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泛在技術,也叫“泛在網(絡)技術”“U網(絡)技術”即廣泛存在的網路,它以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為基本特徵,以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順暢地通信為目標。 U網路來源於拉丁語的Ubiquitous,是指無所不在的網路,又稱泛在網路。目前,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構建“泛在網路社會”,帶動信息產業的整體發展,已經成為一些已開發國家和城市追求的目標。
在日漸發達的通信技術、信息技術、射頻識別技術等新技術的不斷催生下,一種能夠實現人與人、人與機器、人與物甚至物與物之間直接溝通的泛在網路架構———U網路正日漸清晰,並逐步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泛在網路的建設目標是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套用和服務體驗。
“U網路”套用為先
最早提出U戰略的日韓給出的定義是:無所不在的網路社會將是由智慧型網路、最先進的計算技術以及其他領先的數位技術基礎設施武裝而成的技術社會形態。根據這樣的構想,U網路將以“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為基本特徵,幫助人類實現“4A”化通信,即在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地點(any-where)、任何人(anyone)、任何物(anything)都能順暢地通信。“4A”化通信能力僅是U社會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建立U網路之上的各種套用。
泛在網標準化體系重點
要建設一個真正的無處不在信息通信網路,除了需要高度普及先進的基礎設施之外,還需要建立一個標準化體系保障U網路的可用性和互通性。泛在網路標準體系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泛在網路的技術特點,套用對象;
泛在網路系統構架;
系統中各功能模組和組件;
各模組之間的接口;
數據標誌(採集、處理、傳輸、存儲、查詢等過程);
套用服務標準;信息安全,個人隱私保護等。
目前泛在網路標準體系研究有四個重點研究方向,包括下一代網路技術標準、感測器網路技術標準、射頻識別技術標準、對象標誌技術標準。
由於泛在網路涉及網路技術異常複雜,其技術標準也多種多樣,標準化研究僅靠某一部門、某一企業是難以完成的。為了加快我國的泛在網路技術標準研究,有必要由國家主導建立一個泛在網路標準化機構。
我國“U”計畫
在最先提出U網路計畫的日韓,兩個國家都在努力推進信息技術研究,努力確立各自在信息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通過“U”計畫,兩國的信息網路不但得到了完善,而且在一些尖端的信息技術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動。
相比日韓兩國,我國更需要一個“U-China”計畫。從目前以及中國將來的經濟、社會的發展趨勢來看,建立U-China(無處不在的網路中國)有著現實和深遠的意義。
發展泛在網路對於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推進泛在網路建設將帶動我國信息產業發展,通過技術創新催生新的產品、新的產業,形成信息產業新的增長點。泛在網路相關技術會有效提升傳統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高信息技術和網路的服務水平,解決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信息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政府部門要及早確定我國發展泛在網路的戰略目標,制訂發展規劃和實施策略,組織產學研單位加強相關技術、產品、標準的研究。通過加強市場監管,為新技術、新套用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
目前中國的泛在網路研究已經逐漸展開,U-北京、U-青島研究項目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建設“無處不在的網路”在政策方面不僅需要政府的積極引導,還需要更多的企業、研究機構與政府共同配合,共同推進無處不在的網路建設。在技術方面,建設“無處不在的網路”不僅要依靠有線網路的發展,還要積極發展無線網路。其中Wi-Fi、3G、ADSL、FTTH、電子標籤、無線射頻等技術都是組成“無處不在網路”的重要技術,要對這些技術進行積極的開發和套用。
同時如果我國要實施U計畫,還要重視普遍信息服務問題,防止建設泛在網路時過分重視城市和發達地區,而造成新的數字鴻溝。
在我國實施U-China戰略,並將其融入我國信息化發展的大框架下將會為我國的信息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幫助我國實現搶占世界信息技術領先地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