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法華塔](/img/4/6cb/nBnauM3XwMjN1MTN1gDMwQzN0QTM1EjM2YzMzQTNwAzMxAzL4A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歷史
![法華塔](/img/6/4a1/nBnauM3X3IDM5kDO5YDMwQzN0QTM1EjM2YzMzQTNwAzMxAzL2A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法華塔,系7級方形樓閣式寶塔。內有木梯,拾級而上,全城景色,盡收眼底。塔壁佛龕內已無佛象,似是後期重修時被拆的。塔底層匾額上書:“萬曆戊甲縣晉安陳一元重建法華塔,伊蒲戒弟子婁堅書”。匾額兩旁壁上嵌有康熙三十九年(1700)《重修法華塔記》石碑2方。 塔頂上有個像葫蘆般的東西,叫“寶瓶”,象徵佛界之寶。上面還有一些鐵制的露盤、鐵環等,這些統稱“塔剎”。在塔剎的尖端下還拖著四根鐵索,系在頂層屋面的四個角上,這叫“浪風索”起著固定塔剎的作用。
塔傳至民國期間又凋零不堪,民國十三年(1924年)邑人戴思恭募款大修時,改底層圍廊、各層腰檐欄桿、七層塔頂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塔內安裝木梯。塔頂安裝銅鐘1隻,作為報時、報警之用。為樓閣式,塔身內有粗大的塔剎,塔身底層鐫刻有“萬曆戊申(1608年)縣晉安陳一元重建法華塔,伊蒲戒弟子婁堅書”匾額。西壁間嵌有康熙三十九年《重修法華塔記》、《重修法華塔捐助督碑記》碑刻2方。塔下建兩所平房作為塔院,塔院四周築有磚牆。法華塔和塔下之日暉橋(德富橋),在月日光照之下,相映成趣,構成嘉定勝景之一的“金沙夕照”。新中國成立後,嘉定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塔頂上有個像葫蘆般的東西,叫“寶瓶”,象徵佛界之寶。上面還有一些鐵制的露盤、鐵環等,這些統稱“塔剎”。在塔剎的尖端下還拖著四根鐵索,系在頂層屋面的四個角上,這叫“浪風索”起著固定塔剎的作用。
1949年建國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與嘉定縣政府決定聯合撥款修復法華塔,請浙江大陸建築特種工程公司進行糾偏。竣工後,通過經緯儀測定,塔身總體“站直”,達到規定要求,外形面貌恢復宋式建塔風格。1960年法華塔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與嘉定縣政府決定聯合撥款近200萬元對嚴重傾斜(中心位移達120厘米)的法華塔進行搶修,並動遷周圍居民和商店。2月,先行清理塔底層下的地宮和六層塔室的壁龕,清出宋以前古錢幣、元代八思巴文錢幣、玉人、玉雕動物、石造像、銀盒、青銅器、瓷器、古籍等宋、元、明代文物上萬件。修復時,亦將一批當代珍品“世紀寶鼎”的子鼎、展示法華塔修復前風貌的高級紫砂茶壺、雷射玻璃“神光”、瓷器精品“三陽開泰”、鄧散木治印“清代壽山石對章”、銀質2000型桑塔納轎車和金質燈泡模型、南翔小籠饅頭玉雕、金盾、銀盞、留青竹刻、黃楊木雕等,入藏地宮。1996年底竣工,通過經緯儀測定,塔身總體“站直”,達到規定要求,而且恢復了古塔“鈴鐸響諸天”的固有風采,並為其設定了立體泛光照明,使昔日“四角放光”的傳說成為現實。每層塔內設有樓梯,拾級而上可眺望全城景色。塔下彎彎的河水、幽深的街巷、古色古香的老屋,構成了嘉定一景。
傳說
![法華塔](/img/0/a0d/nBnauM3X1gDM5kDN3gzM4kTO4QTM4gTM5QTM0QTNwAzMxAzL4M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