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維與新行政法

法治思維與新行政法

《法治思維與新行政法》是由姜明安創作的圖書作品。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號:
21757

ISBN:

978-7-301-21757-3

作者:

姜明安

版次:

1

開本:

16開

裝訂:


字數:

468 千字頁數:488

定價:

¥50.00

瀏覽次數:

200



出版日期:

2012-12-24

叢書名:

內容簡介

法治思維與新行政法法治思維與新行政法
本書是是作者近年來花費較多心血考察我國法治特別是行政法治實踐後思考的產物。本書主題圍繞法治思維與新行政法展開,因為法治思維與新行政法的互動發展是近年來中國行政法治發展的最重要特色。正是中國法律學人和中國立法者在改革開放以後逐漸形成的法治思維推動著中國新行政法的興起和不斷興盛,而中國新行政法的興起和不斷興盛又大大促使中國國人,特別是執政者法治思維的形成、增長。可以說,我國新行政法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即是我國國人在法治理念、法治基本原則和法治思維的指導下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的實踐和制度創新的過程。本書是這一過程的記錄和反映,並對這一過程中涉及的法理進行了提升和一般化。本書共分五編,包括:法治與法治政府、新行政法與軟法之治、政治文明等內容。

章節目錄

第一編 轉型時期的法治

第一編引言

發展、改革、創新與法治

一、 目前人們對發展、改革、創新與法治關係認識的若干誤區

二、 法治與發展、改革、創新的適當關係

三、 在發展、改革、創新中堅持法治、推進法治的途徑

再論法治、法治思維與法律手段

一、 法治、法治思維與法律手段的含義與相互關係

二、 法治思維的要求與法律手段的運用規則

三、 法治思維與法律手段運用能力的培養

轉型社會的社會監管機制轉型

一、 社會監管的含義與社會監管機制轉型的背景

二、 社會監管主體和客體的轉型

三、 社會監管方式、程式、手段和標準的轉型

四、 社會監管者責任與監管目的的轉型

我國當前法治對策研究的重點課題與進路

一、 法治對策研究的必要性

二、 當前法治對策研究的重點課題

三、 法治對策研究的進路與方法

關於建設法治政府的幾點思考

一、 轉變政府職能和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前提

二、 科學界定和依法規範職能,建設"有限"和"有為"的政府

三、 改革行政管理體制,為依法行政提供制度保障

依法規範行政許可行為,建設法治政府

一、 為什麼要制定《行政許可法》,以法律規範行政許可

二、 《行政許可法》確立了哪些基本原則和重要制度

法治政府必須認真對待公民權利 --評《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公眾參與與行政法治

一、 中國行政法與公眾參與制民主的發展

二、 公眾參與的戰術意義和戰略價值

三、 行政法對公眾參與的規範和保障

四、 信息化、全球化條件下公眾參與的發展趨勢

第二編 新行政法與軟法之治

第二編引言

全球化時代的"新行政法"

一、 "新行政法",新在何處

二、 "新行政法",新因何在

三、 "新行政法",新向何方 新世紀行政法發展的走向

一、 行政"疆域"的變遷:從"行政國家"("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

二、 行政權行使主體的變遷:從責任政府到參與民主

三、 行政法原則的變遷:從形式法治到實質法治

四、 行政目標和手段的變遷:從管理、強制到服務、指導、合作

五、 行政控權機制的變遷:從偏重司法審查到司法審查與行政程式並重

行政的"疆域"與行政法的功能

一、 西方國家行政"疆域"的擴張及學者解說

二、 現代行政"疆域"的發展--社會公行政作用增強

三、 行政法的功能--管理、控權還是平衡

軟法與軟法研究的若干問題

一、 "軟法"亦法,"軟法"是非典型意義的法

二、 軟法在現代社會迅速發展的原因

三、 軟法對於構建民主法治與和諧社會作用

四、 加強軟法研究,促進軟法的規範化

論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的性質與作用

一、 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的現狀

二、 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的特殊法律性質

三、 對黨內法規姓"法"質疑的釋疑解惑

四、 保障黨內法規"法"的性質的條件

五、 黨內法規在公共治理和社會管理創新中的作用

完善軟法機制,推進社會公共治理創新

一、 軟法在現代社會公共治理中的一般作用

二、 軟法與行政管理範式創新

三、 軟法與糾紛解決機制創新

建設服務型政府應正確處理的若干關係

一、 服務型政府與有限政府的關係

二、 服務型政府與公民社會的關係

三、 服務與規制的關係

四、 服務與法治的關係

第三編 公法、公法學與政治文明

第三編引言

論公法與政治文明

一、 關於公法

二、 關於政治文明

三、 關於公法對政治文明的作用

構建權利、權力的法治化博弈機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

一、 任何社會都不可避免矛盾和利益衝突,社會的和諧與不和諧不在於有無矛盾和利益衝突,而在於有無公正、有效的解決矛盾、化解利益衝突的機制

二、 轉型時期社會矛盾和利益衝突有增加和激化的趨勢

三、 構建權利、權力的法治化博弈機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

四、 確立和保障博弈各方知情權、結社權、表達權和救濟權是構建權利、權力的法治化博弈機制的基

作者簡介

姜明安,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行政法學家,我社大紅皮《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主編。

書評

結合普及憲政法理的工作實在舉步維艱的現實,本書從一名行政法學學者的角度,不厭其煩地一遍遍地講述憲政、法治的非常通俗的道理,只願讀者通過這些貌似過於嚴謹的語言,讀懂一個學者的深切憂慮,讀懂真正的憲政與法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