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豐街道

沿豐街道位於吉林市城區南部,西至永慶道班,東至鋼廠東牆,北至景山路,南至永慶村與鋼廠交界處。全街幅員2平方公里,轄吉鋼、礦山(2009年更名為幸福里社區)、六○七三個社區,共有居民3340戶,總人口數9672人,主要由漢族、滿族、朝鮮族、蒙古族構成,其中少數民族占全街人口總數的0.4%。

基本信息

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沿豐街道(Yanfeng Jiedao) 郵編:132013

[地形地貌]

從地形上看,沿豐街道位於豐滿區東南部屬山地地貌,海拔在200米左右。氣候屬於寒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比較明顯,春季乾燥,大風較多,夏季溫熱,降水集中,秋季霜早,晴好天多,冬季漫長,寒冷乾燥。

[歷史沿革]

沿豐街道原名大長屯街道,始建於1962年,1964年併入江南街道,隸屬於船營區。1992年2月10日,經民政部批覆(民行批[1992]14號):吉林市郊區更名為豐滿區。同年3月,又經吉林市行政區劃調整,大長屯街道所處區域同江南街道一併化為豐滿區管轄。1993年9月,在組建高新街道的同時,恢復了大長屯街道。2003年9月,經吉林市地名委員會[2003]1號通告:大長屯街道更名為沿豐街道。

[建置]

沿豐街道轄吉鋼、礦山(現更名為幸福里社區)、607三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吉林市豐滿區景山路99號。

[行政區劃]

吉鋼社區
吉鋼社區位於豐滿區東南部,面積11.4萬平方米。人口5076人。社區駐吉林市鋼廠住宅院內。
礦山社區(現更名為幸福里社區)
礦山社區位於豐滿區東南部,面積48萬平方米。人口1305人。社區駐景山路66號。
607社區
607社區位於豐滿區東南部,面積3.1萬平方米。人口3291人。社區駐吉豐東路226號。

[經濟發展]

沿豐街道以工業集中區建設為重點;以國企閒置資源為支撐;以規模工業項目發展為主導;以域內工業專業技術人才為依託;促進壯大現有工業項目,培育引進新建項目,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植新生稅源,在通鋼吉林焊管有限公司和吉林市盛達礦山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的拉動下,實現了街域經濟快速發展,各項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最高:其中國內生產總值實現3.37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實現3.7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1,569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6億元;招商引資額完成5.95億元。
街道通過出台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對引進的企業實行“包攬式”服務、成立沿豐街道經濟發展顧問團、實施重點包保等一系列“親商、安商、富商”政策,不斷增強街域經濟發展後勁。先後引進了通鋼吉林焊管有限公司、市福吉鋼鐵製造有限公司、盛達礦山機械有限公司、吉林市昌泰混凝土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10戶。特別是2008年街道還在區政府的積極協調下,引進了吉林市重點項目—國電江南熱電廠項目,該項目總體投資近30億元,並將於2009年全面啟動。同時街道還結合吉林市棚戶區改造計畫,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將礦山平房區列為棚改項目,並順利引進了吉林市北霖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並將於2009年正式開發建設礦山棚戶區。截至2008年10月份,全街已擁有各類中小企業38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戶,個體工商戶近200戶。

[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

以鞏固創群成果為目標,不斷夯實組織基礎,使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分類管理等工作有了嶄新變化。一是拓寬渠道,深入開展綠色通道“面對面”徵求意見活動,建立“民情上傳、民情處理、民情回訪”三種系統,進一步暢通與民溝通渠道,定期組織領導幹部下社區傾聽民聲,切實為居民解決熱點難點問題40餘件;二是開展“六進社區”活動即黨員幹部進社區、便民服務措施進社區、文體衛生活動進社區、治安聯防網路進社區、就業扶持對接進社區、扶貧助困真情進社區,多方位、多角度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務,為構建和諧社區奠定基礎;三是創立“雙十”工程,即街道黨工委和社區分別公開向社區居民和駐街企業承諾辦10件實事,進一步解決居民生活、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困難;四是制定黨員分類管理實施方案,對街域內的無職黨員、在職黨員、流動黨員、機關黨員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分類管理,進一步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我街不斷豐富精神文明建設載體,以提高居民素質和街域文明程度為目標,注重“四個結合”,促進街域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健康、協調、快速、持續發展。一是與學習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跡相結合,組織機關社區幹部對陳淳同志的“四心”工作理念和譚竹清同志情系社區的公僕情懷等進行深入學習,進一步加強全體幹部心繫百姓、服務百姓的崇高意識;二是與做好典型人物的培樹工作相結合,先後推選出了江城護鳥人任建國、好媳婦藏梅園和社區好乾部吳建秀等多名同志,並對其事跡進行廣泛宣傳,營造出了全街上下學先進、做先進的良好氛圍;三是與豐滿區 “鈺玲瓏”杯“和諧大舞台,人人展風采”才藝大賽評比活動相結合,組織文藝骨幹和文藝團體參與其中,不斷滿足居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進一步推進我街精神文明建設進程;四是與沿豐街道消夏文化節系列活動相結合,以和諧文化、和諧社區建設為重點,以每年的節慶假日為依託,以各類文體活動為載體,舉辦了第一、第二屆慶“五、一”居民趣味運動會,第一、第二、第三屆“和諧沿豐手牽手民眾文化節”和迎慶“七、一”暨“創民眾滿意基層黨組織”文藝演出等一系列文體活動,極大的豐富了我街的民眾文化生活,為打造“和諧沿豐,魅力沿豐”的品牌形象打下了堅實基礎。

[街政事務]

全力做好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在全區首創社區工作“三聯”法,開創了再就業工作新局面。一是加強公益性崗位管理,重新制定公益性崗位管理辦法,實行掛牌上崗、每日簽到、定期檢查等工作制度,積極發揮公益性崗位人員作用;二是開設 “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視窗綠色通道”,為零就業家庭尋求援助提供了便利條件。目前,我街第一批上報的1戶零就業家庭和2戶就業困難對象已與區領導成功實現援助對接;三是拓寬渠道、加強溝通,開發就業崗位,目前總計開發就業崗位685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627人、勞務輸出629人。
加大“三保”工作力度,增強社會保障功能。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定期對400餘戶低保及低收入家庭進行走訪慰問,發放低保金2,584,229元,並發放救助款累計達22,000餘元,麵粉、豆油40餘件。二是對社保工作實行標準化管理,全年對街域內1276名退休人員進行全面登記,對345名70歲以上退休人員進行了生存驗證,為902 名居民發放了社保補貼1384000元。三是嚴格按照《吉林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行辦法》調整和補充完善的內容進行醫保信息錄入工作,目前全街參保1640人、新參保414人。
在城管衛生工作中,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最佳化發展環境。一是結合 “市城市管理鞏固年百日會戰”活動,組織機關幹部30餘人進行義務勞動,對街路兩側和小區內的野廣告進行徹底清理;二是著力改善小區內的亂堆亂放現象,清理殘土200餘處;三是栽植花卉1萬餘株,栽植草坪5000平方米,共清理綠地堆放物10餘處,為爭創園林式小區打下堅實基礎;四是積極協調吉鋼物業、607物業,對房屋隱患進行調查,共查處隱患4處,並及時對隱患進行了處理。
計畫生育工作,不斷強化措施,提升工作水平。一是紮實開展“查補落”工作,做到資料準確,孕前信息及時,落實長效措施及時,無虛漏報現象發生;二是加強計畫生育流入、流出人口管理,對轄區內外流入人口持《婚育證明》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全街統計流入162人,流出110人,流出人口全部辦理了《婚育證明書》;三是開展生殖健康檢查,提高育齡婦女自身健康意識;四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服務質量。共開展宣教活動近20次,參加人數累計達1500人。
在提高政務形象上,街道領導積極努力、多方協調,於2006年新建了沿豐街道辦公樓,並於同年6月由原來的平房順利遷至新辦公樓,同時按照現代化辦公要求,全面充實了辦公樓內的各項硬體設施。內設7大職能科室,並設立了一處100平米的政務服務大廳,徹底改變了街道的政務形象,全面提高了街道各職能科室的工作效率。

[發展前景]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民為本,創新思路,提升服務水平,緊緊抓住新一輪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特別是新一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戮力同心、苦幹三年,努力實現經濟總量再翻一番的要求,全力把沿豐街建設成為各地矚目的工業園區、沿江觀賞區,進一步豐富和諧社區創建內涵,加大創建力度,把社區建設成為文明、和諧的新型社區。全面提升綜合經濟實力和整體競爭力,努力加快豐滿區“工旅強區”的建設步伐,推進小康社會建設進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