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寺[揚州邵伯法華寺]

法華寺[揚州邵伯法華寺]

位於今邵伯中學處。 法華寺,隋大業三年(607)僧普輝建。明洪武五年(1372)僧行山重建。正統六年(1441)僧元程重修。明郡人彭汝實,微時,讀書與此,既貴,出資重建,完工之日,有雙鶴繞樑,因名來鶴寺。今寺雖不在,然寺中一株銀杏仍鬱鬱蒼蒼,兩隻石獅亦立於邵伯中學大門兩側。

歷史既要

邵伯古法華寺為蘇北名剎,是以往揚州一帶宗教活動的中心之一。寺前有幽徑,名曰神路,為鎮之風景絕佳處。

古剎法華寺。創建於隋大業三年(607年)距今已近1400年。法華寺創建後的三百五十年,周世宗征淮南駐蹕於此。置院為法華禪院。北宋開寶中(968-975)賜額為寺。寺僧子惠募化千人,置一銅鐘,重可千斤。蘇東坡先生為撰《銅鐘銘》,銘曰:“先量智慧火,燒此無明銅。戒定以為模,鑄成無漏鍾。以汝平等手,執彼慈悲撞。聲從無有出,遍滿無邊空。”明郡人吏科給事彭汝實微時讀書寺中,既貴出資重建。竣工之日,有雙鶴繞樑,因名曰來鶴。

相傳古邵伯鎮有庵觀寺院九十九半,其中規模宏偉者首推來鶴。寺址在邵伯埭東里許,地勢較高。明嘉靖癸巳年(1588年)夏,曾發生鸛鳥代哺之事。據《嘉靖維揚志》載“邵伯來鶴寺與佑聖觀相鄰,寺觀皆有鸛巢,二巢有二雛,其佑聖之鸛傷於彈,二雛待哺於來鶴,來鶴之鸛哺猶己子,誘之飛鳴,全其羽毛,人鹹異焉。”當時,揚州教授高簡曾作仁鸛歌以記之。

古經歷代重建、增建,金碧輝煌,頗為壯麗。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僧悟德重建,嘉慶四年(1799年)其徒達池增修後,來鶴寺規模最大,僧房樓觀達百間。主建築前後四進。第一進三間大廳,正門上有石刻“來鶴禪寺”四字,門內左右為哼哈二將,蹭迎面為彌勒坐像,後有韋馱。第二進二樑上有豎匾,上書“古法華寺”,兩邊站立四大金剛。第二進外面有鐘鼓樓。千斤銅鐘即置東樓。第二、三進之間有一片開闊地,立有寶鼎,場面全用方形白礬石鋪砌,可容千人,佛家稱為“丹墀”,為寺院舉行大典之用。廣場兩側帶廊的僧房,供寺內二、三十名僧人
居住,偶來游僧也居於此。寺有租田數百畝,分布在楊莊一帶,僧眾即靠田租和佛事收入生活。第三進為主殿大殿三楹,高大壯麗,氣勢雄偉,迎面重檐之上垂巨匾“大雄寶殿”。殿前懸有木刻清成親王所書:“月明古寺客初到,雪滿空庭鶴未歸”一聯,聯句既佳,書法亦極雄渾遒勁。當中供奉三尊大佛,中位六丈金身從像為佛祖釋迦牟尼,兩邊侍者為弟子阿難、迦善,大佛背面有海島塑有南海佛國縮影,中立者為觀音,立於鰲魚背上,上有玉皇、雷公、風婆諸佛大小數百尊。大殿兩旁為十八羅漢。大殿前右首有法器、雲板、木龍。

每屆佛期,在一片誦經聲中,鍾罄聲聲,香菸繚繞,甚為莊嚴。出在殿,東首為香積廚等生活用主房,稍北小樓為方丈室。和方丈對稱的大殿西首,有同樣小樓一幢為退居室,專為退休老和尚飲食起居之用,有小和尚服侍。後進為一排九間的藏經樓,很為僻靜,樓前天井磚鋪地面。牆外茂樹修竹,藏經樓前還有兩株對稱的銀杏樹。樓檐正面有“敕賜龍藏來鶴福音禪寺”豎匾,左右框線鑲著雙龍圖案。樓內有經櫃八張,沿後牆從東到本一字排開,嘉慶十年敕賜的龍藏全部和四體大藏全覽一部,即珍藏於此,僧達池特為舉行坐禪。

民國十三年(1924年)燈節,大雄寶殿前沿的一排掛燈,在僧眾歸寢後,燈火引起油漆過的木閣著火,大雄寶殿付之一炬,成親王所書聯亦會劫灰。主持僧緒安見大殿焚毀,極為悲痛,決心化緣十載,直至民國二十四年大殿終於落成。當時,來鶴寺有一幅濟顛僧畫很盛名,鎮上不少老人也親眼見過。

法華寺[揚州邵伯法華寺] 法華寺[揚州邵伯法華寺]

畫卷長三丈六尺,寬五尺,要站在藏經樓上向下落地展開。相傳清嘉慶年間滄州名畫師張賜寧所畫,張官河南主薄時,寓於寺本玉皇閣內之九松山房,寺東南不半里故有管趙二氏讀書處,內有精舍十二間,名曰斗壇,以僧人主壇事。鎮人多於壇內乩問休咎,主持屢乞先生繪濟顛像,先生苦於不知濟顛作何狀,又無舊本臨摹,再三深思,無從下筆。蓋先生畫呂既高,不肯輕易落墨也。一日晨起徘徊於寺前神路間,忽見一僧立松下,手持蕉扇,形狀頗異,暗思此僧狀,貌類有道者,頗可以其狀貌濟顛。正凝視間,勿失所在,以為或斗壇內之僧也。遂歸九松山房,即本此僧之以大幅絹濡墨寫之,並補以松。繪成,即步至斗壇尋此僧。遍詢壇中人鹹無此僧蹤跡。先生頓悟所見松下之僧蓋即濟顛幻形故示以畫法。乃相與驚異久之。當時觀此畫者鹹稱神筆,以為濟顛復生,不是過也。後歸寺僧收藏。每至歲時,或值傳戒時期,偶一懸諸丈室。江淮間士大夫經邵伯埭者。往往過寺展觀,贊為名作。

1944年雨曇為請天台宗高僧及高郵放生寺、鎮江金山觀音閣主持仁山法師到來鶴寺講經,特地把已毀的北會館門前一對石獅子移至來鶴寺門口,以壯觀瞻。數日後仁山法師在大雄寶殿講經,聽眾一百多人。頻繁的戰爭,給來鶴寺帶來了災難。從軍閥孫傳芳到日偽軍,再到後來的國民黨軍,曾先後在此駐防,在戰亂中,銅鐘被竊、藏經易地,名畫遺失、連古剎也在戰爭中化為廢墟。現僅存石 獅子一對,銀杏樹一株。寶鼎石座和古法寺石刻。

解放初,來鶴寺尚殘存東邊香積廚等生活用房,寺的遺址有跡可尋。一九五三年在廢墟上建造了邵伯國小,一九五六年夏讓給邵伯中學。現在教學大樓聳立,幢幢校舍掩映在綠樹叢中,是一所已具規模的完中,祖國的新一代在這裡茁壯成長。

神話傳說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一聽到這首輕鬆、詼諧的歌曲《濟公》,人們準會想到家喻戶曉的活佛濟顛和尚。而清朝時期,曾經住在邵伯的國畫大師張錫寧還畫過他呢!

傳說一 清嘉慶年間,在邵伯神路北側中段(今之邵伯甘棠路)玉皇閣的九松山房,居住著大名鼎鼎的國畫大師張錫寧。九松山房環境幽雅,令人流連忘返。張錫寧常常走出山房,去斗壇散步。斗壇香火旺盛,終年雲煙裊裊,求神拜佛的人絡繹不絕。

有一天,當張錫寧去東銀庵時,碰巧遇見了壇中主持。主持早就聽說了畫師的本領,於是懇求他為斗壇畫濟公像。畫師很為難,因為他不知道濟公是什麼樣的,又沒有舊本臨摹,但面對主持的請求,又不忍拒絕,於是勉強答應了。但回來後,想了又想,卻終究無從下筆。

一天清早,他漫步經過玉皇閣門前那座石橋,剛踏上神路時,忽然間抬起頭看見一位衣衫襤褸的僧人正坐在松樹下,左手拿酒壺,正昂著頭,喝得津津有味,右手還舉著把破芭蕉扇,不停地扇著,怡閒自得。恍惚間,他似乎又站起身,仿佛正冉冉迎面向畫師走來。正在為作畫苦惱的畫師異常高興,暗想:這個和尚多像傳說中的濟公啊,不正是我想要的模樣嗎?當畫師再凝神細看時,竟不見了僧侶的蹤影,但這卻激發了畫師的靈感。

張錫寧趕緊返回九松山房,鋪開絹磨上墨,然後右手握筆,左手按絹,頭微微抬起,略一思索後,便低首揮毫潑墨起來。一會兒工夫,再看那絹上已留下以松柏襯托的栩栩如生的濟公了。

傳說二 民國年間因國民黨住於來鶴寺時發生戰亂,彈火紛飛,當時一顆流彈擊中來鶴寺正殿,遂引發火災,僧人與國軍分散而逃,只留寺廟主持與幾位信眾尚未離開。來鶴寺火越燒越旺,主持與幾位信眾無力救火,主持對信眾說:“你們快逃離吧,我要與寺共存亡”。事宜,主持進入殿中焚香禱告,信眾也跟隨而至。突見正殿所掛濟公畫像大放光芒,頓時煙火熄滅。驚得主持與信眾對濟公畫像跪拜不以。

傳說三 相傳清嘉慶年間滄州名畫師張賜寧居住在邵伯神路北側中段(今之邵伯甘棠路)玉皇閣的九松山房,九松山房環境幽雅,令人流連忘返。張錫寧常常走出山房,去斗壇散步。斗壇香火旺盛,終年雲煙裊裊,求神拜佛的人絡繹不絕。

有一日東銀庵主持邀請張賜寧為斗壇畫活佛濟顛像,可張賜寧哪裡見識過活佛濟顛啊,又無舊本臨摹,再三深思,無從下筆,事宜推辭說考慮幾日再回復主持。幾日來張賜寧茶飯不思,日夜無眠,始終無法將活佛濟顛模樣在腦海中刻畫出來,乎一日,張賜寧心中煩悶,遂徒步向來鶴寺(古法華寺)而去,進入寺中看見銀杏古樹與往日不同,便駐足觀看,突見銀杏葉華光四射,空中彩雲朵朵,雙鶴至空而來,一鶴之上有一僧人,破衣破帽,一手執扇,一手持酒葫蘆邊飲酒邊唱和:“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心無掛礙,心也空,人無掛礙人不留。”,張賜寧見之大驚,這不是他心中所想濟公的樣子嗎?真的是佛祖顯靈嗎?張賜寧無心細想,只牢牢盯住鶴上之人細細觀看,突聞寺中鐘鼓齊鳴,梵唱之聲不絕於耳,卻是寺中僧人也見奇景,故鳴鼓梵唱以示敬仰。張賜寧回神再看空中之時,哪還有雙鶴,也不見活佛濟顛,大嘆錯失良機。然,活佛濟顛的形象已經深深的刻印在張賜寧心中,遂疾馳回家,奮筆疾書,將心中所想落入紙上。

傳聞,張賜寧所畫濟公水火不侵,有幾次鎮中發生大火,持此畫入內火自熄滅。又傳民國年間戰火紛飛,來鶴寺發生大火,也是濟公活佛像相救,然而火是熄滅了,但像卻不見蹤影,不是是真是假,無從判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