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形式
泰州古樂表演形式十分豐富,分為演唱和樂奏兩部分。
挖掘保護
除了《傍妝檯》、《西板》、《游最仙嬉》、《梅花三弄》等經典曲目外。近兩年,鳳城河古樂坊團隊又挖掘編排了12首古樂,包括《百花亭》、《鳳城雅韻》、《回營打圍》等。為了保護、傳承泰州古樂文化,泰州古樂演出以傳統曲目的挖掘改編為主,同時在保留核心文化內涵的基礎上,探索與現代生活貼近的表演形式和表演內容。
傳統曲目
《淚三滾》
《昭君和番》原是古崑曲中的一部代表作品,在泰州地區廣為傳唱。
一曲傳唱了幾百年的古曲,《昭君和番》全劇的八首曲子,決定把《昭君和番》一劇中最後的《一滾》、《二滾》、《三滾》三首曲子改編成一首民樂合奏曲,取名為《昭君和番·淚三滾》。《淚三滾》是《昭君和番》的精髓,它集中體現了《昭君和番》哀傷、憤恨、思念、愁苦的主題思想。
以二胡為主演奏這一首古曲。我們古樂隊本邑二胡演奏者宋蓉蓉老師既是一位二胡演奏家,也是一位二胡教育家。她所教授的弟子在國內外各個年齡段的二胡比賽中,多次獲獎。我們為《淚三滾》配器,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徐宜瓏老師寫出了揚琴的配器譜;卞春生老師寫出了中阮和革胡等低音部分的配器譜……當《淚三滾》的總譜送到宋老師面前時,她拿起手邊的二胡,這首悲傷的曲子,很快就從她的指間流淌出來。
《昭君和番·淚三滾》是一首悲傷辛酸的心曲,因此,演奏的速度非常慢,每分鐘只有52拍左右。我們要求演奏的人員必須理解王昭君的苦楚,身臨其境、設身處地去感受昭君的心境,用“心”去演奏。只有“琴”“心”合一,才能演奏出《淚三滾》這世界上最奇妙的樂曲。我們古樂隊的朋友們做到了。當《昭君和番·淚三滾》演奏完畢,文會堂一片寂靜,隨著稀疏的掌聲響起,觀眾朋友們仿佛才從那悲傷的旋律中走出來,掌聲響成一片。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泰州古樂中在民間流傳最廣的一首。《梅花三弄》的泰州版本同蘇州和潮州的版本略有不同,但是最古老的工尺譜版本是在我們泰州發現的,也就是說《梅花三弄》這首曲子是從我們泰州流傳出去的。
泰州有一個古老的民俗,一直延續到解放前後,那就是正月十五的“迎會”。 正月十五這一天要把城隍廟的城隍菩薩請出來,由四個壯漢抬著上街遊行。在“迎會”的隊伍中,城隍菩薩的身後有一個龐大的樂隊,他們由寺廟裡的和尚、道士中的樂工和社會上的樂手組成。解放前後最盛行時能達到百十號人,他們一路走來經常演奏的就是《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4/4拍子,全曲共138小節,正常的演奏時間為四分十二秒。《梅花三弄》全曲流暢、舒展,極為婉轉雅致。這首古曲是用來詠梅的,而副曲部分變奏了三次,所以被稱作“三弄”。
古樂怎樣“古為今用”?我們在《梅花三弄》上做了一些嘗試。
泰州古樂要讓現代人願意接受,願意聽,願意傳唱,除了保持它古樸的內質以外,還要給古曲包裝,要給古曲配器。
仰峰是泰職院藝術學院音樂系的主任。經過仰峰精心配器,新的《梅花三弄》改編完成。這曲子保留了主曲部分笙笛和絲弦對奏、合奏的方法,三弦、琵琶、中阮、古箏等拔弦樂則配上和聲,而在副曲部分,仰峰根據古樂隊的實際情況,“一弄”部分由揚琴領奏,三弦、琵琶、中阮、革胡等撥弦樂伴奏;“二弄”部分由揚琴獨奏,二胡、中胡、低胡、革胡等弦樂配上了聲部作和聲伴奏,“三弄”部分則加快了演奏的節奏,為樂曲結束部分小嗩吶和曲笛的對奏作了很平滑的過渡和鋪墊。這樣一來,《梅花三弄》頓時令人耳目一新,作品的層次更加豐富,內涵更加充裕,音樂效果更加神奇了。我們抓緊排練,不斷磨合,精雕細刻,一路排練,演奏下來,一曲終了,總覺心曠神怡,舒暢無比。
《傍妝檯》
《傍妝檯》是一首曲牌,流行很廣。京劇有《傍妝檯》;川劇有《傍妝檯》,甚至連我們不太熟悉的山東梆子也有《傍妝檯》。而我們演奏的《泰州古樂·傍妝檯》則是一首道教音樂。
《傍妝檯》有著它輝煌的歷史。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它和《二泉映月》同時進入世人視線。當時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授楊蔭瀏,在無錫找到了阿炳,等阿炳練習了一個星期後,才錄製《二泉映月》。之後在阿炳的推薦下,他又專程趕到了泰州,請泰州一百多名樂工,一起錄製了這首氣勢磅礴的被稱為是在樂中交響樂的《傍妝檯》。當時泰州剛解放不久,寺廟裡的樂工比較多,加上社會上的樂手,所以就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樂隊,當時泰州古樂隊的負責人是吹嗩吶的民間高手紀竹先生和道士中的絲弦高手徐源道長。
楊教授還把泰州《傍妝檯》和《將軍令》與《二泉映月》及《江南絲竹》等曲子合製成一張唱片,在全國發行。現在如果哪位朋友還存有這一張唱片的話,那是非常有價值的。
泰州是里下河的門戶,是蘇南連線里下河的水陸交通要道,被稱為是“吳頭楚尾”,所以泰州古樂既飽含了江南絲竹的婉約和細膩,又兼容著北方吹打樂的彪悍和雄渾,《傍妝檯》則是一首集南北音樂風格為一體的奇曲。
第一段的引子部分共24節,用北方的嗩吶領奏,其他樂器以和聲伴奏,曲子特別粗獷、豪放,而在一、二段拉弦樂和拔弦樂的演奏部分卻又顯得異常清靈雅致,第三段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演奏的速度非常之快,配以大鼓動、銅鈸、吊釵的敲擊則顯得是那么的激動人心,想想當年100多人演奏此曲時是何等壯觀的場景啊!
京劇《傍妝檯》是用在擺放宴席時,間奏的一首喜慶的曲子,其他劇種演奏《傍妝檯》也大多是用在喜慶的場合。而泰州《傍妝檯》則是用來在道觀祭祀活動中演奏的一首曲子。《傍妝檯》內容豐富,演奏風格多變,節奏的變換也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