發泡塑膠餐具,且每月產量高達1千噸,約2億個“毒餐盒”流入市場,8月11日晚間佛塑股份發布公告稱,並就此事向社會公眾致歉。

央視曝光

洋垃圾餐盒洋垃圾餐盒

2010年8月10日晚間,央視經濟頻道《消費主張》欄目以《垃圾如何變餐具》為題,報導了部分企業用從歐洲等地進口的廢舊塑膠,加工成一次性發泡塑膠餐具,並以每月數億個的數量流入市場。其中,涉及佛塑股份下屬鴻基分公司。

根據央視報導,鴻基分公司採購進出口部的陳躍文承認,公司大部分用於內銷的發泡餐具,都是拿那些進口回來的垃圾做的。他甚至表示,一般出口餐具添加的廢料都不大,而內銷沒人管,好糊弄,賣得出去就行。

食品用塑膠製品及原材料衛生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凡加工塑膠食具、容器、食品包裝材料,不得使用回收塑膠。” 央視記者在鴻基某廠房暗訪時看到了廢舊塑膠顆粒,並發現了再生塑膠添加比例配方卡。記者就此事件致電佛塑股份,公司內部人士稱,已經獲知央視的報導,但無法就此評論,一切以公司公告為準。

記者調查

洋垃圾餐盒洋垃圾餐盒

調查:加工企業不問產品流向
央視對佛塑用洋垃圾做餐盒事曝光後,南方都市報2010年6月11日對其報導中涉及的佛塑上游產業順德區杏壇鎮塑膠貿易及加工廠商進行了調查。
杏壇塑膠商會秘書長何杞源告訴記者,杏壇目前有300多家塑膠貿易企業,他們從國內外市場採購各種廢塑膠,轉手出售給本地的塑膠加工企業。對於進口廢塑膠的數量,他表示商會並沒統計過,因為大多數這種企業都是小規模的家庭作坊式,租或建個倉庫就開始經營。
順德區固體廢物管理中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在杏壇現存千家塑膠企業中,僅2家具有進口固體廢物的資質,而且這兩家每次進口廢塑膠,按規定都要事前先向固廢中心申報,到貨後還要儘快讓固廢中心去倉庫檢查。但最近一段時間,固廢中心沒有接到任何申報,也沒有接到企業的到貨通知安排檢查。
央視報導指這些企業明知再生料不可用於餐具,卻對買者大開方便之門。2010年8月11日記者在杏壇呂地村採訪的多家企業都表示,他們只管賣出產品,但是客戶是要用來做什麼,卻不是加工企業能夠制約的。

現場:黑水橫流味道刺鼻
2010年8月11日下午,記者到杏壇呂地的工業區走訪。還沒走進這個“世界目前最大的進口廢塑膠集散地”,就已經聞到空氣里充斥著的像燃燒塑膠發出的刺鼻氣味,當天剛下過一場雨,街道上積滿黑色的污水,沒走幾步白色的運動鞋就被弄髒。
實際上,塑膠企業造成的污染已經讓杏壇鎮政府和當地居民難以忍受,從去年開始政府已針對塑膠企業進行多次大規模整治。關於整頓的效果,杏壇塑膠商會秘書長何杞源介紹說,現在加工企業已從1500多家減少到700多家。

佛塑回應

根據央視節目,上市公司佛塑股份(000973,股吧)旗下子公司違規使用洋垃圾製作一次性發泡塑膠餐具。該企業從佛山順德威控(塑膠)有限公司購入用進口洋垃圾製成的廢料顆粒,製成發泡餐盒進行內銷,產量每個月高達1000噸,大約2億個餐盒。據專家介紹,這樣的一次性發泡餐盒,裝入滾燙的炒粉放置一晚後,會出現泡沫塑膠絲,消費者無形中可能就吃進去了,而人體是不會分解這些東西的。
佛塑雖然承認存在違規行為,但卻對報導所指的產量提出質疑。佛塑稱,2010年1-6月鴻華公司生產的發泡製品(包括一次性餐具和包裝用片材)總產量為2539噸,其中涉嫌違規產品為1667噸。
事件發生後,佛塑表示已經採取措施,使鴻華公司立即終止全部一次性發泡餐具的生產經營,並將全力追回已發出的問題產品予以銷毀。而佛塑亦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進行了全面排查,並未發現其他違法違規行為。

向社會公眾致歉

對於相關報導,佛塑股份表示,此涉嫌違規經營行為完全違背了公司“追求卓越,為社會創造價值”的經營宗旨,與公司新能源、新材料的產業高端化發展方向背道而馳,為公司所不容。將立即責成鴻華公司立即終止全部一次性發泡餐具的生產經營,全力追回已發出的問題產品予以銷毀;成立事件調查處理專責小組,徹查事件,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目前已經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各項業務進行了全面排查,結果表明其他產品均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生產經營,沒有發現其他違法違規行為。

作為鴻華公司的大股東,未能有效履行大股東的職責,未能及時發現和制止鴻華公司的涉嫌違規經營行為,對此事負有內控失察、監管不到位的責任。

為此,佛塑股份董事會向社會各界承諾,將深刻接受本次事件的教訓,進一步加強企業內控建設,確保合法合規經營。感謝社會各界和媒體的監督,並就此事件向社會公眾致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