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法身
梵語dharma-ka^ya,巴利語 dhamma-ka^ya。指佛所說之正法、佛所得之無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來藏。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
攝論 指佛 -
二法身
一理法身,本覺之理性,諸佛眾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 二智法身,始覺究竟如如之智也。
有五種 其它 -
法身說法
法身說法出自《佛學大詞典》,日本真言宗之教義。謂大日如來於法身之位具有言語說法之德,稱為法身說法。
簡介 參考 -
法身體性
【法身體性】《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論法身之體性諸家不同,先言小乘。小乘理性不論,只以戒定慧解脫知見之五分功德為法身,稱為五分法身。次言大乘諸家。
【 法身體性 】 法相宗 (中略) -
清淨法身佛[佛教用語]
法身指佛的自性真身。又稱法身佛。清淨法身佛,謂吾人之身即是如來法身,故吾人之自性本即清淨,並能生出一切諸法。
法身佛 法身 -
法身佛
法身佛,即毗盧遮那佛,漢譯: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至高無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階層的佛。密宗所有佛和菩薩皆自大日如來所出,在金剛界和胎藏界的兩部曼荼羅中,大...
佛有三身 內容 意義 -
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者。 身者聚也。 故名戒身。
文獻資料 相關條目 -
水月觀音[佛經法身]
佛經謂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不同形象的法身,畫作觀水中月影狀的稱水月觀音。見《法華經·普門品》。後用以喻人物儀容清麗俊美。
成語解釋 成語典故 詞語辨析 基本內容 菩薩 -
《金剛般若經》
文以逝。其有大因緣於般若。而獨得其宗旨者。可以見已。而於本經。最注意焉...在初流傳最廣耳。然有什本所闕一二以余本補之者。今圈其右方而注之于格上─此疏...有數本。今直就大藏。抽出本經仇之。於疏所牒。挍其同異。大藏。又參訂宋本明...
金剛般若經贊述 刻金剛般若經贊述序 校訂例言六則 金剛般若經贊述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