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春日的避暑山莊,山含情,水含笑,風光旖旎,波光粼粼的塞湖水澄澈清碧,錯落的洲島像鑲嵌在碧波里的美玉,曲曲折折的芝徑雲堤將遊人們的視線吸引到如意洲島上。島上粉牆黛瓦、古樸典雅的建築群既有江南民居的特點,又不失帝王家的大氣,與這組建築群毗鄰的法林寺就坐落在如意洲東部幽靜的山坳里。該寺廟建於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是清朝在承德建造最早的寺廟,是康熙三十六景中的第16景。寺廟遠離喧鬧的塵世,給人一種沉寂神秘之感。
門殿為垂花門,上懸康熙皇帝御題“法林寺”匾一面。進門後兩架轉經筒分置門內兩側,每架上有6個嘛呢輪,計12個。每個嘛呢輪內外都刻寫有6字真言和經咒,據說用手按順時針方向轉動,每推動一圈,即表示將咒念了一遍,與誦讀同功。正殿:主尊為無量壽佛,左右為救度佛母。無量壽佛是自在王佛的弟子法藏,本是一國王。《無量壽經》上講:當時有一國王,聞王說法,心中歡悅,拋棄國家和王位,出家為沙門,法號“法藏”,在佛前發四十八大願,經過無量劫難,法藏積累無量功德,後果然成佛,號無量壽佛。東配殿:供雷神一尊,雷神又稱雷公、雷師。古代神話中司雷之神。道教認為雷霆可以為天“代言”,“主天之災福,持物之權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殺。”由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化生雷聲普化天尊,專制九霄三十六天,掌握雷霆之政。西配殿:供龍王一尊。龍王是傳說中司興雲降雨之神。有諸天龍王,四海龍王,五方龍王等。遵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旨意,領施雨安墳之事。
法林寺既匯聚了輝煌盛世的風光,也經歷了亂世的淒風苦雨。從清末無錢修葺,任其傾廢,後又經軍閥、日寇、國民黨的大肆破壞,到解放時寺廟破損的程度已非常嚴重,殿內精美的佛像和供器也被洗劫一空。到2002年承德市文物局對其進行落架大修,文物工作者開始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按檔案記載,複製佛像、供品等,經過一年多的製作,複製後的佛像在避暑山莊肇建300周年之際恢復陳設,使復原後的法林寺這座具有特色的寺廟又重現了當年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