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匿王(梵名 Prasenajit,巴利名 Pasenadi),又譯作缽邏犀那恃多王,邏犀那恃多王、囉洗曩喻那王。意譯“勝軍王”、“勝光王”、“和悅王”、“月光王”、“明光王”。古印度憍薩羅國國王,子毗琉璃、祇陀。
波斯匿王相傳與釋迦牟尼佛同日出生,為釋尊教團之檀越、大外護者,兼領有迦屍國,與摩揭陀國並列為大強國。
晚年巡狩國中,王子毗琉璃發兵,殺盡大內武士,因而篡位,波斯匿王被流放,卒於迦毗羅衛城,釋迦族以王者之禮厚葬之。後來太子祇陀,也被毗琉璃殺死。
皈依佛陀
在佛法長期的薰陶下,波斯匿王漸漸有所體悟。有一次,波斯匿王向佛陀提起舍衛城的大富長者摩訶男往生了,留下一大筆財富,因無子息,只得將財產歸於國庫。摩訶男長者生前十分節儉苛刻,雖然家財萬貫,卻陋食敝衣,也捨不得布施貧困,供養僧伽。王不禁嘆息:“世間上的人得到勝妙財利能夠不起貪著,能夠不放逸縱情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佛陀隨即說了一首詩偈:
貪慾於勝財,為貪所迷醉,
緣斯放逸故,當受大苦報。 慧者得勝財,能自樂受用,
廣施作功德,生天受福樂。
波斯匿王聽了這首詩偈,心生歡喜。在佛陀諄諄教誨下,漸漸匡正言行,不但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也成了佛陀忠誠的護法弟子。
功德無量
佛陀在舍衛國前後住了二十五年之久,許多聖典就是在此處宣說的,例如:《阿含經》、《賢劫經》、《彌勒下生經》、《彌勒上生經》、《大寶積經》、《阿彌陀經》、《文殊般若經》、《金剛經》等,可見佛陀對於該地弘化的重視,而波斯匿王護教的功德,也影響極為深遠。
波斯匿王故事
波斯匿王是憍薩羅國(kosala)的國王。一天,當他出外巡遊時,,看見一名年輕的女子站在視窗,波斯匿王被她美麗的儀容所吸引,當場生起了想要占有她的欲望。通過手下查實後,知道她是有夫之婦,便生起了陷害她丈夫,然後占有她的邪惡念頭。
國王召見了她的丈夫,說要提拔他,要他留在宮裡服務。後來竟派遣他去辦一件不可能辦到的差事。那青年得到一個距離憍薩羅城十二由旬(yojana,約兩百四十公里)外蛇群盤踞之處,摘取一種叫古姆都(kumudu)的香花和一些上品紅土(arunavati),並在當天黃昏,國王洗澡後,趕回憍薩羅城。
波斯匿王心裡的打算是,要是這名青年無法及時趕回來,便要就將他處死,然後把他的妻子占為己有。
那青年從妻子手中接過飯盒,吻別妻子後,便匆匆上路。途中,他與一名路人共享食物;然後,把剩餘的飯菜倒進河裡,大聲喊道:“喂!居住在這河裡的守護神和蛇王!波斯匿王命令我前來為他領取一些古姆都花和上品紅土。今日我已與一名遊客分享了食物;我也餵了河裡的魚;現在我要和你們分享今日所積的善業。請幫助我獲得一些古姆都花和上品紅土。”蛇王聽到他的禱告,化身為一名老人並為他奉上古姆都花和上品紅土。
當天黃昏,波斯匿王害怕這年輕人會及時趕回來,便命令提早關閉城門。那青年,發現城門已關閉,把紅土放在城牆邊並把花朵插在紅土上。然後他大聲宣嚷:“啊!城裡的居民及守城的衛兵!請你們為我作證,我已按照國王的吩咐及時完成我的任務,現在波斯匿王想通過不合理的途徑謀害於我。”說完後,便奔向竹林園,並投宿於竹林園,在園中的清淨氣氛中得到安寧。
當晚,波斯匿王被自己的性幻想所迷惑,無法入睡,一心在盤算如何在隔天早上除掉那年青人,然後把他的妻子占為己有。在半夜時分,他在迷迷糊糊中,聽到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叫聲;那是四位在大嚎叫地獄(dhumaroruva niraya)受苦者的哀嚎聲。聽到這些聲音,國王害怕極了。
隔天一大清早,他聽取了茉莉王后(mallika)的忠告,便到竹林精舍向佛陀討教。當他向佛陀提及夜裡聽到四個嚎叫聲之事時,佛陀向他解釋說:“尊敬的波斯匿王!發出嚎叫聲的四個人,是迦葉古佛時期的富家子,因為犯了侵占他人妻子的嚴重罪行,現在還在大嚎叫地獄裡受苦。
這時,波斯匿王才覺悟到自己邪惡的行為和必然被懲罰的嚴重性。於是,他決定從今以後不也不侵占他人妻子。他心中自責道:“追根究底,這完全是自己急於占有他人的妻子而使自己受折磨,無法入睡。”他向佛陀懺悔後,感慨的說:“世尊!現在我終於明白,對那些無法入眠的人,夜晚是多么的漫長啊!”那竹林園憩息的青年也上前說道:“世尊!昨日我趕了整天的路,現在我也知道,對疲憊者來說,那些以由旬計算的路途是多么地遙遠啊!”
於是,佛陀誦出了一首偈子:
不眠者夜長,倦者由旬長,
不明達正法,愚者輪迴長。
波斯匿王認真的懺悔自己的罪行,重用該名年青人,對他的妻子再也不動歪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