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物理性質

"泥炭的濕度

學科:泥炭地質學
詞目:泥炭物理性質
英文:physical properties of peat
釋文:包括顏色、結構、分解度、含水性、相對密度(比重)和視密度(容重)等。①顏色:一般為棕褐、黃褐、褐和黑褐色,它與形成泥炭的植物種類、分解程度、礦物質、水分含量等因素有關。通常蘚類泥炭顏色較淺,一般呈褐黃色和黃褐色;草本泥炭的顏色較深,多呈棕褐色、褐色、黑褐色等;木本泥炭則以褐棕色為主。②結構:是泥炭中不同形狀的纖維質、礦物質和腐植質的組合排列特徵,泥炭的主要結構見下表。此外,隨著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加強,泥炭中植物殘體變細、變碎。礦物質含量也是影響泥炭結構的因素,礦物含量較高的泥炭,多呈土狀結構。③分解度:植物殘體由腐解作用而形成的無定形腐植質的含量,以泥炭中無定形腐植質占有機質總量的百分率(%)表示。這是研究泥炭分類,評價泥炭性質的主要指標之一。在自然條件下,泥炭分解度的變化範圍為1%~70%,通常分為弱分解、中分解和高分解三級。分解度的強弱主要取決於微生物的腐解作用及造炭植物的抗分解性。一般木本泥炭和木本一草本泥炭的分解度較高,草本泥炭分解度中等,蘚類泥炭分解度最低。④含水性:泥炭具有疏鬆多孔的特性,使其能吸收和保持大量水分。泥炭的含水性以濕度和持水量來表示。泥炭的濕度,是泥炭中所含水分的質量占泥炭總質量的百分率。泥炭的持水量是泥炭中所含水分的質量占泥炭乾物質質量的百分率。⑤相對密度:曾稱真比重。單位體積內泥炭物質的質量(不含孔隙)與同體積水的質量之比,泥炭的密度為0 7~1 05克/厘米3。其中蘚類泥炭的較小,木本和草本泥炭的較大。⑥視密度:又稱容重,是在單位體積內泥炭(含孔隙)的質量,以克/厘米3或噸/米3表示。泥炭的視密度分為濕視密度和乾視密度,前者是在自然狀態下測定的視密度,一般為1 0~1 3克/厘米3;後者則是在風乾或烘乾狀態下測定的視密度,一般為0 2~0 5克/厘米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