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有感

這首詩上兩句寫全景,下兩句作特寫,不避重字而刻意重複,兩“漢”相對,兩“兒”相應,耐人尋味。

詩詞原文

河湟有感
唐·司空圖
一自蕭關起戰塵,
河湟隔斷異鄉春。
漢兒盡作胡兒語,
卻向城頭罵漢人。

作者簡介

司空圖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聖,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鹹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詩詞大意

“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蕭關”曾是唐人引以為榮的地名,它位於寧夏固原東南,盛唐詩人王維在《使至塞上》中寫道:“蕭關選候騎,都護在燕然。”壯闊的視野,博大的胸懷,強烈的自豪感躍然紙上。那時大唐的疆域遠在幕北,蕭關乃是後方大本營。可安史之亂後,吐蕃一武力強行占領統治了這一地區。原本富庶的河湟地區,也就是河西、隴右之地(今甘肅、青海兩省黃河以西)淪於吐蕃的鐵蹄之下,“華人百萬皆陷於吐蕃” 。黃河、湟水,阻斷了那一地域漢人與故園的聯繫,這一斷就達百年之久。此時,大唐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雄風,任憑春風年年不過河湟。這一切怎能不讓感傷呢?
經過一百餘年,河西、隴右之地的唐人與吐蕃人雜居,外表已與後者無異。唐人的孩子學的都是吐蕃語言,早就忘卻了自己的母語,漢族的觀念已很淡薄,更無對唐王朝的效忠之心,反將唐人當仇人,用吐蕃語來罵自己的同胞。司空圖路過此地,看到“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眼見淪陷區的同胞變友為敵,痛苦絕望之情可想而知。
這首詩上兩句寫全景,下兩句作特寫,不避重字而刻意重複,兩“漢”相對,兩“兒”相應,耐人尋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