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麗露
《波麗露》( Boléro),是法國作曲家莫里斯·拉威爾(MauriceRavel,1875-1937),最後的一部舞曲作品,創作於1928年。《波麗露》是拉威爾舞蹈音樂方面的一部最優秀的作品,同時又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音樂的一部傑作。
簡介
《波麗露》是拉威爾受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委託而作。民間舞蹈風格的鏇律是這部作品的基礎。《波麗露》原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響板擊打節奏來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間部和再現部構成。但拉威爾所作的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麗露》的標題,實際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
電影
導演:
約翰·德里克 John Derek
編劇:
約翰·德里克 John Derek
主演:
波·德瑞克 Bo Derek ....Lida MacGillivery
喬治·甘迺迪 George Kennedy ....Cotton
Andrea Occhipinti ....Angel
更多>>
影片類型:
愛情/劇情
片長:
105分鐘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Dolby
級別:
Singapore:R21/Iceland:16/Australia:MA (TV rating)/USA:R/Finland:K-16/France:-12/Norway:15 (video premiere)/Sweden:15/UK:18/West Germany:18
攝製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美國 USA1984年8月31日法國 France1985年1月2日瑞典 Sweden1985年5月3日電影波麗露
獲獎情況
第5屆金酸莓獎
Razzie Award
波·德瑞克
最差配樂
Peter Bernstein
最差影片
波·德瑞克
最差女主角
波·德瑞克
最差編劇
約翰·德里克
最差導演
約翰·德里克
最差新人
奧利薇亞·阿波
最差配樂
埃爾默·伯恩斯坦
Razzie Award (提名)
波·德瑞克
十年最差影片 (提名)
波·德瑞克
最差男配角 (提名)
喬治·甘迺迪
最差女配角 (提名)
奧利薇亞·阿波
最差新人 (提名)
Andrea Occhipinti
特點
節奏自始至終完全相同,節拍速度不變;
主題及答句同樣地反覆九次,既不展開也不變奏;
全曲始終在C大調上,只是最後的兩小節才轉調;
舞曲前半部分配有和聲,除了獨奏就是齊奏,後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
舞曲自始至終只有漸強的變化。
舞曲開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撥弦來表現《波麗露》的節奏(鈴鼓自始至終打著相同的節奏)。這種節奏持續四小節之後,從第五小節開始出現了第一主題,這個主題依次在長笛、單簧管等樂器上展開,音樂富有生氣,給人以明朗、安靜的感覺。樂曲的第二主題是第一主題的黯淡的答句,在第一主題重複兩次之後進入,這一部分也是由兩段組成,中間還使用了幾個變化音。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穿插重複進行,沒有展開和變奏,只是不斷地更換樂器,音樂的力度也逐漸加強。全曲中,這種反覆共進行了九次。音樂的結尾以轉調和樂隊的全奏達到高潮。
情節
在西班牙的一個小酒店裡,一個少女在翩翩起舞。開始時她只是緩緩跳動,舞姿優美而輕盈。隨著音樂的逐漸熱烈,舞蹈也越來越歡快奔放,迷住了在場的人們。他們開始隨著音樂打著節拍助興,並情不自禁地於少女一起歡舞,最後在狂歡的氣氛中結束。
拉威爾在該作品中採用了非常獨特的手法:全曲在一個固定的節奏背景上,由兩個主題及其不斷的交替反覆組成。節奏充滿活力,貫穿全曲始終。全曲始終在C大調上,只是最後的兩小節才開始轉調;前半部分配有和聲,除了獨奏就是齊奏,後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而且自始至終只有漸強的變化。
樂曲開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撥弦來表現《波麗露》的節奏(鈴鼓自始至終打著相同的節奏)。這種節奏持續四小節之後,從第五小節開始出現了第一主題,第一主題舒展明亮,具有濃郁的西班牙風格,該主題先由長笛在低音區輕輕奏出;期間經單簧管反覆之後,由大管奏出第二主題。樂曲的第二主題是第一主題的黯淡的答句,第二主題被作者稱為具有西班牙——阿拉伯風格。
兩個主題在調式色彩上形成鮮明的對照,連續反覆了八次,整個音樂在進行過程中,鏇律、節奏和速度始終保持不變。在第三次反覆時,加入了平行的大三和鏇,形成了平行聲部,仿佛兩個調甚至三個調同時存在,產生了多調式的色彩效果。在主題的不斷反覆中,力度從弱到強,不同樂器的套用和色彩不斷的變化,使得情緒越來越熱烈。臨近尾聲,鏇律突然轉為E大調,又迅速轉回C大調,在不協和的音響和強烈的節奏中,以變格的方式結束了全曲。
該曲被公認為20世紀法國最有代表性的管弦樂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