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代序 “對極”與“逆差”再版說明
自序 應當從法的社會實踐中去認識
法現象、確立法觀念
第一章 規律與意志——立法科學觀
—、法律的物質制約性
二、經濟慣例與經濟性規範
三、政治經驗與政治性規範
四、守法能動性與法律理由
第二章 差異與共性——發展開放觀
一,法律的民族化與國際化
二、法律國際化與民族化的關係
三、比較法中的有關問題
叫、法律發展的開放觀念
第三章 強制與自治——法治權威觀
一、應當重新認識法律的強制性
二、法律權威的結構
三、法律的習慣性
四、法律的利導性
五、法律的程式性
第四章 社會與個體——利益公平觀
一、社會公共利益辨
二,中國法律的社會公共利益政策評析
三、法律使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協調的
可能性
四、公共利益觀念:公平觀念的新內涵,
第五章 公法與私法——功能平衡觀
一、社會關係與法律體系結構
二、結構要素及其變遷
二、門行性調節、強制性干預和政策性平衡
四、三大結構要素的配合
第六章 俗成與法定——權利本位觀
一,權利的社會事實
二、權利立法
三、權利本位是社會客觀要求
四、體現在法律適用小的“權利本位”
第七章 干預與自由——權力中立觀
一、市場、國家與法律
二、“寬容的干預”之必要性
三、社會利益與權力中立
四、法律與權力的中立
第八章 決定與交涉——程式正當觀
一、法律程式概述
二、程式的正當性及其最低標準,
三、現代程式的特徵
四、現代程式的要素
第九章 權力與程式——行政法治觀
一、近代行政法的兩種功能模式
二、嚴格規則模式的危機與革新
三、現代行政法制度的基石——程式抗辯
第十章 懲罰與補償——私法功利觀
一、責任關係與責任方式
二、兩種責任關係與責任方式
三、功利忭補償與道義性懲罰劃分之意義
四、歸責基礎與歸責要素
第十一章 字義與目的——解釋合理觀
一、法律解釋的必要性與原則
二、從概念主義解釋到自由主義解釋
三、法律解釋方法
四、司法解釋與理性價值
第十二章 規則與推論——適用理性觀
一、法律適用與主觀性因素
二,法律推論的性質與意義
三、關於實質推論
四、規則與目的:法律推論的淪據
第十三章 技能與倫理——法律職業觀
一、法治中的人的因素
二、午業法官的權威來自何處
三、法律家的思維特徵
四、法律家的程式倫理
五、德才兼備:程式倫理與技術理性之間
第十四章 形式與內容——程式矛盾觀
一、引言
二、程式的兩個序列的價值
三、程式目標(產出)與程式手段(成本)
四、大眾(生活)邏輯與職業(專門)邏輯
五、實體思維傾向與形式思維傾向
六、職權主義與當事者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