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泡鯗(xiang) 是仙居傳統菜八大碗中的一例,形如泡芙,是用雞蛋和面炸制而成,整體色澤金黃,裡面還有帶魚丁(鯗,是乾魚臘魚是意思),吃起來口感鬆軟且不油膩,也是當地很受歡迎的小吃.解釋
泡鯗美食在台州仙居非常流行,是祖傳的美食。逢年過節,家家都“泡鯗”,辦喜事、造房子、請客等都要用它。仙居有句俗語:你家辦“泡鯗魚膠”啦,即辦喜事之意,可見這泡鯗在當地人心目中的地位了。傳統的“仙居八大碗”,以泡鯗為主菜,放在第一碗。 “泡”在仙居方言是炸的意思,比如炸油條,叫泡油條;炸油豆腐,叫泡油豆腐等。“鯗”,是台州沿海盛產的黃魚去內臟剖開,曬或烤乾叫鯗。製作方法
製作泡鯗原料是上等麵粉,配上雞蛋,放進食鹽、料酒、味素等,加水攪拌均勻成糊狀,不能太稠或太稀。在陰涼處放大約二、三小時,將泡鯗面再攪拌,看看稠度適中,就可下鍋油炸了。鐵鍋中的油要控制一定油溫,太高則焦了不好吃,太低則外表不圓潤。製作“泡鯗”是仙居農村家庭主婦的一大基本功,就算是高級廚師也恐怕甘拜下風。經過油炸後起鍋的泡鯗,黃裡帶紅,圓圓的很好看,一股誘人的清香撲鼻而來,食慾頓然萌生。熱燙燙的泡鯗吃到嘴裡,外松里嫩,滿口余香。酒宴上的泡鯗各個時期都不一樣:解放初,生活並不富裕,拿上桌的泡鯗滿滿一大碗算是體面了;以後生活好起來,這泡鯗塊頭也大起來,一大碗盛不下,來了兩大碗;八十年代吃穿不用愁,上桌泡鯗更大了,用酒宴上盛飯的“飯桶”來盛放;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人們生活更富裕了,酒宴上的菜不是八大碗,而是二十多碗,這泡鯗地位有所變化,不再唱主角,個頭小了,但因為人們喜歡吃,酒宴上還是少不了它。
如今在仙居,家家戶戶“泡泡鯗”還是依舊,親朋好友到家來作客,這泡鯗是少不了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