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頭村[山東省萊蕪市口鎮泉頭村]

泉頭村隸屬萊城區口鎮,位於萊城北部15公里處。北鄰塔山,東鄰小冶,南鄰口鎮東街,村西有條小河,與上水河村隔河相望。地處丘陵,耕地600畝,170戶人家,524口人。 該村有泉,村里人稱其老泉,泉水源源流經上水河、下水河、官水河3個村,最後注入匯河。因以上3條水河的水都是該泉流出,是河水的源頭,故該村名泉頭。村初建時間無考證。從羅家遷於該村來推算,大約在明末清初期間。傳說董家來這裡居住最早。董家是財主,長年雇用長工。當時棗園姓羅的兄弟二人來給董家扛活,日子長了,也有點積蓄,因此兄弟二人遷居此處。羅家在此繁衍生息,計今136輩人。後又有他姓陸續遷來。從古到今,共有:羅、陶、劉、常、段、魏、崔、張、李、趙、呂、董、同、寧、鄭、王、孔17個姓。有的現已失傳。

行政區劃

解放前,泉頭村屬垂陽保管轄,1948年屬口鎮區。1953年至1955年該村由互助組走向合作社,1956年由初級社走向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仍隸屬口鎮。

經濟

958年公社化,泉頭村與上水河、棗園村實行三村合併建隊,統稱為上水河大隊。全大隊共分8個生產隊,泉頭村是一、二隊,上水河是三、四、五隊,棗園是六、七、八隊。當時本村一隊隊長羅奉照、二隊隊長陶懷育。後又有羅彥秀、段憲文等同志分別任一、二隊隊長。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泉頭村人與天斗,與地斗,治山治水,改造良田,一心想改變舊面貌。1975年通了電。1976年至1977年陶振東帶領全村人民修揚水站一座,能澆田500多畝。1982年又帶領民眾投資3萬餘元打深井1眼,能灌溉土地400畝。1992年由陶振勝書記精心策劃,投資十幾萬元在家南又打深井一眼,揚程500多米,每小時上水80立方,擴大了灌溉面積。1994年發動全村人集資安裝了自來水,解決了吃水難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陶振勝同志的領導下,泉頭村廣開門路,發展經濟,以副養農。村里組建了小型建築隊兩個,塑膠大棚種植桑園百餘畝,發展了養蠶、養羊、養牛、養雞、養豬等。僅養豬,全村存欄量近千頭。村民種姜種蒜,產業結構不斷調整最佳化。村裡有小賣部、豆腐坊、小菜店、饃饃坊、煎餅鋪、小糧店,樣樣俱全,買啥有啥,大大促進了泉頭村的經濟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陶書記抓住了這個關鍵。1995年投資20多萬元,發動民眾,出工湊料,乾群同心合力修築了一條全長1500米的水泥路。從此,各種車輛通了,來做買賣的多了,各種物資能進能出,方便了民眾,促進了流通。
比過去泉頭村真有天淵之別,解放初期的大實話,“點燈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都實現了又出了新順口溜:“大彩電戶戶有,手機裝在袋裡頭,機車戶戶有,有事出門都不愁。家家有餘糧,戶戶有存摺,人人日子香又甜。”

人文自然

村西北面的老泉,泉水清澈甘甜,流水常年不斷。在泉的正北面有個泛花泉,泉水急涌而冒,可謂風水寶地。村中央有一棵300多年的老槐樹。在村西,有董家打場用的碌碡。據傳說,董家,還有個“響場”。
解放後,該村的文化、衛生事業有了大的發展。解放初泉頭村人要到上水河、塔山去上學,後來在本村羅彥年的家中建起國小校。1974年又建修新校一處,1981年,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村里投資十幾萬元,將原來的學校改建為磚石結構,一門五窗,前出廈,桌凳更新,成為高標準的學校。這時,村裡的適令兒童入學率達100 010,1994年因生源不足,根據教育體制改革形勢的需要,合班並校,將泉頭國小合併到上水河聯小,泉頭國小被撤銷。該村發展起了幼兒教育,辦幼兒班一個,從此全村的學齡前兒童都受到了學前教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