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洑鎮

河洑鎮

河洑鎮隸屬常德市武陵區,位於常德城郊西部,面積25.9平方公里。該鎮,古為河洑關。農業種植主產水稻、油菜、黃豆、蠶豆、甘蔗、花生、蔬菜、馬鈴薯、花卉、藥材、苗木等;養殖主產生豬、牛‘金秋麥浪、雞、鴨及魚、鱉等。實現了“豬—沼氣—菜”的生態農業模式,工業起步於1952年。

基本信息

區域概況

該鎮鎮隸屬常德市武陵區,位於常德城郊西部,面積25.9平方公里。該鎮,古為河洑關,1956年置河洑鎮
截止2003年底,轄岩橋、楊橋、青林、三星、白合、全美、洪流、南湖、朱湖、合興、雷壇崗11個行政村和犀牛口1個社區居委會、122個村民小組和6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0123人。

產業經濟

農業種植主產水稻、油菜、黃豆、蠶豆、甘蔗、花生、蔬菜、馬鈴薯、花卉、藥材、苗木等;養殖主產生豬、牛

金秋麥浪
、雞、鴨及魚、鱉等。實現了“豬—沼氣—菜”的生態農業模式,工業起步於1952年。
截止2004年,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0%。江英冷軋鋼筋廠、玉蘭織巾廠、永興新型建材廠、武華鮮奶飲品廠、天鳳園調味食品廠、瑞通電器有限公司、犀牛口礦泉水有限公司、武陵區外貿湘沅食品配送中心、岩橋新型輕重牆體材料廠、臣君特種設備廠、金秋休閒園等規模企業。其中,主產醬板鴨系列產品、火鍋調料、休閒食品的常德賀童食品有限公司,工業產值年均達1.5億元,年上繳稅金1500萬元。商貿市場3個,百貨、日雜、五金、文化、藥品、化工、農資、汽配等貿易門店50多家。農民人均純收入3542萬元。

基礎設施

該鎮為常德市總體規劃建設中的四大衛星鎮之一,截止2004年底,基礎設施基本配套,建成比較完善的交通、供水、供電、通訊、排水、供氣等現代化設施體系。自來水普及率達89%,電話入戶率達85%,有線電視入戶率達46%。實現了村組通公路,硬化率100%。常張高速公路貫穿全鎮。有中學1所、國小5所、衛生院2所、醫療衛生站點26個。河洑山森林公園是常德城區內的十里“綠色畫廊”,與柳葉湖交相輝映。山林面積6000多畝,園內大小山頭56個,縱溝河谷42條,海拔高度38至115.7米,植物種類553種,森林覆蓋率96%。2006年9月,村支兩委向農戶發出號召,美化村容,民眾積極回響,採取村補貼部分資金,完成農戶房前屋花壇500米,美化了環境,美化了村容。

社會事業

2006年開展農村愛國衛生運動,為農民創造一個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生產生活環境。開展創建衛生村的活動,引導農村居民積極參與改水、改廁。推進農村環境衛生建設和整治,提高農民綠化、美化、淨化水平。做好管水、管糞、管垃圾工作,開展滅虻、滅蚊、滅鼠、滅蟑活動,預防和減少疾病發生。結合新農村建設,全面開展“三清”工作,為農民民眾創造衛生舒適的生活環境。

文化教育

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注重特色辦學。2002年至2004年,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上百名美術、體育、音樂特長生。1998年被武陵區確定為“素質教育實驗學校”,1999年被授予“規範化初級中學”,2002年獲武陵區“雙文明建設標兵單位”,由於教育教學管理規範,成績突出,1997年、1998年、1999年、2001年、2004年多次被評為武陵區“學校目標管理先進單位”,2000年被評為“學校目標管理紅旗單位”。

歷史文化

河洑鎮是千年古鎮,河洑山為六朝名山,文化內涵十分豐厚。地處沅水北岸,歷史上曾經是戰國時期西南部雲貴高原通往中原的必經之路,也是名副其實的湘西門戶。自古以來就有往來軍政官員、文人墨客在此駐足,漢代的伏波將軍馬援,三國著名將軍關羽,唐代文學家孟浩然、劉禹錫,宋代的張虛白,明代的袁宏道、袁中道、鍾惺、譚元春等,或在這裡留有遺蹟,或寫下歌頌這裡的人和事及自然風景等膾炙人口的詩篇。明代桃源人文澍曾經做過南京刑部郎中,他死後葬於高吾山(今河洑山),著名理學家王守仁為他寫了墓志銘,現保存在《王陽明集》中。近期在河洑森林公園還出土了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的侄女婿北宋左議朝大夫張頡及侄女范慶鐘的墓志銘,為研究范仲淹與常德的關係以及宋代常德同中原地區的聯繫提供了翔實的史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