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食鏽菌是一種新發現的細菌,現正快速吞噬沉睡在大西洋海床上的“泰坦尼克”號殘骸的5萬噸鐵。專家們認為食鏽菌的入侵將最終導致“泰坦尼克”號殘骸被完全分解掉。
發現
食鏽菌是1991年一支科學家小組在沉船身上收集的鐵鏽中發現的。1995年,曼恩和她的團隊開始對這種細菌進行研究,但直到幾年前,DNA技術才進步到足以將細菌離析出來的程度,允許科學家對其進行徹底研究。鐵鏽在生鏽的鐵上形成,多孔,呈暗橙色,結構好似冰柱。它們覆蓋在“泰坦尼克”號的金屬表面,成為各種微生物的家園。鐵鏽中的微生物居民包括27種細菌,從中離析中的Halomonastitanicae對鐵有特殊的偏愛。食鏽菌的破壞意味著脆弱的鐵鏽將最終被分解成細小的粉末,與海水融為一體。
科學家觀點
藉助於DNA技術,科學家在鐵鏽中發現了食鏽菌。1912年沉沒後的一個世紀時間裡,“泰坦尼克”號的船身早已被厚厚的鐵鏽覆蓋。這種細菌學名“Halomonastitanicae”,現正快速吞噬鐵鏽和鐵。科學家認為,這艘已經裂成兩半的沉船將在20年內被完全吞噬,只留下一個巨大的銹斑。
影響
保存“泰坦尼克”號殘骸已經被視為一種“不可能”,但這一發現可能促使科學家採取措施,防止其他鐵結構遭受同樣的厄運。曼恩說:“不幸的是,由於‘泰坦尼克’號沉入海底2.3英里(約合3.7公里),已經很難或者不可能加以保護。我們只能拍攝影像,以這樣一種方式將它保留下來。我希望我們能對這種細菌進行更多研究。海洋內的石油鑽塔、鐵管和其他鐵結構可能遭受與‘泰坦尼克’號同樣的命運。我們需要找到防止或者延緩微生物吞噬這些結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