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視野中的習慣法理論與實踐

作 者:厲盡國
出 版 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1
版 次:1
頁 數:282
字 數:240000
印刷時間:2010-1-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62035558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系統討論習慣法基本理論及其實踐的作品。本書從現象學哲學出發,通過描述分析法律現象的本質結構,從規範、秩序以及意義等不同角度為習慣法構建統一的理論基礎。由此可以引申出習慣法對於重構法治觀念與秩序所具有的基礎性價值。其實踐意義在於,以習慣法為對象系統討論了如何運用國家法之外的規範資源促進法治進程的問題。本書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首先,基於現象學立場分析法律現象及其本質,澄清習慣法在法學研究中的本源意義。其次,闡述習慣法的概念與歷史,表明習慣法乃是邏輯性與歷史性相統一的客觀事物。最後,從具體法治的角度探討習慣法在實踐領域中的套用。一般來說,法治理念與社會現實之間總是存在一定的張力,而習慣法對於調節這種張力具有兩大價值以秩序為指向的工具價值、以意義為指向的目的價值。這正是本作品所欲闡述的主題。

作者簡介

厲盡國 男,1976年9月生,山東省五蓮縣人。1998年于山東財政學院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2004年于山東大學獲得法理學專業法律碩士學位,2007年于山東大學獲得法理學博士學位。1998年至2001年任職于山東省五蓮縣審計局,2004年進入山東大學威海分校任教,現為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法學院講師,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博士後,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民間法研究所研究員,山東省法理學會副秘書長,山東省法律方法論研究基地成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哲學、法理學以及經濟法學。已發表的論文主要有“權利的法文化學闡釋”、“論法學研究中的民間法範式”、“論裁判規則及其公共性”、“論法律的文化結構及其功能”、“法律論證何以為法律辯護”、“關於法律全球化的法哲學思考”、“試論實踐法治的方法之路——以習慣法的司法進入為語境”、“多元糾紛解決視野中的民間法”、“‘疑難案件’中的法律推理與司法論證——基於許霆案的分析”、“習慣法制度化的歷史經驗與現實選擇”等。作為主持人或重要成員承擔學校以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

目錄

總序
導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現狀述評
三、核心概念與論題解說
四、研究方法與框架
第一章 習慣法的理論基礎
一、法治重構與習慣法奠基
二、對法律本質的現象學分析
三、法律的特殊性與普遍性
四、律的文化結構及其功能
第二章 習慣法的概念及其分類
一、習慣法概念諸說
二、習慣法概念釋義
三、習慣法的分類
第三章 習慣法的歷史考察
一、從起源角度考察習慣法
二、從西方歷史的角度考察習慣法
三、從中國歷史的角度考察習慣法
第四章 國家法治視野中的習慣法
一、習慣法對於中國法治的價值
二、習慣法在法律方法中的套用
三、習慣法在司法過程中的確認
四、習慣法的法律效力問題
第五章 習慣法在不同法域中的套用
一、習慣法在私法領域中的套用
二、習慣法在公法領域中的套用
第六章 民間治理視野中的習慣法
一、超越國家主義的法治
二、民間治理及其習慣法資源
三、當代中國習慣法的基本狀況
四、習慣法在民間治理中的實踐
結語 再論法治理想以及習慣法價值
附錄
一、白村村規民約(1993)
二、果地村委會村規民約(1980)
三、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縣新舊村規民約三則
四、山東傳統民事習慣調查記錄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