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辦不久,縣城土豪劣紳與縣知事周德鰲勾結,以所謂“消滅神權,男女同校,有傷風化”等罪名向省署龍濟光控告,逼走張化如校長。1915年10月,又以學校占用城隍廟有辱神靈為藉口,煽動神棍流氓到學校滋事,毆打師生,致使學校被迫停課。全校師生持續抗爭一年之久,終於迫使龍川縣公署懲辦了暴徒,學校隨即複課,並由張鎮江先生繼任校長。 1925年1月,龍川縣立師範學校和龍川縣第一高等國小併入本校,設高中師範科並附設高小部和女子國小。1926年,當時龍川縣長陳逸川,吸食鴉片,魚肉百姓,侵吞校款,縣人恨之入骨。一中師生自編自演《煙長末日》話劇,揭露陳的罪行,陳惱羞成怒,翌日即派軍警逮捕了校長張鎮江及師生多人,通緝教務長黃麟書等人,並查封了學校。後來師生派出代表聯合留省學生鄧鴻芹、黃振漢、張道隆等多人到廣州國民教育廳請願。經過艱苦鬥爭,陳逸川被撤職,被捕師生獲釋,學校複課。 1929年9月,學校更名為“龍川縣立第一中學”(仍稱“川中”),張道隆先生接任校長。1930年10月,高中師範科停止招生,開始招收高中普通班,學制改為三三制。這樣,龍川一中便成為東江上游規模最大,設備最完善的完全中學。鄰近各縣,甚至江西省的尋鄔,定南等縣也有許多學子慕名前來,在校生達五百多人。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一中學生出於愛國義憤,曾罷課三星期,並組織宣傳隊到縣內各圩鎮進行抗日救亡的宣傳活動,還募捐了銀元二千八百餘元支援東北抗日義勇軍。“五州”反帝運動浪潮席捲全國,我校師生曾舉行罷課,組織宣傳隊下鄉宣傳,組織仇貨檢查隊,檢查東江來入船隻;在佗城、老隆、鶴市等重要圩鎮的搜查銷毀日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地下黨組織在老隆開設了青年書店,舉辦自我教育訓練班,一中學生紛紛組織讀書會,學習馬列主義著作,積極抗入抗日宣傳活動,由校長張克明擔任主編出版《龍川日報》,對廣大青年影響很大,一批進步學生和部分畢業離校的校友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學生積極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並於1941年建立一中特別黨支部,由學生會常務幹事劉波(斐成)任書記。在黨員校友的領導下,學生會發動和組織進步師生出版《川中學生》,開展抗日文藝活動,揭露抨擊國民黨頑固派製造分裂,破壞抗戰的行徑。1939年日本侵占廣州,敵機轟炸佗城大江橋和老隆師範,為免遭敵機轟炸,全校師生由佗城遷到車田借可能國小校址上課。1940年9月和次年6月,高中部、國中部先後遷回佗城原址上課。並於1941年在城北老學堂背增建四座校舍,將全校九百多師生集中城北校舍上課。不少由廣州等地疏散來龍川的學子均在一中就讀。1942年“粵北事件”後,黨組織生活暫停,是年2月學生會常務幹事劉波和校友張克明、葉觀渭,遭到國民黨縣黨部逮捕。入獄後他們不屈不撓,堅持鬥爭,經過一中師生及社會人士的營救,國民黨當局不得不宣布無罪釋放他們。一中進步學生一直進行著“反內戰、要民主”的鬥爭。大批在學或畢業學生積極參加游擊隊,為人民解放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1949年5月,龍川解放。8月,龍川縣人民政府接管了一中,由余進文擔任校長。恢復一中黨支部,實行新民主主義教育方針,學校面貌迅速改變,許多學生回響黨的號召,報名參軍,積極參加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為建設和鞏固新生政權作出了貢獻。 1953年,為了集中辦好高中,縣委把金中、車另兩校的高中學生併入一中,並於6月13日將高中部從佗城遷到老隆,暫以水貝洋樓為校舍,同時擇定老隆赤嶺背為校址,興建兩座教學樓。1954年1月,新校落成,高中部全部學生從水貝遷到赤嶺背上課,國中部仍留在佗城。1956年,在佗城的國中部改為佗城中學,一中新設國中部,當年招收初一級二個班共90人,成為一所全日制的完全中學。 1959年陳選才老師赴北京參加了“群英會”。1960年,當時廣東省委副書記區夢覺來校視察時,高度讚揚了我校的辦學成就。1963年學校舉行了建校50周年慶典,演出了大型話劇《霓紅燈下的哨兵》。當年高考成績名列全省第六名,被惠陽地區列為重點中學。 “文革”期間,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被嚴重破壞,許多老師受迫害,校舍,儀器設備毀壞殆盡。改學制為二二制。同時開設上板橋勞動分校。粉碎“四人幫”後,學校撥亂反正,迅速恢復了教學秩序,1977年恢復招生考試制度,學校組織了應屆畢業生參加高考,並取得好成績。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校貫徹全會精神,把學校中心工作轉到教學上來,教學質量明顯提高。1983年恢復三三制。學校大力組織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創辦了“川流文字社”、“川中書畫社”,成績斐然,連續多年被中南五省學生文聯評為優秀社團,社多社員在省市級以上報刊發表了大量作品。1985年、1986年兩年,升大學人數突破100大關。1985年7月學校被評為省、地、縣普教系統先進單位。9月,王屏山副省長來校視察時,對學校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1985年11月學校舉行了72周年校慶。此後,學校發展更快,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的辦學思想,教學質量有了更大提高。1990年高考,葉志海同學以866分的成績奪取了河源市理科高考狀元,名列廣東省理科第六名。1991年盧鍾鶴副省長來校視察,充分肯定了我校所取得的成績。1993年11月學校舉行了建校80周年校慶,得到了眾多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捐資興建了校友樓和校門。
相關詞條
-
河源
的大部分地區屬南海郡,河源屬南海郡。 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龍川...龍川佗城),河源地區屬循州。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禎州為惠州。明洪武...歷史沿革名稱由來 河源歷史遺蹟—客家古村 東江自北向南流經河源市區...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龍川一中宏圖學校
龍川宏圖學校(原名龍川一中宏圖學校)是由龍川縣政府引進河源市宏圖投資有限公司興建的、由縣教育局直管的一所民辦公助的普通教育類學校。 學校坐落於龍川縣佗城...
學校概況 學校文化 辦學條件 辦學特色 辦學機制 -
廣東龍川一中
龍川縣第一中學創建於1913年,簡稱“川中”“龍川一中”,是廣東省最早備案的公立中學之一,現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學校簡介 榮譽 -
龍川[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
龍川縣,河源市下轄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和韓江上游,北界江西省尋烏縣、定南縣,東連梅州市五華縣、興寧市,南接東源縣,西臨和平縣,縣城為老隆鎮。全縣屬...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人口 -
河源[廣東省轄地級市]
河源,廣東省轄地級市,別稱槎城,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游,東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鄰惠州市,西連韶關市,北與江西省贛州市交界,境內地勢東北向西南傾斜,...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河源公交
河源市公車是由河源市粵運綠都公共運輸有限公司統籌運營,在河源市區及連線市區和附近鄉鎮間按既定路線行駛的市內公共客運車輛,執行票價統一為市區路線上車1元...
發展歷史 路線詳情 乘車優惠政策 重要紀事 -
廣東龍川龍潭寺
龍潭寺座落於廣東省龍川縣義都鎮風水寶地龍潭。此處風景如畫,獨占龍川八景中的兩景,享有“龍潭瀑布”、 “嶅峰雪霽”之稱。龍潭寺歷史可追溯至二千二百年前,前...
歷史 現狀 規模 地址 -
河源中英文實驗學校
學校於2005年12月被評為河源市一級學校,至今為止,這是河源市唯一的一所上等級的民辦學校。 2006年8月被評為全國先進民辦學校。 我校創辦於2004...
一、名稱和性質 二、用地和投資 三、辦學模式 四、收費情況 五、辦學特色 -
龍川縣
。置縣初,疆域遼闊,其中包括龍川、五華、興寧、河源、和平、連平等縣全境...。1988年1月,撤銷惠陽地區專員公署,分設惠州、河源、汕尾、東莞4個市,龍川...歷史沿革綜述 龍川 龍川建縣歷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