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財產重估增值

貸:資本公積——法定財產重估增值 000 000

什麼是法定財產重估增值

法定財產重估增值是指企業按國家規定,對其占用的資產進行重新估價時,重估價值大於帳面價值的數額。一般而言,企業財產應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入帳,除有物價變動時,國家有規定調整,否則不得隨意調整帳面價值。但在特殊情況下,企業可對資產進行重估。如:企業分立合併和改組;企業實物資產無形資產對外投資;物價上漲時幅度較大造成企業帳面價值和實際價值嚴重分離。

法定財產重估的情況和核算

根據我國現有的有關規定,需要對企業財產進行重新評估的情況主要有:

一是國有資產產權變動,要對企業的財產進行重新評估;

二是企業經批准進行股份制試點改造,要對企業的財產進行評估。

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的核算,主要是確定法定財產的重估方法、範圍及其增值的金額問題。

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的賬務處理

企業因對外投資而轉出各種資產或企業內部由於合併、改組需要對財產進行重估時,資產評估確認價值或者雙方約定價值與原賬面淨值的差額應作為“資本公積”入賬,借記有關資產賬戶,貸記“資本公積——法定財產重估增值”賬戶

[例]某商業企業將部分固定資產轉出作為對另一企業的投資,轉出時對該項固定資產進行重新評估,當時固定資產的原賬面金額為1 500萬元,累計折舊800萬元,重新評估後確認為1 000萬元,轉出時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1 000萬元-(1 500萬元-800萬元)   3 000 000

貸:資本公積——法定財產重估增值  3 000 000

同時:

借:長期投資——10 000 000

累計折舊——8 000 000

貸:固定資產——18 000 0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