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沿河地,春秋時屬巴國南疆一部分。戰國屬楚,一度入秦。秦代屬黔中郡。西漢先屬酉陽縣,後屬涪陵縣,東漢分屬涪陵縣和永寧縣。蜀漢在縣地置漢復縣,沿河縣分屬漢復縣和萬寧縣。晉太康元年(280年)涪陵郡治所移往漢復(今沿河洪渡),鹹和三年(328年),涪陵郡“地歿蠻僚”。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涪陵蠻帥田思鶴以地附周。宣政元年(578年),沿河地置費州。沿河在北周分屬黔州和費州。兩宋沿河地均屬夔州路。直到元蒙無知把沿河劃入湖廣前的2000年,沿河一直屬於巴蜀文化區。漢語在沿河擁有的歷史最長(土家族(實為“南客”),苗族都是唐以後進入的移民,且人數根本不占優勢,土著仡佬族已消失,不提) 。直到元滅巴蜀後,巴蜀語可能仍在沿河長期擁有著主流地位,據思南府志對土人語的記載估計,巴蜀語在沿河大概在明朝中後期移民大量湧入後滅絕。
但今天的沿河話,仍有不少古代巴蜀語的孑遺:
1.家麻與皆來叶韻。麻與皆來通押,在宋代四川詩人的詩韻中有家麻雜入皆來(含與之相類的陰入通押)的現象,具體說來即是部分家麻組字中含有[-i]韻尾,沿河話中假攝精見組:“些邪姐且寫野也爺借謝夜”等字讀[i]韻母;章組:“者社蛇”等字讀[ei]韻母。沿河,假蟹二攝自可協韻,下表兩側的字均可押韻。
車[tsʰei]、蛇[sei]、扯[tsʰei]、射[sei]、舍[sei] | 堆[tuei]、推[tʰuei]、隊[tuei]、退[tʰeui]、廢[fei]、寐[mei] |
爹[ti]、爺[i]、姐[tɕi]、借[tɕi]、謝[ɕi] | 蔽[pʰi]、敝[pʰi]、祭[tɕi]、例[ni]、際[tɕi]、帝[ti] |
2.歌豪同韻。
周必大《二老堂詩話》雲:近世士大夫頗笑閒人作賦協韻雲:天道如何,仰之彌高。殊不知蘇子由,蜀人也,《文集》第一卷《嚴碑長韻》“磨訛高豪何曹荷戈”亦相間而用雲。果攝歌韻開口一等與效攝豪韻開口一等韻母相通,這是宋代閩南與閩東方言共同的特點,至今猶然。宋人筆記多有記載,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用來嘲笑閩音不正。可周必大告訴我們這種現象蜀人筆下也有。舉眉山三蘇的蘇轍《架城集》第一卷的詩為例。該詩今存,可以覆核,確如周氏所說。要指出的是,吳械《韻補》下平聲七歌韻收“高曹豪”三字,引例正是這首《嚴顏碑》。而昊氏在下平聲三蕭收多都勞切字,引的例子又是蘇黃門《巫山廟》。蜀人歌豪通押,宋人均指蘇轍為例,其實宋代四川詞韻中還有魏了翁1例,四川詩人用韻多達26例。可見這是四川方音現象,這個方言現象跟閩音相似。
沿河話的歌豪同韻只保留在白讀層中,如包bu1(癩光bu1,腦殼起了塊bu1 bu1),瞟bu1(不要bu1電視了),銼cu3(矮cu3 cu3)。
3.言讀魚巾切—元讀混真
詩總聞·大雅·抑》聞音曰:“言,魚巾切。今西人猶作此音。”言是元韻開口三等字,《廣韻》遇袁切;“魚巾切”的切下字“巾”屬真韻開口三等。王質說現今西人仍將“言”字讀作“魚巾切”,就是說宋代四川方音中山攝元韻部分開口三等牙喉音字讀為真韻三等開口呼的音。“言”的這個方音出現很早,西漢蜀人揚雄用韻中兩次將“言”押真(文)部:《解嘲》葉“文言泉天倫門”;《尚書篇》葉“信言臣頻鄰人身"。此方音一直相沿至宋。
沿河話新派完全相同,老派鹹山攝細音字讀iı~,與i~也很接近。
4.關、上”押家麻
“關、上”兩字雜押入陰聲韻家麻,此種通押在宋代四川詩人的詩韻亦有出現。從音理上講,個別陽聲韻字押入陰聲韻應當是反映了它們鼻尾弱化或消失。沿河話“兩”讀lia~,鹹山攝二等鼻化,在麻二未發生高化前是可以通押的。
5.“畝”押東鍾
陰聲韻字“畝”押東鍾部,在宋代四川詩人詩韻中也有出現。“畝”字是流攝明母字,現代沿河話中,普遍存在著流攝部分字讀為鼻韻尾的現象,如“某”、“茂”、“畝”、“謀”、“貿”,“皺”等字韻母都為[oŋ],僅聲調不同。
語言特點
註:以農村本土發音為標準。
聲母
雙唇音
p 幫白方(白讀)
ph 滂拍絆
m 明門墨
唇齒音
f 非噴敷
v 無五武
舌尖前音
ʦ 章簪側
ʦh 昌擦擇
s 生色閃
z 日冉惹
舌尖中音
t 端短但
th 透斢嘆
n 來留了
舌面音
ʨ 精見甲
ʨh 清前去
ɕ 心先匣
ȵ 業嚴耳(白讀)
舌根音
k 乾格間(白讀)
kh 看敲個(白讀)
h 寒莧陷(白讀)
ng 岸安瓮
聲門塞音
ʔ 窩影一
韻母
陰聲韻: ɒ麻掛下(白讀) iɒ斜蝦下(文讀) uɒ瓜畫耍 i些姐洗 ɿ時詞茲 y魚荽鼠(文讀) ɯ布蘿包 (白讀) u歌和過 æ街海鞋 iæ皆介界(文讀) uæ怪甩快 ɛi披車飛 uɛi 慮內醉 ɑɯ高跤掃 iɑɯ躍逃焦 əu走畝豆iəu/iu手樓酒
陽聲韻(含鼻化韻):a~山寒鹹 ua~刪還段 in天新請 yn沿尋榮 im抿 ən根深沉 uən滾昆婚 ɑŋ豇窗項 iaŋ陽將方(白讀) uaŋ黃裝雙 oŋ工同中 yuŋ供兄容
入聲韻:iᴇʔ七集歇 aʔ白虱劣 ua 國或擴 yaʔ月絕雪 uᴇʔ谷不突 yᴇʔ曲局俗 ᴇʔ直十尺 ɒʔ察剎夾 iɒʔ甲脅轄 oʔ說落割 yoʔ約覺確
聲調
陰平55 研聲夫工嬢
陽平31 微才凡陽時
上聲53 匙女乃九整
去聲35 聽剩玉噸拌
入聲(22) 黑白得集直
1.川東成渝片對沿河縣城話語音的影響:.入聲調消失,完全歸入陽平21調。入聲韻尾喉塞音亦弱化消失。
2.客家話對沿河話語音的影響:a.送氣清音豐富:這是最明顯的痕跡.因為客家話在語言學上最重要的特點是古全濁音不分平仄一律送氣,而官話逢仄不送氣.在沿河話中卻出現了一些例外,例如 擇cae 別pi 拔pa導tao ,造cao 撞 cuang, 概kai ,像qiang ,抖tou,頓ten,個kai。 b.舌面前音和舌跟音相混: “剛“有gang,jiang兩讀。龔讀作jiong,供讀作jiong,躬讀作jiong等........客家話中常常將國語的j,q,x讀做g,k,h,而國語的g,k,h有時候讀作gi,ki,hi."龔"讀做giong,發音接近jiong.初到四川的客家移民,在學習官話的時候難以準確掌握這些區別,難免混淆.
辭彙上的客家話痕跡: a.沿河話中有一些辭彙來源於客家話,如"索索"(繩子),"憫倒"(揣測),也有不少辭彙是客家話中有的,說不清到底是湖廣填四川以前就有的,還是後來的影響,如"架勢"(使勁),"清早八晨","盡都".客家話是唐宋間的中原官話發展而來,當時的中原標準音對古蜀語肯定有影響.所以無法一概而論. b親屬稱謂上的影響: 本地湖廣移民傳統上的親屬稱謂和四川多數地區不同:祖父叫公,祖母叫婆,但是從來不叫"爺爺婆婆",客家話中有把"阿公阿婆"簡化為"公婆"的,外祖母叫家(ga)婆或者家家,外祖父叫家公。"家婆家公"其他方言也有這么說的,而"家家"是福建客家的典型說法.。
辭彙構成
沿河方言特色辭彙(依照縣城新派無入聲口音,很多與成渝片相同的恕我不錄):
阮guan2:自己(與閩南語相同)
焠cu1:點燃(與閩南語相同)
先頭xin1 tou2(與粵語類似):剛才
熱火zae2(z是英語的z音) ho3:喜歡
熱人zae2 zen2:誘人
can3:打
諳ngan2:認為
晏ngan4:晚
熱天zae2 tin1:夏天(與湘語同)
夜飯yi4 fan4:晚飯(與南方很多方言類似)
爺yi2:叔叔(與江淮官話同)
娘niang2:嬸嬸
伯伯bae2 bae2:爸爸
波bu1:小的球狀物
色賴sae2 lai4:可憐
sai2:醜陋
明天men2 tin1
sai3:衣服扣子不扣或拉鏈不拉
打別da3 bi2:離家出走
松樹:song2 su4
mang1:愚蠢
目mu2:看
咒ju2:罵
欷xi1:哭
歔xu1:叫
鳧澡fu2 zao3:游泳
花hua1:髒
逃tiao2:跑
皴cen1:皮膚開裂
常晨sang2 sen2:經常
坐墩zuo4 den1:屁股
朘朘zo2 zo2:男性外生殖器。(此詞來源於客家話zoi。)
黑天hae2 tin1:完蛋
寡丁子gua3 din1 zi3:孤兒
扁bia3(鼻韻化的殘留)
黏nia1(鼻韻化的殘留)
(月曲)(月忍)qo2 quan1:蚯蚓
掃皮sao4 pi2:丟臉
mang1:餵
戳do2
生毛衣sen1 mao2 yi1:發霉
ci2 bei1 yi2:蟬
伸cen1
墜zuai4:使……落
那啵a4 bu1:那裡
軃to3:下垂(同客家話)
鋊yu4:器物用久漸漸磨光失去鋒刃或棱(同客家話、粵語)
潷bi2:擋住渣滓或泡著的東西,把液體倒出(與諸多南方方言相同)
zu2:鼻塞
攬lan3:以鹽漬物
虹gang4
雪米子xu2 mi3 zi3:凍雨
沙sa1:聲音不清
sa2 ti2:收拾
小衣xiao3 yi1:褲子
細xi4:小
散xiang4:加調料
xiang4火:烤火
歇xi2:留宿
斜xia2
卸xia4
謇子jin3 zi3:口吃
xiao1:推
叫花子gao4 hua1 zi3:乞丐
ba3:婆
凼dang4:凹陷處
筲箕sao1 ji1:漉器
把穩ba3 wen3:仔細
招呼zao1 fu1:小心
鋪陳pu1 sen2:被子
xi3:租
寡gua3:淡
未來
受到成渝片以及國語的在衝擊,沿河話正悄悄發生著質變。入聲字越來越多地開始像國語一樣亂讀,見系也開始顎化得亂七八糟,皆來韻也開始變得不再完整。這些現象在新生代中尤為突出。沿河話的未來處境令人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