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寺[上海市黃浦區佛教寺廟(法藏講寺)]

法藏寺[上海市黃浦區佛教寺廟(法藏講寺)]

法藏講寺,位於上海市盧灣區吉安路,始建於一九二四年,創建者為近代天台宗耆宿耆宿興慈法師(一八八一年至一九五〇年)。一九一八年,興慈法師應哈同夫婦之請赴滬開講《天台四教儀集注》,後留滬弘法。一九二四年春,居士王一亭等發起贊助,在吉安路購地五畝余,籌建法藏講寺,一九二九年建成。

發展歷史

法藏寺,位於上海市盧灣區吉安路,始建於一九二四年,創建者為近代天台宗耆宿興慈法師(一八八一年至一

法藏講寺現狀 法藏講寺現狀

九五〇年)。一九一八年,興慈法師應哈同夫婦之請赴滬開講《天台四教儀集注》,後留滬弘法。一九二四年春,居士王一亭等發起贊助,在吉安路購地五畝余,籌建法藏講寺,一九二九年建成。

法藏講寺位於黃浦區吉安路271號。是20世紀上海建立的唯一弘揚天台宗的佛教道場。1924年,由當代天台宗大師興慈法師發起,得到王一亭居士等人的贊助,於今吉安路購地五畝多,經過五年多時間,建成了這所仿古明四暗五層塔樓式新式寺院建築。佛學家范古農居士《法藏講寺淨土道場功德說》一文稱:“欲同彌陀之莊嚴妙果,應學法藏之培植勝因。於是建立伽藍,名曰法藏。”這就是寺名的由來。它也是一所規模較大的“十方叢林”,後與玉佛寺、龍華寺、靜安寺同稱為“上海四大叢林”。法藏講寺作為“講寺”,它的法堂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可容六百人在內聽法。當時,法藏講寺的宗旨是“教演天台,行歸淨土”,興慈法師還親自定下四條寺規:1.永為十方選賢叢林;2.繼任的住持應能“德學兼優,行解並茂”;3.法藏講寺分為淨業堂(專門念佛)和學社(專門研究天台宗);4.除念佛和施放蒙山以外,一律不應酬其他佛事。它的藏經樓設施及其所藏的《藏經》在上海寺院中也算是很豐富和有特色的,除藏有一些珍貴的文物外,還藏有一部明代《南藏》,一部清乾隆《龍藏》,一部影印本《頻伽大藏經》以及《續藏經》等經書。該寺曾組織刻印了一套《普慧大藏經》,這也是上海佛教史和《大藏經》出版史上值得記載的一件大事。

1990年9月6日,經批准,法藏講寺恢復開放。1994年12月18日,該寺成立以真禪法師為主任的修復委員會。1999年12月23日,主體建築大雄寶殿改建工程竣工,保持了原有西式結構,增加歇山式琉璃瓦屋頂,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建築面積3197平方米。大殿內立柱和殿外四周的外牆上,于右任、章太炎、李烈鈞、諦閒、王一亭、戴季陶、葉恭綽等許多民國名人真跡的石刻楹聯至今仍保存完好。2007年12月3日,法藏講寺原保護建築被列為盧灣區文物保護單位。

興慈法師教演到台,行傅淨土。因此他創建該寺的宗旨是:宗標淨土,以萬修萬人去之稱念頭佛號法門自行化人。寺以“法藏”標名,乃據《無量壽經》法藏比丘發四十八大願成佛度生之意。據記載,該寺共有四座殿堂。大雄寶殿,外形為塔式。殿內供釋迦坐像,阿難、迦頁侍立兩旁。左右殿壁為海島壁塑,上塑膠十八羅漢、善財五下三參等像。彌勒閣中供布袋和尚像,韋馱、伽藍菩薩分立兩側,二十四諸天立於假山峰巔之間。法堂為講經弘法之所,可容六百餘人。藏經樓藏有明刊《南藏》、清刻《龍藏》、《頻伽藏》等經典。殿宇構築宏麗,佛像壯嚴。

發展現狀

該寺建成後,接受信眾禮經懺佛事,以濟寺院支出。後因佛事過多,妨礙清修,興慈法師即於一九四二年手訂寺規,除念頭佛施放蒙山外,不再應酬其他佛事,並確立該寺永為十方選賢制度,寺內分淨業堂和學社兩部,以念頭佛及研習天台宗為專尚。實行之後,一時積習廓清,道埸清淨,被譽為“滬上靈岩”。興慈法師在寺內設瞻風學社,聚眾講學,弘揚天台宗義。一九四三年一度改名“法藏學社”。一九四四年在亦幻、墨禪等襄助下,正式成立法藏學院,設專修、講習兩班,除依天台教觀教授佛學外,同時兼授他宗學說綱要和一般世間實用之學。夏丏尊、阮伯康居士曾分別在該院授課。約兩年後,興慈中學開辦,內附設育僧會,法藏學院遂停辦。此外,法藏寺還先後辦有法雲印經會(一九三七年創辦)、法藏寺化身窯(一九三○年創辦)、以及慈光補習學校、慈光施修所等佛教文化教育及社會事業。

法藏寺創立後,一九二五年聘月泉法師為住持。一九二八年由慧蓮法師繼任。一九三四年,慧開法師為住持;一九三七年,性如法師為住持。一九四二年,興慈法師改訂寺規,如三為住持,並聘亦幻、根慧、芝峰、墨禪、靜培、惟雲分管寺務、會計、寺規、佛學等,氣象為一新。

一九四九年後,該寺有僧俗職工一百餘人。當時成立“上海市佛教協會法藏寺委員會”,推葦航法師為主席,達圓為副主席。天台宗大德靜權法師於興慈法師圓寂後曾任該寺主講。一九五四年達圓法師退職,慧蓮法師任住持,時有僧眾五十三人,職工二十六人。“文革”期間,寺廢。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殿宇重修,現主要建築有大雄藏有影印《龍藏》等經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